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广州番禺区REACH项目检测

2020-12-30 21:36 作者:广分质检院  | 我要投稿

REACH和SVHC的关系是什么?

SVHC简单的说就是REACH注册前的一项高度关注物质的物质清单,那么第三方检测机构常说的REACH检测其实指的就是高度关注物质SVHC检测,检测机构会根据欧盟每年都更新的SVHC清单对产品进行检测,而这个清单正不断的增加。
广分质检院检测电话:13112719619  周经理  微信同手机号
欧盟对高度关注物质(SVHC)的严格管控,势必提高家电、纺织、服装、鞋业、玩具、制药等多个行业的出口成本,虽然SVHC通报比注册简单很多,但俨然已成为出口商证明产品安全性的一种义务。因此,面对不断迫近的SVHC通报要求,相关企业须加紧应对步伐。对已经确认含有SVHC或可能含有的出口产品企业,* 要对照欧盟SVHC清单,了解自身输欧盟产品的特性,检测其中的物质含量,排除所用的物质可能被定义为SVHC的可能性;

REACH-SVHC更新历程

REACH-SVHC更新表



2008年10月28日,ECHA发布第一批SVHC清单,共15项;
2010年01月13日,ECHA发布第二批SVHC清单(14项),共计29项;
2010年03月30日,ECHA将丙烯酰胺列入第二批SVHC清单,共计30项;
2010年06月18日,ECHA发布第三批SVHC清单(8项),共38项;
2010年12月15日,ECHA发布第四批SVHC清单(8项),共计46项;
2011年06月20日,ECHA发布第五批SVHC清单(7项),共计53项;
2011年12月19日,ECHA发布第六批SVHC清单(20项),共计73项;
2012年06月18日,EHCA发布第七批SVHC清单(13项); 同时,将第二批中的硅酸铝耐火陶瓷纤维(Al-RCF)和氧化锆硅酸铝耐火陶瓷纤维(ZrAl-RCF)整合到第六批SVHC清单中,即,将第二批SVHC清单减少为13项,共计84项;
2012年12月19日,ECHA发布第八批SVHC清单(54项),共计138项;
2013年06月30日,ECHA发布第九批SVHC清单(6项),共计144项;
2013年12月16日,ECHA发布第十批SVHC清单(7项),共计151项;
2014年06月16日,ECHA发布第十一批SVHC清单(4项),共计155项;
2014年12月17日,ECHA发布第十二批SVHC清单(6项),共计161项;
2015年06月15日,ECHA发布第十三批SVHC清单(2项),共计163项。
2015年12月17日,ECHA发布第十四批SVHC清单(5项),共计168项。
2016年06月20日,ECHA发布第十五批SVHC清单(1项),共计169项。
2017年01月12日,ECHA发布第十六批SVHC清单(4项),共计173项。
2017年07月10日,ECHA发布第十七批SVHC清单(1项),共计174项,同时对已在清单中的双酚A,BBP,DEHP,DBP,DIBP这五个物质,增加了对人体的内分泌的干扰属性。 2018年01月15日,ECHA发布第十八批SVHC清单(7项),共计181项。同时对已在清单中的双酚A进行了更新。
2018年06月27日,ECHA发布第十九批SVHC清单(10项),共计191项。
2019年01月15日,ECHA发布第二十批SVHC清单(6项),共计197项。
2019年07月16日,ECHA发布第二一批SVHC清单(4项),共计201项。
2020年01月16日,ECHA发布第二十二批SVHC清单(4项),共计205项。
2020年06月25日,ECHA发布第二十三批SVHC清单(4项),共计209项。

REACH检测

对自己产品中是否含有高关注度物质(SVHC)进行检测,排查是否含有高关注度物质。zui好是跟供应商一同应对,分摊费用,把供应商提供给自己的产品的原材料进行搜集,然后对原材料进行中测检测,zui终整合成产品的符合性CHB评估报告,再进行费用分摊。而符合性评估报告就是体现产品zui终符合REACH法规情况的说明,进口商只要获得这个报告,那么企业就是履行了该履行的义务了。如果确认产品符合了通报的规定,那么还需要尽早做好通报工作准备。
检测只是分析产品中有害物质存在情况的手段,但不是REACH法规的强制要求。分析产品中的SVHC存在情况,目前工业界普遍采用并且ECHA在指南文件中推荐的方式是:“材料学分析与供应链材料物质数据信息传递”!区别于SVHC检测。“材料学分析与供应链材料物质数据信息传递”的特点:
1、工业界普遍认同进行扫描式的材料学分析是识别产品中物质存在的合理步骤
2、通过供应链材料物质数据收集且传递给下游进口商,今后在工艺,原材料不变的情况下不需要做数据修改。
3、通过材料学分析,减少需要进行检测的材料和物质,将大大减少物质的控制成本。
4、不需要检测的材料和项目,在不同供应链层次中,都不需要检测,将进一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法规应对成本。
5、法规符合兼容性强。面对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法规标准,通过材料学分析与供应链材料物质数据信息传递,将 “一劳永逸”。
6、在于整个供应链建立“产品有害物质控制与法规符合评估系统——HENZ系统”,将有害物质控制的重点主动地放在产品的设计、生产等上游,而不是仅仅依靠下游的检测来控制,这样不但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产品可能带来的有害物质超标的风险。


广州番禺区REACH项目检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