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爆出2014的世纪骗局


1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德国时代周刊12月7日的专访中,爆出惊天大料。
她亲口承认,她跟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在调停俄乌冲突时,主导签订的明斯克协议一&二(2014,2015年)
从头到尾,是一场精心的骗局。
目的其实是,为了帮乌克兰争取时间,以加强经济与军事实力,好对抗俄国。
原来一切都是骗。
2
这核爆级的爆料,让我们清楚看到,俄乌战争在怎样的长期布局下发生的。
乌克兰本来是苏联的掌上明珠。
独立之后,却逐步的在有计划的操作下,倒向欧美。
是长期而有效的布局。
而不是自然的演变。
3
2010年的乌克兰,亲俄跟亲欧美的势力,起码是势均力敌。
所以亲俄的亚努科维奇,可以当选总理。
可是,颜色革命已经开始长远布局。
乌克兰以类似休克疗法的节奏,拥抱资本主义跟市场经济。
于是国有资产不断被贱卖,还把贱卖定义为“改革”。
4
国际资本跟乌克兰的政商势力不断连结。
美国跟索罗斯,快速在乌克兰成立近200个NGO。
要对抗亲俄势力,怎么办呢?
当然就要建构“乌克兰民族主义”。
要鼓吹民族狂热,怎么办呢?
5
二战时,在乌克兰是苏联打败纳粹的。
乌克兰有长期的纳粹势力。
所以要击溃俄国势力,就自然而然,得把纳粹请出来。
6
所以,神奇的是,鼓吹民主人权资本主义的势力,在乌克兰,竟然跟纳粹支持者紧密结盟。
这是有效的。
西方跟纳粹的共同敌人,都是俄国。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他们有无尽的资源,跟国际话语权。
乌克兰不断地去俄化。
7
亲欧美派,成功的在长期布局下,以一场颜色革命,在2014年发动政变,罢黜亲俄的亚努科维奇。
从此乌克兰亲美,以各种高压血腥的方式,摧毁、歼灭乌克兰内的亲俄势力。
8
亲俄的乌东忍无可忍,宣布独立。
乌克兰当然就强是军事镇压。
俄国跟乌克兰就对干起来了。
9
当时的乌克兰,军事实力弱。
北约跟美国的军事援助,还没有建立连结。
德国跟法国出面调停俄乌争端。
之后,欧安组织、俄国跟乌克兰、顿巴斯地区政府,签下明斯克协议,双方停火。
协议包括乌克兰撤军、政治改革等。
欧美还对俄国承诺,不会接受乌克兰加入北约。
当时的俄国跟乌克兰,强弱差距,天差地远。
但普京,相信了德国跟法国。
10
后来,乌克兰不顾明斯克协议,继续军事镇压乌东,对俄裔人民种族清洗。
而且要求加入北约。
摆明了不遵守明斯克协议。
普京在8年后,2022年2月,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
全世界的人,也都看到了。
乌克兰如何从美国与北约国家,源源不绝地拿到军备跟军事资源。
而军队接受美国的训练跟拿到军事物资,都需要时间。
明斯克协议,给了欧美跟乌克兰最最重要的8年。
11
事实上,2022年6月,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就公开承认,乌克兰从来没有打算要遵守明斯克协议。
一切的承诺跟协议,只是为拖延时间,好加强经济跟军事实力。
而乌克兰,也确实争取了8年时间。
只是波罗申科的政治分量跟默克尔的政治分量,实在是相差不可以道里计。
12
默克尔承认,明斯克协议从头到尾就是要骗俄国。
这样,我们就了解,为什么欧洲看到乌克兰对俄裔人民种族清洗,对乌克兰崇拜纳粹,对乌克兰不断挑衅俄国,都假装没看到。
都假装说,我们来了解看看。
因为要骗俄国。
因为还需要时间。
13
普京现在终于知道,自己被骗了。
如果2014年不甩德法,那么,即使俄乌终将一战,也不会是今天的状况。
甚至,可能都不需要战争,问题就解决了。
14
兵不厌诈。
国际军事外交,不但不讲信义,连人情人性都不会在乎。
最有人望的默克尔,可以出面欺骗普京。
为了乌克兰对欧美的战略利益,乌东人民的命可以被牺牲。
乌克兰的纳粹主义,可以被容忍。
15
中国人看到默克尔的自白,要更警惕。
国际间只讲利益与权谋。
对付俄国,可以如此无耻。
对,我就是骗了你。
哈哈哈,是你自己笨。
那么,对付中国,难道不会更理所当然的,更不择手段?
16
明斯克协议,是欧美用来欺骗俄国,绑住俄国的武器。
绑住俄国,好拖延时间,让乌克兰加强军备,跟欧美加强军事合作。
17
那台湾呢?
美国当然支持台独。
但是,也希望拖延时间,好让台湾多买武器, 加强军备,努力洗脑国际。
所以,提到两岸关系,美国一方面继续语无伦次地敷衍中国大陆,一下子拜登说什么, 一下子国务卿说什么。
每天都有戏。
政客保证什么,承诺什么,下一分钟就不算数了。
这根本是国际社会的潜规则。
一方面,继续在所有层面,加大支持台独的力道。
18
台湾兵役已经确定要从4个月延长到1年了。
后备军人的教召,也从以前的室内看电影, 变成户外操兵、打靶。
美国更要台当局继续采购大量武器。
攻击型的、长程侦测的、巷战的,多多益善。
更强力在台湾布线,强化对中国大陆作战的各种民间势力。
目的就在增强台湾的反中抗中力道。
19
美国跟台当局对中国大陆,也是一个拖字诀。
台独跟独台的差异,只在台独是硬拖,独台是软拖。
从种种态势看来,美国的目的,是拖过2027。
默克尔的自白,让我想到了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