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记》第一章:妖僧的阴谋
一天,皇宫外来了一名客人。只见一个身穿土黄色上衣,身披红紫色单肩长袍,胸前挂着一串念珠,脸上流露出一副虔诚的模样的高瘦中年男子缓缓走了进来。而身边两个徒弟则跟着他走到了皇宫大殿前,给官兵出示了邀请函后大摇大摆地走进皇宫。
这时候,皇宫里的大臣们都因为《禁荧令》而在激烈的争论。
“参见吾皇陛下!”三人双手合十,在皇帝面前鞠了个躬。
皇帝见状,从王座上老态龙钟地站起来并走下台阶,走到僧侣面前。
“贫僧远从西域而来,看见皇帝陛下正在苦恼于某些事情。我见世间有苦必行善,皇帝也不例外。那么我尊敬的皇帝,你有什么烦恼吗?”
“现在我国的年轻人对一种来自异国的荧光纸着迷,朕正为其而苦恼呢!不过大师您此次前来有何妙计,为朕出谋划策......”


说完,胡僧和徒弟走进一个书房,从书架上拿下了纸,再从行囊里拿出了一只刻有“普爱世人”四字的竹笔,不急不慢地写了起来。过了几个时辰,胡僧拿着几张写满了字的纸走向皇帝。
“我尊敬的陛下,这些都是贫僧用平生所见提出的建议。”
那位胡僧双手奉上那张宣纸,皇帝接过后阅读了许久,接着在众人面前拍手称好。“大师的想法乃一良策,朕决定将你的建议列为圣旨!”只见一名旁边的文官也看到了纸上的内容惊呆了:
1.砍下所有私人种植的荧光树,只保留军用和官用。并要求市舶司严查所有的荧光树制品,以“保护帝国年轻人免受不利因素”为由。
2.出资建立“戒书所”等戒除荧光纸作品影响的书院,全部由国家给私人投资商发放牌照,主要以高强度劳动和强制法来戒除。
3.组建家长监察队,该组织由全国家长组成,当发现未成年人私藏或沉迷荧光画戏和可操作画戏时,及时上报“戒书所”……
皇帝见后都拍案称好,遂命令胡僧及其从者开始着手这些方案的出台以及执行,之后皇帝给了他们很多钱来实施他的行动。只不过皇帝的心里被这个看似圣徒,实为魔鬼的妖僧给利用了,至暗时刻即将到来……

而布尔·查普特就是这样一个男生。他是一个因为戒书令和家长侦察队所造成的受害者。他出生于一个小商人的家庭,六岁进入学堂读书,掌握了许多人文,科学乃至医学知识。他也和其他人一样有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16岁正是荧光书火热的时候,玩了一部可操作画戏的荧光书,从书里了解到了一个少年和少女在校园里谈恋爱的故事。这也让查普特这样一个不善于表达的男生学会了如何面对女孩不害怕。
因此他也在中等学堂里女生亚温谈了恋爱,二人在学校里风雨共济,亲密无间。直到妖僧到来后,因为双方家长的阻止和检查和新组建的监察队的威胁下,他们被强行分开了。被抓后,查普特不过被罚了一点款,而亚温则被抓去了戒书所。
他曾多次告官衙说戒书所多次使用暴力虐待年轻人,但是官商勾结,让查普特的起诉一次次地失败。为逃离父母的介绍异性所进行的包办婚姻,他成为了一个流浪者,每天都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
半年后,他的家长通过他手里保留的几本荧光书和一个与他过不去的同事告密,他就被送到港城某戒书所去了。
刚被送到这个地方时,他包里所有的小荧光书被当面砸碎,见此情景,他表示出了极大的不满。但是他的不满很快就被拳脚给消灭了。最初几天,他被关进小黑屋里。他在那间昏暗无光的小屋里忍受了五天,每天只有两片面包和一杯水。
到了第六天从那里出来后,他在这个小黑屋里体验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他经历了白天高强度劳动,晚上他的头上会被缠上一条放电的电鳗,目的是用来清除大脑里对荧光书的记忆。在这个地方如果不服从,轻者会加重劳动体罚,重者直接被活活打死。
但是他的平时表现较好,在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折磨后,就被家长给“赎”回来了。他回家后却没有像父母所想的那样,会乖乖地接受家人安排他与不认识的女生结婚。在签婚书前一天,查普特突然就离家出走了。
他离开家的目的不仅仅是摆脱父母给他的包办婚姻,他还要去寻找那个被监察队抓到另一家戒书所里遭受折磨的亚温并把她救出来。为此,他就开始了每天晚上下班后走街串巷地去打听他亚温的下落,但一直都没有结果。
有一天他在假期里出来到集市上购物的时候,只见他看到了一个身材中等,有着深蓝色短发的男生在与一个外国人对话。他们正在谈论这里的货品价格和产品的使用方法。那个外国人听懂了,就与他用西方的握手礼以表谢意。
那个男生从余光里看到了后面查普特的靠近的步伐,很快他转过头来看到了走近的他。查普特看出了这个蓝发青年的身份:他在高等学堂的同学——哈罗·莫尔。查普特就像找到了“救命稻草”。

莫尔看起来笨笨的,但是他能一次通过大学波塞冬语等级考试,但是大部分学徒都做不到。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敢面对现实,完全不符合他北方草原的血统。但是他在大是大非面前显得很清醒。
二人见面后,他们先象征性地握了握手,之后两人边走边谈,交流甚欢。但当莫尔听到查普特想请求帮自己找回那个被“家长抓走的女朋友”,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和查普特在高等学堂里这么久了,从没有听过他和亚温暗恋的消息。这句话如同一道霹雳击中了他的大脑,莫尔过了很久才缓过神来。
“什么?你说让我帮你找雅温?”莫尔被惊呆了,被吓到了似地回答道。
“她被妖僧的爪牙抓到了戒书院,去救她不是自寻死路吗?皇上都给他背书,你想找他茬都很困难,更不要提从他手里夺回什么了。不过这家伙也真是的,非要帮皇帝搞什么‘驯民令’。现在可好,我也成了受害者了!”
“看来你很你对这些情况很了解啊,那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两个月前晚上在家里看画戏时,突然我看到从我院子里冲进来一个身体瘦弱的中年男子,当他看到了我家的荧光书柜子发出的微弱光芒,就突然对我破口大骂。接着另外两个中年人被叫进来,他们冲进我的房间,把我装满荧光书的书柜给倒出,并把它们锤子砸碎之后烧掉。
他们说这是为了更多的我和孩子们好并反对阿、波两国的文化对萨伊兰青少年的残害,看……”
莫尔拿出几本残缺不全的荧光书,心中由悲伤所引起的愤怒好似的一团烈火突然被点燃,决定要和这些人拼个鱼死网破。
此前,他曾多次以“纵火”告到郡治安管,但他们总是用各种理由来推脱他的责任。他由此感到了不对,但是无计可施。
在他一筹莫展之时,他的一个在波塞冬留学的好友通过用于通信的荧光纸告诉他这一切是一个来自所谓的胡僧在给皇帝写了一封奏折,说他有办法解决困扰国内多年的“荧瘾”问题。
其中一条就是建立那些令人发指的“戒书所”来让年轻人变得更顺从,由此皇帝很也赞同这个计划并给了他很多赏赐。
说完,二人慢慢的走出了集市,走在一条石子路上,二人在一条长椅坐下休息。
“我们都对那个建立戒书所的妖僧都非常的不满,但我们无能为力啊!”
“别怕!我可以帮你。我这里有几个熟人可以帮得上忙,待会儿我带你去见!”
一位报童走来,莫尔花了一个银币买了一份最新的报纸,莫尔看见了报上的头条:《北部小城发生枪击案,造成两人死亡》
莫尔眼睛里似乎看到了什么让他惊讶的事物,脸色突然变白。
“海伦,是她!”看着报纸莫尔自言自语。
莫尔口中提到的那个叫海伦的女生, 其实是他在高等学堂里的认识的女生海伦。他与莫尔,查普特都是同学。海伦与莫尔是同班同学,而查普特在隔壁班。三年学习毕业后三人各奔东西去了各地工作生活,直到妖僧到来前,三人的联系已经很少了。
“让我带你去我的‘方舟’去。”莫尔收起报纸后说道。
二人从长椅上起身,前往莫尔的“方舟”。
他俩在路上慢慢地走,路上讨论着自己的一些故事,有快乐的,光荣的还有令人遗憾的。慢慢地,走到了马路的尽头,看到了一家小咖啡厅,他们快步地走进去。
二人找了个位子坐下,莫尔点了杯咖啡,小嘬一口后抬起头来,开始看向四周。
只见咖啡厅里几名的顾客和服务员看到了莫尔和查普特走进来,看到聚集在他们身上的目光,查普特突然脸红了。
“这里就是方舟,它曾经是我的荧光书馆,曾有许多荧光藏书。你看这墙壁,它是专门为荧光书的不可见光传特制的。这里以前是我们荧光书爱好者的聚集地。但几个月前那些坏人把我的荧光书都烧毁了。”
“我家就在这后面。”莫尔走出咖啡厅后门,朝着路尽头的一幢两层的小楼指过去。
接着,一个服务员走到莫尔身边,讲述他们在戒书所里的所经历的事情和所听到的秘密:
他们中有些人因为荧光书“成瘾”而进去的,而另外一些人是因为“自由恋爱”或“叛逆”被妖僧的爪牙或父母送去的。
他们都受了折磨,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些人在出来后,决定向皇帝揭发戒书所的黑幕并为自己讨公道。但因为人少势弱,经常被官兵驱赶。直到莫尔为他们提供了书馆作为聚集地后,他们渐渐发展起来。说完,莫尔脸上泛起微笑表示对服务员的认同。
突然,莫尔背后一个黑紫色长发的女生走近他,拍了拍他的肩膀并天真并带着笑容说道:“莫尔!好久不见,没想到能在这遇见你!”见到海伦后,莫尔脸上微笑又出现了。
“那,这......”说完,海伦从桌上拿起报纸,对着其他人澄清道:
“其实,那个被枪打死的女生是我姐。我是孤儿,姐妹俩相依为命,后来我们被人收养了。18岁时,她就强制订婚。但她不愿意,就和男友跑了。最后都被打死了,听到那个禽兽说一切都是为她好,我就感他就不是好人。
我是阿波罗人,看到那些人把拳头对准自己的孩子时,我就很心寒。你说,折磨他们也是为他们好吗?”
说完,一名男生放下咖啡杯,颤颤巍巍地走向莫尔,讲到了妖僧给他喝了一种用听话果泡出来的茶,喝了会变成任人摆布的木偶。回来后,他爸也让他继续喝,并也说这是为了他好。
“黑马兄,自从帕雅首相被辞职后,‘为你好’就脑筋错乱地任用了妖僧。此外,他的听话茶不止对我们,也在宫廷里流行。”
听到此,莫尔眼睛里的神色变为愤慨,想起他曾与受害者们进行反“戒书所”调查时,里面的牧师告诉他们戒书所虽然是私立的,但是背后有皇帝的支持。
一个高个子男生走来,说妖僧对一个女生说了一段咒语,女生就跟着他走了,再也没有回来的奇怪真相。
在一阵七嘴八舌中,大家一一地说出更多不为人知的真相和消息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示了对妖僧和戒书所的不满。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谴责的聚会中。

此时皇宫里,妖僧和他的“弟子”们在宴席上大快朵颐,饮酒作乐。弟子给妖僧了几份报纸,妖僧看到后,报上的标题突然让他表情剧变。妖僧感到对皇帝的许诺就要无法履行了,同时他作为一个骗子的身份很快就会被揭开。
妖僧感觉到人民对他的不信任也日益增加,特别是因“戒书”而兴起的听话果,更是充满了争议:虽然它的成瘾性不如索玛草,但是很多人因为过度饮用导致心律失常而死。
随着时间推移,妖僧的利欲熏心也渐渐地暴露出来,他开戒书所的目的就不是让为了年轻人听话。但多数孩子在离开戒书所后,并没有变成家长们想要的模样。
此外,因戒书行动没有标准的执行方式所引发年轻人的反对与不满情绪也渐渐地点燃了年轻人对家长和妖僧的不满,反抗的怒火如同的火山里的岩浆,随着压力逐渐变大即将喷发。
而皇帝虽然看起来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但事实上,他的所作所为为暗示了他有很强的控制欲。他曾称自己为“万父之父”,可见皇帝是想要用萨伊兰人出于对父母的敬畏来统治人民。但苦于无法有效控制“孩子们”,妖僧的听话茶则成为了最佳选择。皇帝同时“做了一个表率”,自己也喝了这杯茶,变成了妖僧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