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假学习”?快打起精神!
“老师,你快骂醒我!”
“老师,我就是你口中那个假学习的家伙”

快打起精神吧!
本期,就对同学们出现的一些“假学习”,上个紧箍咒!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看上去学的很认真,但其实效果差强人意。之所以这样,首先,学习一定是被动的,对于他们来讲,学习只要看上去认真就行了。既然是被动学习,就不会追着知识跑,就不会思考知识是否掌握,产生了这种观念,就等于白学了,当你的学习没有达到预想效果的时候,这时你可能就陷入了假学习的漩涡之中。
我们把“假学习”基本分为三个大类,
第一类,完全没有开始真正的学习
我们来举一个同学的例子,小A同学在复习数学科目时,对一些知识点的应用并不熟练,总是无法准确使用泰勒公式和中值定理,出错率很高。为此,她买了一本专项的题目集和相关网课,可是学习了没几天,她就把书抛之脑后,放在角落“吃灰”。从这个小细节可以看出,小A同学没有真正开始学习,以为买书就是买知识,结果可想而知,还是没能搞清楚知识点,又花了些冤枉钱。
第二类,没有走完一个完整的学习循环
一个完整的学习循环应该是知行合一的,学知识,用知识,加以融会贯通。同样,也有同学有这些小问题。小B同学,在学习时主打一个“高效”,直接开始刷习题,写一题看一题的答案,不深究题目的考点,答案的过程展开,一题不会,看答案全知道。洋洋洒洒刷了一两个月,拿起真题傻了眼。小B同学就是典型的缺少学习的循环,高效学习不是“快速学习”!!!
第三类,一直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这类同学相比其他同学好一点,但还是暴露了很多问题。看似很努力,每天都在学,而他们就止步于“学知识”这个阶段,没有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简单点说就是只听课,只看书,不做题,只输入,不输出。他们所获得的,是一种充满自我欺骗的满足感。而且当他们成绩毫无改善甚至下降时,也会用“我这不天天在学吗?”之类的话来回怼质疑的家长、老师,也会用 “看来自己还不够努力”之类的话来误导自己,继续加强输入,甚至可能说“我就这个水平了。”来限制自己的发展。小C同学报了一个名师考研班,听得他是如痴如醉,跟着老师一节课一节课的听,据他所言,知识点就像长江水,滔滔不绝的进入大脑,一句话就是easy!三个月的网课,一道例题也没有刷过,每天早上进入图书馆就是打开iPad,开始了一天的网课时间。结果,拿到真题难以下笔,可想而知,成绩一塌糊涂。很多同学也和小C一样,听听网课,看看例题,走马观花,没有把时间放在刷题上。

如何改变呢?
假学习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对于这个念头,不仅仅要意识上的改变,还要技术上,辅助改变。表面上你是努力的在学习,但你的心可能已经飞的很远很远了。这是一个专注度的问题,直接就会影响考研的效率。如果长此以往,就会出问题。了解到情况后,就要想如何改变了。这个方法比较多,
1、你可以给自己定一个学习计划,规定一个时间段要做哪些事,设定一定的奖励与惩罚机制。请自己的朋友、同学作见证,这样心里可能会有产生自我驱动力,有助于完成任务。
2、列一个每日学习清单,完成的打个勾,未完成的打叉,你可以自定义,让自己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了解,完成度高还会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3、多反思,多总结,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摆脱“假学习”。
转变假学习的观念,是要时间去积累的。耐着性子,
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摆脱“假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