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还打算做餐饮的朋友请熟读并背诵全文,可能会少走几十万块的弯路!(快餐篇)
001开店不是创业的起点而是终点。
开店只是水到渠成的最后一步,在开店之前做的事决定了店的成败,等店开起来了,发现生意不好再想修改,不能说回天乏术,但肯定要伤筋动骨。
所以,做好开店前的准备至关重要。可以临阵磨枪,但不能上路再补胎!
002【定位】:明确的战略定位是重中之重
开店前所有的准备工作之中,明确的定位战略无疑是重中之重。很多人会偏激地认为定位就是差异化,即与众不同的卖点。其实,定位只是让消费者记住我的核心优势,在该想起我的时候想起我。
有时候是差异化,而有的时候是呈现他本来该有的样子。
在确定定位之前,有个关键步骤是消费者洞察。
找准定位,首先需要确定你要卖给谁?就像找对象一样,首先你对他有一个基础的画像,比如年龄、身高、胖瘦、工作,性别等等。同样,你品牌经营的产品要卖给谁,一样要对你的客户有一个基础的画像,比如年龄段、身份、职业、消费能力等等。
不要想着把东西卖给所有人。
举例
曾经有一家店叫做炫味金牌牛肉面的店铺位于一座写字楼背街位置,周围有有成熟的商业区与社区,多以写字楼上班族和周边补习班上课的学生和家长为主,就餐高峰期明显,基本中午1:30后就没有堂食就餐了。
通过对店铺周边市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中午在此就餐的多为附近写字楼的上班族,餐品是他们的刚需产品,应简单、标准化,不宜过于复杂,减少制作时间。
其次,周边小区并非高端小区,设计应该接地气,营造出不贵、亲和的感觉。
所以,这家店的打造升级就是我们的金牌模型的前身,产品包含了“米饭、面条”这类超级刚需高频产品为主,我们有持续的更新迭代服务,来满足顾客多变的口味。但无论如何迭代,都一定事快餐的刚需赛道上,老板曾经提出想增加一些新产品,增加下午2~4点的营业额,我的回复是:歇歇吧!
针对消费者,常见的一些客群定位维度包括别、消费场景、价格带、口味偏好、进餐方式等等总之,找准自己要的细分客户,并提供足够的性价比就足够了,不要想着讨好所有人。
003【选址】:攸关门店生死
关于选址,一直是餐饮攸关生死的大事,也一直是我相对最擅长的板块。
有太多人写过太多关于选址的方法论,可对小生意人来说,有很多是无法落地的,都说餐饮做的是周边3公里的生意,可是作为一个投资二三十万的小店,你准备拿多少钱去调研店铺周边3公里的数据?又怎么保证你拿到数据的准确性?
我接下来要写的方法,一定不是100%正确的,但对绝大多数普通创业者来说,一定是最实用的!
1.去迎合需求,而不要去创造需求。
不到万不得已,永远不要去做没有人做的事。
没人做的生意,有很小的概率是没有人发现这个商机,更大的概率是这里压根不需要这样一家店。(网红店可以创造需求,但对各方面的要求都极高,不建议新手轻易尝试,需要有人专业指导!)
刚需品类在这方面更是如此,选址要往刚需扎堆的地方走,消费者去谁家吃是偶然的,但来这里吃饭是必然的,你的精力只需要放在迎合需求上,而不是创造需求。
我遇到很多人,选址时舍不得转让费,专挑不要转让费的商铺,如果你是目的性休闲餐饮,有一定机会。
但如果是快餐,难道你指望消费者为了你一家快餐店,专门驱车前往吗?请记住目的性消费只有两种,一种是顶天立地的大店,本身就是目的地,另一种是一条街,一个商场,一座美食城,里边有铺天盖地的小店,消费者不在乎你是谁,是为了这里可选得多而来。
而单一小店,几乎可以放弃什么所谓的线上引流,因为引流成本远远高于你的利润。有自然到店和频繁复购的,才是正经餐饮生意。所以,刚需扎堆,是快餐选址的大前提。
2.只有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的本事,就不要去武警宿舍闹事。
我们推出过的金牌项目,就是一个这样的段位。
它有一定的优势,比如产品标准化(非料理包)、供应链厂家优势、迭代高速、且VI鲜明、费用低。这个项目的对标对手是是街头巷尾那些无品牌,无意识,无设计感,而且无迭代的夫妻老婆店,尤其是曾经加盟黄焖鸡米饭之类非技术性操作的品牌,甚至,是加盟的一些一锤子买卖还在供应链上啃你一大口的快招品牌店!
这些夫妻老婆店的店主,普遍靠的是勤劳和热情,老板亲历亲为,而在其他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比如我就有一个曾经做黄焖鸡米饭的学员跟我说,自己的店生意下滑严重,我说你出新品了吗,他说有,我一看,好家伙,“黄焖排骨”“黄焖肥肠”“黄焖大虾”“黄焖猪手”……
你要非说这个是新品,我也无话可说,但换汤不换药的玩法消费者买不买账是另一回事。
我们的项目吊打这样的品牌是完全无压力的,只要你自己也能和人家一样勤奋热情,真的是想亏都难。这个项目的定位就是“拳打南山黄焖鸡”,可问题是,如果你选址的时候,非要往“老乡鸡”边上凑,那挨揍的是谁,你自己琢磨。
这两只鸡的战斗力,不太一样。
当然,我们选址时也不是就要避着这些比较成功的快餐品牌走,如果说有好品牌我们就不能开店了,那局限性就太大了,而是说,选址时要评估整个商圈里,我们不需要做到第一,但至少要做到中位数以上。
3. 从来没有好不好的铺子,只有适不适合的铺子。
翻台慢的产品,就别往纯办公商圈凑,
做亲子家庭为主的品牌,就别往最潮的年轻人聚集地开店,
商场店模型降维做街边店就容易少了烟火气,
街店模型升级做综合体也尝尝会显得格格不入,
在大餐饮层开快餐或小吃,在交通枢纽开逼格满满的正餐,都属于“超高危”,
奶茶开到老人多的小区楼下
饺子外带开到步行街。
上边这些案例听起来感觉搞笑,可都是真实发生过的,老板都在真金白银地买教训。
常常见到冲动性消费的产品,放到逛街的还没做生意的人多的商场,然后跑来问我怎么办?
我能怎么办?换项目也许还能活,不换只能等死。
关于选址,你的定位客户群最爱去的地方以及逗留时间,用餐需求,人流走向等等都要综合考虑。当然,我也遇到一些朋友是先选好了店铺后找项目,这样也未尝不可,但局限性会大大增加。
因为项目入手,选址需求就明确了,可以慢慢选址;但商铺入手,你需要很专业的眼光,才能根据商铺选项目,你 每一天都有成本,那时候还真的静得下心慢慢了解每一个项目?
004【资金】:保留充足的储备金,避免现金流断裂。
我遇到过很多咨询者,他们想要的店和他们准备的钱根本不匹配。
比如最近有一个咨询,预备资金50W,想要开起来对标的店在北京,我看了一下,大概北京那家投资在200W,所以说这很类似于带着5万要去买奔驰,这个事本身就是不靠谱的。你的选择就是要么加钱,要么换车.没有第三个可能。(别提贷款)
我这里重点说一下房租、转让费、采购费、3-6个月的备用金这几项。
目前大部分餐厅支付租金的方式是押一付六,年付的也非常多见,所以尽量要准备至少7个月的租金。至于转让费更是惊人,很多奶茶点的转让费都高达二三十万。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冷的冷知识:行业惯例,绝大多数加盟品牌计算投资金额时,都不会计算转让费,而房租,往往纸按一个月计算。所以他们给你的费用,叫建店成本,你可以理解为把店建起来花的钱,但在实际经营中,你必须要准备好,找到一个可以建店的地方钱,那就是转让费和至少7个月的租金。
首批物料的采购费用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不少加盟店就是死在调料和原材料的采购上,第一批让你进货,5~7万非常常见,即便是自己开的小餐馆,采购物资的支出也不小2~3万是跑不掉的。
接下来,备用金也至关重要。对于没有知名度,也没有行业资源的餐饮人可能会遇到开业前几个月入不敷出或者几乎没有收入的情况。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心态,如果留存了3个月的备用金,在面临窘境的时候,或许能调用备用金做一些调整,熬过去,
005【经验值】:你告诉我什么行业是没经验的人赚钱比有经验的多的?
经验从哪里来?只能在实战中来。
你在岸边看一辈子也学不会游泳,必须得下水。同时,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控制风险。
和小马过河一样,不同人的抗风险能力不同,我建议不要一上来就区海里练游泳,真的会死人。而游泳池里淹死人的概率就无限趋近于0.
比如摆地摊就是个好生意,成本小回报还行,机动性强。但就是第一累,风吹日晒,第二没面子,我估计绝大多数人并不是想干餐饮而是想当老板,第三不稳定,随时会被驱逐。
其次创业先入行,可以在行业里打打工,不是丢人的事,学点本事攒点钱,挺好的。如果有心,多给老板提意见,想办法改善门店。你就可以领着他的工资,花着他的成本,验证自己的想法。
想通过做餐饮赚钱,要么你深谙餐饮的门道,有技巧的经营;要么你运气爆棚,不管怎么做客人都买单。
但在在现实情况中,大部分新手餐饮人两者都不具备,最后只能无奈的离开这个行业。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餐饮小白,那一定不能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业心态,记住,学习是最大的准备工作,努力了解行业,学习行业经验,这也是我一直在坚持的事情。
1.有海量学习资料
2.有无数前任有过的弯路借鉴
3.有实战案例分享
4.有专业对标小店的解读
5.使用时可以对嘉宾大咖一对一提问
6.可以和上千餐饮同行互动
餐饮行业是一个起早贪黑的事业,如果你还没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就先别下决心做餐饮,因为懒人和甩手掌柜是做不了的这件事儿。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餐饮同行的创业史,可以进入我们的知识社群,或者浏览我知乎之前发过的文章。

我是康健,7年餐饮实体创业,4年餐饮咨询,餐饮付费社群5000+,协助落地餐饮项目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