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惠南重蹈夸大覆辙 埃安再违反广告法?
越来越像PTP、传销发布会的新能源汽车发布会,又增加了一“忽悠”案例,国有汽车集团广汽旗下新能源汽车公司埃安,不顾法律约束,公然举办发布会将自己的一款产品吹捧为“中国第一超跑”,并称其对手都在500万以上,此前埃安也曾因夸大宣传被新能源汽车专家公开批评。

新车发布走极端
9月16日,广汽埃安在广州塔举行“埃安品牌之夜暨中国第一超跑发布会”,发布会上,埃安正式公布了全新的品牌LOGO,品牌名称也去掉了“广汽”二字,宣告正式独立于广汽集团独立经营,但广汽集团仍为控股股东。与此同时,埃安还推出了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铂,并首发Hyper旗下的首款车型——自称“中国第一超跑”的Hyper SSR。

资料显示,Hyper SSR 的0-100km/h加速只有1.9s,这个成绩打破了燃油超跑近百年的性能上限,比法拉利SF90 2.5s的成绩还要快不少。该款车型提供两个版本,Hyper SSR与Hyper SSR Ultimate赛道版,预售价格分别为128.6万元、168.8万元。目前,Hyper SSR的生产线已经开始建设,并开启预定。预计明年10月份将开始量产交付。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表示," 埃安造一个超跑,推动了中国造车从人才、设计制造到服务,全价值链的进步 ",并且" 在电动化时代,到 2030 年将会出现‘有路就有埃安车’ "!
事实上,这样的类比没有任何意义,超跑的出现,是汽车诞生之后,各汽车厂商努力提升燃油机性能的产物,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品牌价值。而电动车属于不同的驱动技术,不论价格高低,几乎所有的电动车加速都要超过燃油跑车,但并没有形成跑车文化和品牌,目前中国所谓电动跑车与法拉利等超跑相比,就像拿超市购物袋与LV等奢侈品包包比较,虽然功能相近,但不会有任何消费者拿超市购物袋当奢侈品。

电动汽车诞生后,虽然在速度上秒杀燃油车,但不论是特斯拉还是其它主流电动车厂商,都没有将电动车拔高到超跑这样汽车中的奢侈品位置,而是定位于大众普通消费品。
在埃安之前,也有新创汽车公司将自己的车定位于电动超跑,但还没来得及昙花一现就死掉了。
亏损增加压力大
作为广汽集团旗下唯一的电动车公司,在高端电动车品牌频出的当下,古惠南急于推出高于埃安的品牌可以理解。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8月,广汽埃安销量达27021辆,同比增长132.3%,创下单月新高。今年前8个月埃安累计销量达15.2万辆,已经连续4个月销量破两万辆,刷新历史新高。

但在销量上突飞猛进的同时,广汽埃安的盈利能力一直颇受质疑。根据官方的财报显示,广汽埃安2019年-2021年三年净利润分别亏损6.21亿元、亏损6.88亿元、亏损13.89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亏损的原因,一方面是产品的定价区间主力在10-20万元,价格不高,另一方面原材料成本高企,再加上营销、运营费用,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目前埃安有4款车型在售,分别是AION Y、AION S、AION V、AION LX,其中主力车型是AION S和AION Y,AION S的售价为13.98-19.16万元,8月份共销售11683辆,AION Y售价为13.76-18.98万元,8月份共销售11012辆,

但是埃安的销售也有不小隐患,因为埃安之前主攻B端市场,销量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B端市场,C端占比过低。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在2021年12.7万的销量中,埃安只有43%来自B端销售市场,销量支柱AION S在B端销售比例达到63.01%。
此次埃安推出了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铂,推动埃安品牌高端化,其实是非常有价值的尝试,有利于改变埃安的品牌形象,从而助力其打开更广阔的私人消费市场。但是通过使用”中国第一超跑“这种被认为涉嫌违反《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用语来进行宣传或事与愿违。


曾遭专家公开质疑
《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广告不得使用“最佳”等用语,经营者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埃安涉嫌违反《广告法》的事例不只这一起。之前,埃安宣传其搭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的车型8分钟可充电80%,NEDC标准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针对这一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车能跑1000公里,几分钟能充满电,还很安全,成本又很低。以目前的技术来讲,他一定是骗子。”
广汽新能源总经理古惠南则回应欧阳明高院士,“8分钟可充满80%的石墨烯技术和续航长的硅基电池是两项技术,并非是指的一块电池可以8分钟充满,还可以实现1000公里续航,成本还低。”
既然是两项技术,但放在一起宣传,并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这是两项技术,这不就是涉嫌误导消费者么?消费者买了产品,发现和宣传的差距很大,消费者就会对车企产生不好的印象,车企的口碑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业界古惠南口碑一直不错,属于实干派,其搭档负责营销的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也是媒体形象上佳。
但像某些造车新势力一样浮夸式的宣传不仅无助于其高端形象的塑造,还涉嫌违反《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企业长远发展带来隐患。
目前,随着电动车市场竞争加剧,虚假宣传、浮夸风有蔓延之势,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对发展势头良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伤害。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曾公开批评这种现象说:“真的看着很心疼,互联网、电动车公司成天忽悠,是很危险的,老百姓那一点钱赚的不容易。”
此前,理想汽车旗下第二款新车理想L9发布的时候,公开宣传称其是“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带动了新能源汽车一批“最好式”的宣传,什么“50万以内最好的SUV”以及“30万以内最好的纯电SUV”诸如此类的宣传层出不穷,如果此风不能及时制止,会将更多古惠南、肖勇这样的“老实人”逼成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