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巡洋舰介绍——切斯特级
切斯特级是美国海军在二十世纪初装备的一型侦察巡洋舰(Scout Cruiser),后被重新划分为轻巡洋舰。该级舰共建造三艘,分别是切斯特号(USS CHESTER CS 1 / CL 1)、伯明翰号(USS BIRMINGHAM CS 2 / CL 2)、塞伦号(USS SALEM CS 3 / CL 3)。

这三艘舰的舰体及武备基本相同,区别主要在于动力设计,一号舰切斯特与三号舰塞伦配备了新型蒸汽涡轮机,而二号舰伯明翰则仍使用旧式三胀蒸汽机。此外,一号舰为四轴推进,是同级三舰中航速最快的。


首舰切斯特由巴斯钢铁公司建造(Bath Iron Works),1907年6月26日下水,1908年4月25日完工;二、三号舰则皆由位于昆西的霍河造船厂承建(Fore River Shipbuilding Co. Quincy),分别于1907年5月29日和7月27日下水,1908年4月11日和8月1日完工。

基本性能
舰员编制:356人
排水量:3750吨
舰艇尺寸:128.96米×14.35米×5.89米
防护:50毫米钢装甲板
动力:23000(切斯特)/15670(伯明翰)/22242(塞伦)马力
航速:26.52(切斯特)/24.33(伯明翰)/25.95(塞伦)节

武备
2座单装 127毫米/50倍径 舰炮
6座单装 76毫米/50倍径 舰炮
2座单装 533毫米 鱼雷发射管

在三艘切斯特级的服役经历中,值得一提的是二号舰伯明翰。

1910年夏天,美国海军部部长乔治·迈耶决定研究飞机与军舰协同作战的可能性,主要是飞机能否在军舰上起飞并降落,同时又不影响军舰的作战性能。他指派海军部航空局局长华盛顿·钱伯斯上校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并拨款500美元用于军舰的改装。海军部最终选定用伯明翰号巡洋舰作飞机起飞试验,1910年10月,伯明翰号巡洋舰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军港接受了改装。

于是,在莱特兄弟完成首次飞行的七年之后,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埃利(Eugene B Ely)(1886-1911)从停泊中的伯明翰号轻巡洋舰的木质甲板上驾驶柯蒂斯D式双翼机,成功离舰起飞。



两个月后的1911年1月18日,尤金又驾驶飞机在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成功进行了降落实验,创下人类首次于军舰上起降飞机的纪录。从此海军增添了一种强有力的兵器,海战开始走向立体化,并最终使战列舰这个舰种退出了历史舞台。

虽然伯明翰号为海军航空兵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到了三十年代初,该舰还是同其它两艘同级舰一道被卖给了拆船厂回炉重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