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大写的人



最近高考查分,有很多这类“考生查出高分全家激动不已”、“考生考出好成绩家长送牛给学校”的新闻。
通报喜讯当然是大好事,但我更想对那些被少数人的喜讯所遮蔽的大多数同学说:无论这样的喜讯被报道了多少其实都是少,恰恰就是因为它的稀缺性才会被报道出来,不要被新闻影响情绪,不要被满世界的喜讯所孤立,因此就瑟缩、胆怯、自卑、不敢向前甚至怀疑自己。
教育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当我们在考前祝福所有考生们考出好成绩时,实则也是一种忽略了资源有限性的伪善——有人好,就一定有人相对不好,这个祝福是没办法兼顾所有人的。
同样,当我们在考后庆贺少数人又考了多么惊人的成绩时,实则也是在假装看不见那些成绩普通的沉默的大多数孩子。难道他们的心声不值得我们聆听吗?难道他们的命运不值得我们注目吗?难道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不值得我们鼓励吗?
当所有人所有流量都被学霸的光环吸引时,都在赞叹优秀者前途如何不可限量时,我想鼓励这些大多数孩子——你们不是更差,你们只是不一样。每个人都有建设国家、社会、故乡、家庭的义务和权利,这点无有上下高低之分。你们也是脊梁,从某种程度上说,你们更是。
我知道,考试是中国孩子一生的命门,一纸成绩就能掠过你的生活、心灵和特质去一票决定和评价你这个人。但你的自我要坚强,要战胜外界或隐或显的宠辱,要始终相信你是独一无二的最特别的那个。
要相信学习,相信努力,相信热爱和坚持的力量,相信未来,不自暴自弃,对命运永不屈服。

我今年看过最感动的最有人情味的新闻是这个举手幅的父亲。他克服了中国人那种对成功的迷信和偏执,而选择坚持去维护人的尊严和爱的体面,选择去信任孩子而不是信任成绩。这是一种不淹留一时一刻,不限于一城一池的大胸怀和大境界。
优秀的孩子是从小被鼓励和赞美到大的,他们的优秀固然值得被赞美。但我想,这个社会更应该把目光放在那些普通的孩子身上,告诉他们他们也可以,也可以有自己的领域,有自己的擅长,有自己的成就。告诉他们自己可以平视任何人,这个世界不光是天才和俊杰们的,也是你们的,是大家的。
告诉他们,高考结束,成绩公布,不意味着你们从此便被卡住,被扫进角落,被算作分母。你们也一样有喜悦和庆祝的理由,你们也有迈向更好人生的资格,你们也一样可以是这个世界上这个国家里坦荡的、光明的、可爱的、充满无限希望的大写的人。
(完)
正文如上,贴一条评论,附录如下:

说得没错,就是鸡汤。
问题的源头在哪里,我当然明白。但对一个个体,你没办法教ta去控诉体制,因为那没有用。
那些时代的困境,讲了也是白讲,明白了也是白明白,我们对抗不了,除了一起面对一地鸡毛然后面面相觑以外,什么也做不了。但告诉他们自己有希望,至少就还能在个人命运的罗盘上,多少得到一点松动或确证。
普通人对普通人的支持,无非就是讲明白在有限度的生活里,你自己能完成什么,还有可能完成什么,有可能超出想像地完成什么,然后鼓励ta去完成。
我就是感同身受在这种沧海一滴的困境下重新找到自我,意识到自己不一样有多么困难,才不想后来的孩子又陷入这种因果循环,花时间二次建设精神,最后反倒越来越匮乏,越来越无力。
早点看到自我,就能早点摆脱分母感,早点摆脱心理建设的负累,在自我的坐标里坦然前进。
我以为我们一边抱怨体制,一边又不去关照体制里那些具体的人才是一种伪善。要放任只追捧少数精英的现状吗?如果所有人都因为所谓的看透了本质而失去这种朴素的力量,如果谁也无意于这些老生常谈的本应如此,个个倦怠地躲起来,各行其是,这个社会将会撕裂成什么样,我不敢想象。
我没有什么学霸情结,你误会了,我只相信人各有各的价值。不必非是学霸,但人不能没有精神。我有精神情结。我不希望一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因排位而感染心神,最后反造成一种本不必的负担和成本,阻碍它的实现。
我想,这仅仅事关人最原本的善良,无关其他,我希望你更坚强一点,能凭借这种坚强过得更好一点,这大概是没错的。比逆水行舟更没用的是看透后的摊手,我不喜欢聪明地摊手,那足够理智足够高高在上,但实在是太冷漠了,我做不来。还是需要有人不厌其烦地说这些笨话,熬这些甜汤。如果有一个孩子记住了,振作了,那也算是一个孩子的记住和振作。

文章转自我的朋友孙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