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施与人?这可充要不得啊!
语言本就是模糊的,文字一直是混沌的,完全相同的字词,对不同的人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同一件事情对不同的人来说,感受和评判也是天壤之别耳的。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无从精准定义、没有精准定义便无可断言是非,那么对错不过一体,并不可分;黑白本无方向,何来颠倒啊!~
我常感觉当人民还不相互熟悉的时候,总是在言语上尊重对方,在实物上提防互相,所以信任的建立是如此的艰难;但是当人们足够熟悉的时候,事情又会反过来,我们正赛客观利益上为着彼此,但在主观态度上却变得随意而不尊重,这其实何尝不是另一种傲慢呢?因为觉得熟悉,所以不再去了解,且不说有没有谁能真正意义上了解谁,人可是一直处在变化之中的,尤其身处在这样一个滚滚向前,永不停歇而日新月异的变化着的时代之中,人也不会例外,在信息洪流的不断冲刷之下,人被迫不断刷新的频率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更罔论去想象另一个人的改变
当我们彼此探究,互相试探,带着怀疑的想法和审视的眼神打量对方的时候,我们就在不断的更新对方的信息,每时每刻都认真的聆听、仔细的观察、深沉的领悟,所以反而不会因为小心翼翼而误会重重;当我们彼此熟知,互相了解,秉着“明白”的思路和“晓得”的自得,自以为是的默契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不再更新朋友的信息,粗略的聆听、浏览的观察、大致的领悟,所以反而会因为粗心和随性造成不必要的冲突
世间之事奇妙之缘法大抵都是这些问题吧,那这道精致的灰色便是这人文社科最有趣的地方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