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五代十国人物志 后唐—李存孝

2023-06-27 11:04 作者:酒酿花生米儿  | 我要投稿

李存孝

《旧五代史·卷五十三·唐书列传五》 《新五代史·卷三十六·义儿传第二十四》 李存孝篇

李存孝(858―894年),本姓安,名敬思,代州飞狐县(今山西省灵丘县[16])人。唐末著名的猛将。

李存孝,代州飞狐人也。本姓安,名敬思。太祖掠地代北得之,赐姓名,以为子,常从为骑将

。 李存孝,代州飞狐人。本姓安,名敬思。太祖扩大地盘在代北得到他,留在帐下,赐姓名,收为养子,常常跟随太祖当骑将。

文德元年,河南张言袭破河阳,李罕之来归晋,晋处罕之于泽州,遣存孝与薛阿檀、安休休等以兵七千助罕之还击河阳。梁亦遣丁会、牛存节等助言。

战于温县,梁军先扼太行,存孝大败,安休休被执。是时,晋已得泽、潞,岁出山东,与孟方立争邢、洺、磁,存孝未尝不在兵间。方立死,晋取三州,存孝功为多。

文德元年(888),河南张言袭破河阳,李罕之来归晋,晋安置罕之于泽州,派存孝与薛阿檀、安休休等率兵七千帮助李罕之去夺回河阳。梁也派丁会、牛存节等人帮助张言。

在温县交战,梁军先扼守太行,存孝大败,安休休被俘。那时,晋已得到泽、潞二州,同年出兵山东,与孟方立争邢、洺、磁三州,存孝一直在行军作战。方立死,晋攻占三州,存孝立功最多。

明年,潞州军乱,杀李克恭以归唐,梁遣李说攻李罕之于泽州,存孝以骑兵五千救之。

梁军呼罕之曰:"公常恃太原以为命,今上党已归唐,唐兵大集,围太原,沙陀将无穴以自处, 复谁恃而不降乎?"

存孝以精骑五百绕梁栅而呼曰:"我沙陀之求穴者,待尔肉以食军,可令肥者出斗!"

梁骁将邓季筠引军出战,存孝舞塑擒之,李谠败走,追击至马牢关。还攻潞州,唐以孙揆为潞州节度使,揆儒者,以梁卒三千为卫,褒衣大盖,拥节先驱。

存孝以三百骑伏长子西崖谷间,伺揆军过,横击断之,擒揆以归。

初,梁遣葛从周、殊崇节守潞州以待揆,闻揆见执,皆弃去,晋遂复取潞州。

是时,张浚、韩建伐晋,击阴地关,晋以李存信、薛阿檀等当浚,别遣存孝军于赵城。唐军战败于阴地关,浚退保晋州,韩建走绛州。存孝攻晋州,浚兵出战,辄复败,因闭壁不敢出。存孝去,攻绛州。浚、建皆走。

  第二年,潞州军内乱,杀李克恭后归唐,梁派李谠到泽州进攻李罕之,存孝率骑兵五千去救援。 梁军喊罕之说“:你常常依靠太原听他的命令,现在上党已经归唐,唐朝大军云集包围太原,沙陀快要连安身的洞穴都没有了,你不投降还能依靠谁呢?” 存孝用精锐骑兵五百人绕着梁栅大喊说:“我是沙陀来的住洞穴的人,要用你们的肉当军粮,快叫肥胖的人出来交战!” 梁骁将邓季筠率军出战,存孝挥舞长矛捉住他,李谠败走,追击到马牢关。回师进攻潞州。唐用孙揆当潞州节度使,揆是儒士,用梁兵三千守卫,穿着长衣坐着篷车走在最前面。 李存孝率三百骑兵埋伏在长子西崖谷里,等候揆军经过,突然冲出隔断揆军,捉揆回营。 起初,梁派葛从周、朱崇节守潞州帮助揆,听说揆被俘,都弃城而去,晋又夺得潞州。当时,张浚、韩建伐晋,进攻阴地关,晋派李存信、薛阿檀等去抵挡,另派存孝屯军赵城。唐军在阴地关战败,浚退守晋州,韩建退到绛州。存孝攻晋州,浚兵出战再败,就闭门不敢再出来。存孝去攻绛州。浚、建都班师回去。

存孝猿臂善射,身被重铠,攮弓坐塑,手舞铁檛,出入阵中,以两骑自从,战酣易。

祖别以大将康君立为潞州留后,存孝为汾州刺史,存孝负其功,不食者数日。及走张浚,迁邠州刺史。大顺二年,徙邢州留后。

  存孝长臂善射,身穿重铠,背着长弓坐着长矛,手舞铁棍,出入阵中,用两匹马跟从,战斗最高兴时换坐骑,上下如飞。 以前存孝取潞州功劳最多,然而太祖用大将康君立当潞州留后,存孝当汾州刺史,存孝自恃有功,气得几天不吃饭。赶走张浚以后,升为邠州刺史。大顺二年(891),又徙为邢州留后。

是时,晋军连岁攻赵常山,存孝常为先锋,下赵临城、元氏。

赵王求救于幽州李匡威,匡威兵至,晋军辄引去。存孝素与存信有隙,存信谮之曰:"存孝有二心,常避赵不击。"存孝不自安,乃附梁通赵,自归于唐,因请会兵以代晋。唐命赵王王镕援之。

那时,晋军连年攻赵的常山,存孝常常当先锋,攻占赵的临城、元氏。 赵王求救于幽州李匡威,匡威兵到,晋军立即退走。存孝平时和存信有矛盾,存信诬告说:“存孝有二心,常常回避不肯进攻赵。”存孝不能自安,才归附梁,私下与赵通好,自己归唐,并请求会合诸镇兵伐晋。唐朝命令赵王王镕援助他。

明年,赵与幽州有隙,惧而与晋和,反以兵三万助晋击存孝。

存孝婴城自守。太祖自将兵傅其城,掘堑以围之,存孝出兵冲击,堑不得成。

裨将袁奉韬使人说存孝曰:"公所畏者,晋王尔。王俟堑成,且留兵去,诸将非公敌也,虽堑何为?"存孝以为然,纵兵成堑。堑成,深沟高垒,不可近,存孝遂窘。

第二年,赵和幽州发生矛盾,因为害怕两面受敌就与晋通好,反而派兵三万帮助攻击存孝。 存孝闭城自守,太祖自己率兵攻城,挖沟包围,存孝出兵冲击,壕沟挖不成。 裨将袁奉韬派人对存孝说:“你害怕的是晋王!壕沟挖成晋王就走了,诸将都不是你的对手,虽有濠沟又有什么作用?”存孝认为说得对,让晋兵挖了濠沟。深沟高垒,存孝被困。

城中食尽,登城呼曰:"兒蒙王恩,位至将相,岂欲舍父子而附仇錐,乃存信构陷之耳。愿生见王一言而死。"

太祖哀之,遣刘夫人入城慰谕之。刘夫人引与俱来,存孝泥首请罪曰:"兒于晋有功而无过,所以至此,由存信为之耳!"

太祖叱曰:"尔为书檄,罪我百端,亦存信为之邪?"缚载后车,至太原,车裂之以徇。然太祖惜其材,怅然恨诸将之不能容也,为之不视事者十馀日。

康君立素与存信相善,方二人之交恶也,君立每左右存信以倾之。

存孝已死,太祖与诸将博,语及存孝,流涕不已,君立以为不然,太祖怒,鸩杀君立。君立初为云州牙将,唐僖宗时,逐段文楚,与太祖俱起云中,盖君立首事。其后累立战功,表昭义节度使,以存孝故杀之。

城中粮尽,登城大喊:“儿蒙王恩,位至将相,哪里想舍去父子而归附仇敌,是存信诬陷不得已而为之。但愿活着见王说句话再死。” 太祖可怜他,派刘夫人入城安慰劝告他,刘夫人和他同来,存孝叩头请罪说:“儿在晋有功而无过,所以这样做,都是李存信诬告造成的!” 太祖怒斥说:“你写的檄文,说我许多罪状,也是存信做的吗? ”把他捆到后车上押到太原,车裂而死。然而太祖可惜他的才干,心里不痛快,怨恨诸将不能相容,为这事十几天都不理军政大事。   康君立平时和存信友好,正当二人关系恶化的时候,康君立帮助存信诬陷存孝。 存孝死了,太祖与众将赌博时谈到存孝就不断流泪,康君立认为不然,太祖大怒,用毒酒毒死君立。 康君立初为云州牙将,唐僖宗时,驱逐段文楚,和太祖起兵云中,康君立首先参加。后来累立战功,表为昭义节度使,因存孝的缘故被杀。

薛居正

《旧五代史·列传五·李存孝传》

介绍李存孝“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偿挫败”。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五》

评价李存孝:“存孝骁勇,克用军中皆莫及。常将骑兵为先锋,所向无敌,身披重铠,腰弓髀槊,独舞铁陷阵,万人辟易。每以三马自随,马稍乏就阵中易之,出入如飞。”

李存孝的传奇故事被先后编成 12 部剧目广为传唱,剧种有杂剧、京剧、秦腔、川剧、汉剧等,其中有元末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编撰的

《邓夫人哭存孝》,陈以仁编撰的《雁门关存孝打虎》。香港还曾拍摄了电影《十三太保》、电视剧《十三太保李存孝》。

清《灵丘县志·忠义》

记载,

李存孝“初名安景思,土人相传,其母邓氏为邑中庄头村邓万户女”。“童时牧羊大涧前,值晋王李克用围猎得虎,争相逐射,过景思侧,景思恐噬羊,乃搏杀,隔河掷还,一军皆惊。晋王异而收为义子,赐姓李名存孝,出入军中多立奇功”,人称“十三太保”。

五代十国人物志 后唐—李存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