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全最细的CODM武器细节对比原作的勘误以及原型介绍(COD16 NMW霰弹枪篇)
在座的各位嗷,圣诞节快乐,嗷。😄👍
台服人今天记得上线领蓝图。

(皇家礼炮:噗)米娜桑,我™来辣!你们人呢?带种,还是那个时间那个地点,抓紧过来,欧剋!👌🏿
最近时间不够,具体我都在干什么在座各位中的大多数作为在读人士那也应该都能理解。👐
本来这一篇打算是连着那俩机枪一并出了,奈何时间跟不上工作量,甚至我自己的号连PKM都还没拿到,寄。不过要说的话霰弹枪这边有个烂橘子撑着排面,倒也不至于过于短小,大家就先凑合凑合罢。✋
事先声明:此次的对比仅针对两个游戏的武器动作和建模,不对其他方面做任何评价,也不存在踩一捧一,任何我发现的问题全部明确指出。虽然肯定有一些吹毛求疵的乘粪,但是也完全没必要上纲上线,说什么“手机和电脑比”“CODM够好了,没必要做细节”的我一律不待见嗷。✋👴
韩信带净化,不做视频是因为低技术力和保留细节,以后看到这句,不要说话。👌🏿
这一次我让钱队休假去了,角色换成了一个新来的小火汁【軍事模擬-黑暗盟約】嗷。
CODM素材依旧在90FOV下录制。
前三篇:
CV14280249(狙击步枪/弩|M79)
CV14062613(射手步枪以及补发的剑鱼)
CV13786152(手枪)
早期勘误年代久远,不拿出来丢人现眼。🤚
开整嗷。
1.Echo(Origin 12)
首先我要说一下,CODM这把Echo呢,搬来的并非原厂货而是蓝图。此蓝图在COD16中名为“血脉传承(BLOODLINES)”。其作为传奇蓝图自带5个配件,分别是:
突破装置(Breacher Device)
弗基泰克高散射枪管(FORGE TAC Wide Shot)
12发弹匣(12 Round Mag)
5毫瓦镭射(5mW Laser)
弗基泰克超轻枪托(FORGE TAC Ultra Light)
人家在COD16里长这个样:👇

当然CODM这边把上面的颜色去掉变成了黑铁的样子,再加上CODM的A片贴图质量,使其完全看不出来是个蓝图的样子。不过CODM却是没有去掉原蓝图表面的拉丝纹理,当然糊的一批也没啥好看的了。不过天美能让我们免费玩到COD16的传奇蓝图了还要甚么自行车啊。🤗而且从这里我们也能看见天美咋偷懒的。首先轻型枪托自然不必多说,睾散射枪管直接当了原枪管,于是天美自己整幺蛾子,突破装置当然也是直接忽略掉,12发弹匣到CODM就变成了8发,然后天美继续自己作,只有5毫瓦镭射给拿掉了。注意COD16里镭射是放在顶部导轨的嗷。CODM这一波,太对了😇
然后就是来看看CODM的“Echo”做成甚么德性罢🤗
ps:图片有经过后期处理。
此外就是由于Echo这把枪有一些蓝图是直接从COD16搬运来的,还有一些蓝图带有特殊动作(CODM里确实算特殊动作)所以本次对比将会涉及到CODM中部分特殊蓝图造型和COD16原型的对比。然后需要说明的是那些蓝图我自己没有,但我手头刚好有一个另外hxd的账号,那小子充的比我多,所以他该有的不该有的都有。但是可不是不还呐,只是,借用一下而已。回去我得好好谢谢他。👌🏿
盲射及两款机瞄造型的瞄准射击对比:

在装备25发弹鼓时连续射击直至空仓的盲射表现对比:

非空仓换弹动作对比:

空仓换弹匣动作对比:

ps:弹匣的空仓换弹动作因为换弹匣动作前面已经说过,而回膛动作下面的弹鼓换弹动作还要对比到,所以我在这里就不放对比了。
25发弹鼓(NMW造型)空仓换弹动作对比:

拍弹鼓和回膛动作对比:

那为啥好好一个弹鼓它套了弹匣的动作呢?说到这个蓝图,我也是得好好骂一骂fw天美,一帮子sb毁了这么好一个蓝图🤮
这个蓝图搬的是COD16里的稀有蓝图,Origin 12“锐目恶魔(DEMON EYES)”,就长CODM里这个样的,我记得还是免费的。这个蓝图也是很基础,仅仅自带一个配件:特战反射瞄具(Operator Reflex Sight),即CODM里的红点瞄准镜6,但是胜在涂装非常好看,上面带有日本民间传说中赤鬼的元素。而在CODM中,天美为了凑一个史诗蓝图,给它强行凑了4个配件。👇

更令人发笑的是什么呢🤣
说实话,这个蓝图很好的一点没有幻化,但是这反而成为了它最大的败笔。👇


我真的没啥好说的了,nt到侮辱智商,完全没法评价然后就是天美这头已经是有了COD16的弹鼓以及前握把模型,但肯定也是不可能给黑铁枪用的🖕😅👎
然后再看回对比嗷。👌🏿
25发弹鼓(天美造型)空仓换弹动作对比:

拍弹鼓以及回膛动作对比:

CODM“美味佳肴”蓝图限定空仓挂机回膛动作对比COD16:

说到这个蓝图,给我恶心够呛。我个人非常反感这种往枪上堆一堆的装饰物,反而掩盖了枪械原有的设计细节的做法,不论它的设计风格和水平如何。我会说设计的风格不错,但是不建议套到枪械上,真不合适。😇


最后,COD16快手空仓换弹动作展示:

2.R9-0
首先,这把枪CODM搬来的也依旧不是原厂枪型,而是COD16中的一个稀有蓝图:滑膛枪(SMOOTHBORE)。其自带的三个配件分别是:
弗基泰克双身枪管(FORGE TAC Gemini)
5毫瓦镭射(5mW Laser)
弗基泰克近战精英护木(FTAC Close Quarters Pro)
然后它就是长CODM里那个样,图不放了✋
不过我是要说一说这个天美的枪匠,因为以前没说过。




然后至于CODM深受诟病的通用枪口配件,R9-0这边也是,我也是懒得说了。
来看对比。
盲射及瞄准射击对比:

滑动唧筒退壳上膛动作对比:

换弹动作对比:

没有空仓换弹对比,因为空仓换弹比起非空仓仅仅是多了一个和正常滑动唧筒一样的上膛动作而已。
COD16的快手换弹也不做展示,基本也只是加速一遍。
3.Shorty(725)
首先还是要说明这并不是原厂725,依旧是搬的COD16中的蓝图,此蓝图原名“近战轰鸣(CQBoom)”,作为传奇品质蓝图其自带5个配件:
锯短枪管(Sawed-off Barrel)
5毫瓦激光(5mW Laser)
锯短枪托(Sawed-off Stock)
泰普斯轻巧护木(Tempus Slim Grip)
灵巧快手(Sleight of Hand)
长的就CODM里那样,图不放了✋
CODM中去掉了5毫瓦镭射,快手则不是外观配件。
另外CODM这里面的枪匠我还没有好好说过。




好了,来看对比。
盲射和瞄准射击对比:

两颗霰弹全部发射后折枪管抛壳以及甩回枪管动作对比:

两颗霰弹全部发射后的填弹动作对比:

仅发射一颗霰弹折开枪管抛壳以及填装弹药动作对比:
把枪管甩回来的动作就是一致的,不再放出来。

COD16两颗霰弹全部射出后的快手换弹动作对比:

————————————————————
科普环节:
1.Origin 12:
下面前三张图片来自FOSTECH官网,配装的枪托是MFT(Mission First Tactical)枪托,也是一款比较受欢迎的枪托配件。




由美国FOSTECH户外研发,初衷设计作为民用射击,家庭自卫和狩猎。设计灵感来源于毛子Saiga-12霰弹枪,但是很多部件是重新设计而不是照搬Saiga-12。比如空仓挂机,可调节导气量的长行程活塞,快换254/470mm枪管,左右保险等等,硬是把一把AK结构的喷子搞出了AR的操作方式和高度模块化,枪托的升高设计使Origin12的枪管轴线低于枪托轴线,开枪时力矩向下,上跳比一般霰弹枪小得多,而且相比于原来Saiga的弯托设计,这种更接近AR系枪械的直枪托设计也更加适合贴腮瞄准射击。虽然里子很简单,但是经过这一系列的进阶改装,Origin 12拥有一般霰弹枪没有的灵活性,官网也宣传其是“最快的喷子”。非常的酷炫高大上是吧,价格也一样高大上,官网售价3000~3100美刀 ,而另外还有一款改型称为SABS Breaching(AOW,这个AOW不出意外应该是美国法律中Any Other Weapon的缩写了)售价3225~3325刀,是Saiga的三倍多,不过也有一些其他的网站售价仅为2650刀(2021.12.24数据)
Fostech于2010年在印第安纳州小城西摩市成立,目前为止也就十几个员工,一开始是做AR步枪配件的,2012年Saiga在美国火了,2013年他们就搬出了进阶版的Origin 12。

所有原产的霰弹枪包括一个五发弹匣和硬质收纳箱,拥有适配Salvo消音器的枪口螺纹设计,(Saiga霰弹枪需要从SilencerCo那买适配器。),并带有四面皮卡汀尼导轨系统,他们还拥有(这里的他们可能是指代Silencer Co)带有规格M22 x 75- 6G枪口螺纹的滑膛枪管(无膛线)。
另外有趣的是,FosTech真的有制造名为“Echo”的扳机配件,当然价格也是依旧的昂贵,将近500美刀。

2.DP-12:
图片来自Standard MANUFACTURING官网,是沙色基础款,唧筒置于后方。


该枪由Standard.Mfg.Co.LLC/Standard MANUFACTURING制造,采用泵动方式,相对于其它泵动霰弹枪来说,DP-12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无托结构,因此管状弹仓容量达到了7发,双弹仓则为14发弹药。如果算上膛内携带的两发弹药,如果连续射击DP-12可以连续发射16发弹药。发射过的弹壳从枪托颈部下方的抛壳口掉落,次发弹药从管状弹仓中推出并上扬,向前推动护木,弹药上膛呈待击状态。
DP-12其实很简单。就是将两支无托霰弹枪并列采用同一套发射和控制系统。
顶部有34槽全长皮卡汀尼导轨,中间有缺口可以充当简易瞄准装置(但是一般人但凡脑子正常都不会用),COD16还原的依旧不错。护木下方有7槽皮卡汀尼导轨,通常用于安装垂直握把或战术灯。
保险双侧可用,管状弹仓有余弹观察口,方便查看剩余弹药的情况。Co-Molded防滑橡胶小握把,垂直握把是复合材料制造。
枪口两侧有枪背带挂环,方便左右手操作。枪管是钢制重型滑膛枪管枪口安装了Tru-Choke喉缩,可以根据喜好更换其它型号。保险双侧可用,管状弹仓有余弹观察口,方便查看剩余弹药的情况。橡胶材质的枪托底板通过特殊设计,以减少后坐力对射手的影响。其型号多样,官网售价从1495到3250美刀之间不等(2021.12.24数据)
我就选择上面的基础款式。

第一,极致防御,双管,泵动式,12口径,能快速发射16发霰弹。
专为需要极端的火力和始终如一的可靠性的高要求射手而设计。枪托有一个二维码,你可以用你的智能手机或平板扫描,下载手册和其他信息。请务必填写保修卡,并将保修卡寄给Standard MANUFACTURING。
专门设计的喉缩可使DP-12对25码处的目标施以毁灭性的打击。喉缩具有螺纹,有些图片展示的则是破门装置,这些都得宁另行购买🤗。DP-12提供附件导轨和插槽,允许您自定义配件。无托设计使在装弹量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平衡枪的重量,符合人体工程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泵动式霰弹枪因为多用管状弹仓供弹,所以随着弹药量增减,重心会前后移动从而影响射手操控,弹仓越长,影响越大。而无托设计能较好的控制重心,从而减少重心移动对射手造成的影响)并且能以最小的后坐力控制枪支。

另外据说,DP-12有一个十分不安全的设定,如果只射击单数次(13579)后再关上保险,却并不能阻止另一根枪管开火,非常不安全,于是基本上断送掉了军警市场。不知道这个问题现在有没有得到修复,但是我并没有找到与此相关的更多资料。
3.勃朗宁奇托利725(Browning Citori 725)

奇托利霰弹枪由比利时国营赫斯塔尔公司研制生产,并已形成奇托利双管猎枪系列。
奇托利双管猎枪由上下枪管,机匣,扳机,保险机构,上拨杆,抛壳机构和枪托等组成,枪管可配六种喉缩套管,即无喉缩,全喉缩,3/4喉缩,1/2喉缩, 1/4喉缩和双向喉缩。根据射击目标距离的不同,选用相应喉缩套管,并用扳手拧入枪口即可。采用单扳机操纵射击,先发射上管中的枪弹,亦可先发射下管中的枪弹。为连发两弹,在第一次扣压扳机后,发射机构则依靠惯性自动地转换到另一根枪管击发。
保险机构为手动保险,当拇指将保险按钮扳向后方时,猎枪即处于保险状态;保险按钮推向左前方时,将先发射上管,若保险按钮位于右边,则先发射下管。
上拨杆直接作用在与枪管凸缘精确联接的闭锁凸轮上,用以实现猎枪的开锁与闭锁动作。闭锁凸轮具有一定磨损量,以保证猎枪在多年使用后,仍能保持良好的配合精度。
勃朗宁公司官网关于奇托利725的介绍非常之长,我在这完全没法放出来,就算是放出来了我也翻译不完,生肉又不好啃,我就看看做个长图放到动态里吧。🙏
比利时国营赫斯塔尔:比利时FN赫斯塔尔国营武器公司,全称Fabrique Nationiale d'Herstal,位于比利时赫斯塔尔。FN的原意是法语Fabrique Nationale d'Armes de Guerre,即国家武器公司,成立于1889年。当时在比利时军方的要求下生产了15万支毛瑟M89步枪,1897年,公司和著名武器设计师约翰·摩西·勃朗宁老爷子达成合作,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勃朗宁的枪械都是FN生产的。
约翰·摩西·勃朗宁(英文:John Moses Browning),这是更是重量级。美国轻武器设计大师,是现代自动及半自动轻武器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个人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枪械设计师,1855年1月21日出生于美国犹他州奥格登。
为啥要在这介绍勃朗宁呢,因为以前没说过。🙃
捋一下勃朗宁的成就吧。
父亲乔纳森(对,他爹叫乔纳森,但是不姓乔斯达)在当地经营着一家枪铺。1879年父亲去世后,勃朗宁兄弟合伙开办了“勃朗宁枪支制造厂”。当年,勃朗宁设计的“后膛装弹式单发步枪”获得专利,并开始批量生产。1883年,美国军方最大的枪械供应商温彻斯特公司的一名销售员买了一支勃朗宁单发步枪,并把它送到总部评估,副总裁本奈特如获至宝,花8000美元买下生产专利,并开始与勃朗宁合作。(所以温彻斯特公司里的一些枪械也是勃朗宁设计的)
1897年,勃朗宁利用击发时枪膛内燃气反吹作为自动装弹能量来源,设计出自动滑膛枪,但温彻斯特公司不生产。勃朗宁急眼了跑到比利时国营赫斯塔尔兵工厂即FN,成为它的首席枪械设计师。勃郎宁的大都分作品也都由比利时FN公司生产。(大佬的跳槽)
1900年,勃朗宁设计出第一把自动手枪M1900。
1908年,勃朗宁为配合使用新型9mm手枪弹,根据M1900改进并于1910年生产出M1910。1914年普林西普用M1910在萨拉热窝刺杀了斐迪南大公,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此后勃朗宁又设计了M1911半自动手枪,这枪啥地位完全不用我说了,当然后来这枪跑到柯尔特公司生产了,于是从此叫柯尔特1911而不是勃朗宁1911,钱也全让柯尔特赚了。
美国军队1917年选中由勃朗宁设计M1918 BAR自动步枪作为制式武器。20世纪30年代FN公司继续生产,称为“M1930式7.92mm勃朗宁轻机枪”
1918年,应美军的要求,勃朗宁开发了12.7mm大口径重型机枪,称为M1921式.50勃朗宁重机枪。水冷式枪管后来改进成气冷枪管,命名为M2,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老干妈。
1925年勃朗宁设计了勃朗宁HP(Hi Power)。首次采用了双排弹匣,使弹匣装弹量达到13发。
1926年11月25日,勃朗宁去世。
放两个平时不常见的照片。


在外网找的资料都是我自行翻译简化整理来的半熟肉,因为我水平属实不算高,为了方便理解以及尽量简洁概括就比较笼统,肯定会有疏漏,有知道更多资料的带佬欢迎补充。
最还是金句放送嗷:我认为客观存在的问题就应该指出,而不是藏着掖着,掩饰问题不会对游戏质量进步有任何好处,指出问题以及与与其他游戏对比实际上是一种促进,是为了让游戏做的更好。但是现在的某些**它就是分不清二者的关系,看见指出问题的,那就是在黑,我并不认为一味偏袒和庇护能有什么好处,当然**就是**,它们不会改变的,它们永远只会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
所以对于游戏,该夸就夸,该骂就使劲骂就完事了,就事论事,嗷。
彳亍,那以上就是这次的CODM和MW2019的霰弹枪对比和原型,附带相关内容介绍的全部内容了嗷。如果觉得我整挺好,有道理,嗷,那就点个赞,嗷。想看更多的话,嗷,那就给个关注,嗷。对我帮助很大,感谢大家的支持嗷。👌🏿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