分化与瓦解
这个已经不是问题中的问题了,其实中国历史最后的几百年时光呢是争论得最为激烈的。因为这段历史,很多的人都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但要追究溯源,恐怕还得从崖山之后无华夏这句说起,这句话放在今天,不就是典型的分裂民族团结的言论嘛?那既然如此,明朝与清朝之间为何要争个你死我活呢。客观的说,对于历史有敬畏心,都不应该将主观意识带入其中,用自己所认为的想当然。历史没有假如,我身边一些同学也时常张冠李戴,这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从唯物史观出发,不应该让唯心主义占据我们的思维,包括对历史的评价,有污抓污和有优抓优是不可取的,一般有携带自己的主观想法。真正学习历史的人应该权衡利弊,一个朝代,固然有其优势和缺陷,但如果放大其中一方的优点去反驳另外的朝代,也容易不攻自破,不认识其中的弊病,也无法真正认识一个朝代完整的历史,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如果再细地说,便是歪曲事实,是非不分。
同样的,看待历史要了解其中的背景,跨时空对比更需要权衡其中,不乏有一些激进的历史爱好者在对于自己所喜爱的朝代与其他朝代作对比时,进行激烈的反驳,但反驳也需要以事实为依据。若不如此,便是刻舟求剑。理智看待历史,应该是能够正确认识到其中的权衡利弊,比如明朝的海禁与清朝的闭关锁国,这是发生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发生的事情,其次,明朝期间还处于君主专制上升阶段,到清朝时君主专制不再上升,意味着已经强化至顶了,马克思不也说过,只有一个阶级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才是它衰落的时候吗?如今,也有部分反智人士提倡八股文,这又该如何去解释?是如西方的古典主义复兴吗?不!不是!八股文是封建时期的一个顽瘤,不可作为一种形式发展在如今。就像刚开始的说词,西方的一些人士不断的煽动,破坏民族团结,难道今天你能说,满族不是中华民族吗?难道任何一个朝代的对比,就要有污抓污,有优抓优吗?那我们治病是不是不用看是处方还是非处方,不需要听医嘱了?显然不是。历史没有选择激进派,而是激进的人选择了历史,所以我们不能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中国历史是中国人的历史,不需要西方媒体指指点点,当然,我们有些历史还有待考证,但这并非西方歪曲我国历史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