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在肝还是脾?是气虚还是气滞?
中医入门学习的方法、问题和对策
知识、感觉和能力
生理、病理,诊断学的知识,中药方剂的知识,都是知识。
望诊、脉诊,是感觉。
诊察、判断能力,处方用药的能力。
知识需要用头脑学习,可以通过读书、听课
感觉,必须用心体验。弦脉是一种什么感觉?
不是书本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
能力。诊疗能力。
弦脉我感觉过了,有体验,但下一次遇到了,你能不能马上鉴别出来?
舌头颜色是红还是淡红,是淡白还是紫暗?舌苔是薄还是厚?舌苔颜色黄,是本来就黄,还是吃东西染得?
判断,面对众多信息,得出一个结论,病在肝还是脾?是气虚还是气滞?
治疗,这个患者肝有问题,到底是用加味逍遥丸,还是龙胆泻肝丸呢?这个患者虚,到底是用人参归脾丸补,还是六味地黄丸补呢?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对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来说,是一件佷好的事情。引导孩子从小了解中医,学习中医,也很必要。个人认为,需从下面几点着手。


一,讲好中医药故事,培养对中医药的兴趣,同时要观察孩子的反应。人是有禀性,有天赋,有爱好的,如有的人喜爱绘画,有的人喜爱音乐等。如果孩子不太喜欢中医药,教他一些有关常识也是可以的,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爱好和天赋,那就要下功夫培养他成为这方面的人才。古人言“因才施教”,就是这个道理。二,分阶段背会《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针久穴位歌》等基本知识,只求背会,不求深解。因为这些基本知识是和语文的字词,外语的单词一样重要的,背会了这些,孩子将受益终生。三,陪伴孩子到野外去,到中药铺去,认识辨别中草药。四,家庭成员有病时,尽量用中医药,推拿,针炙治疗,加深孩子对中医药的体验。五,拜一个中医大夫为师。以上五点,不是依次进行的,而是综合并进的。
祖国的中医药文化,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在不远的将来,肯定是要大步地走出国门,走向全球的,而这方面的优秀人才,还非常缺少。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爱好和天赋,就尽力引导培养。养成一个人才,就是为 社会 做了贡献。还要叮嘱一句,教育孩子:做人第一。
你好,很高兴收到你的问题,并且有幸能回答你的问题,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国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且是一座巨大的尚未完全开发的知识宝库!
这足以证明传统中医药的宝贵。而且中医药在这次疫情防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在为患者康复痊愈治疗过程中发挥了举世瞩目的作用!这引起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和相关教育者的强烈关注,这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是一件好事!
这12条经络分别连著人体12个脏器,所以这些经络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较容易理解。记住这12个脏器名称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就看是哪条经络经过此地,一对应就出来了。从12经络的排列上看,是分为两组,一组是按手足分,另一组是按阴阳分。-


按手足分是告诉你手及手臂上有6条经络,足、腿上有6条经络。-
按阴阳分是告诉你手臂的内侧、腿的内侧各有3条阴经;手臂的外侧、腿的外侧也各有3条阳经。-
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又是代表什么呢?它们是代表阴气的重与轻,阳气的足与弱。-
少阴阴气最重,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内侧的最里面。-
厥阴的阴气比少阴轻,但又比太阴重,所以它就排在中间。-
太阴的阴气最轻,就排在最外面。-
太阳是阳气最足的,就像中午的阳光,所以它排在手臂、腿外侧的最外面。-
少阳比太阳的阳气要弱一些,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排在外侧的中间。-

阳明又比少阳的阳气要弱,就像黎明初现的阳光,就排在了外侧最里面了。-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将阴、阳细分到这样的程度呢?就是让你在使用经络时随时注意阴阳的平衡。这个阴阳的平衡既包括经络与经络之问的阴阳平衡,也包括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还包括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是要你根据身体的强弱去选择经络。比如身体弱的,最好先选择阳经按摩以补足正气为主,阴经要等正气补上了,再去碰它;身体好的,则阴经、阳经都可以按摩。-
当然中医药自古将就学医从年少抓起,因此我们如何引导小朋友了解中医,学习中医,爱上中医,就显得特别重要而且必要了。结合自己是中医药大学毕业,而且从事中医药事业,我从下面几点发表一些个人愚见:
第一:培养小朋友对中医药知识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阶段特别重要,在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努力应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比如多讲一些中医药的典故,认一些中医药的图片,辨认一些中医药的标本等,这样小朋友们就会在活泼有趣味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中医功底,为将来有志投生中医药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发现一些有中医药天赋异禀的人才,这对于弘扬中医药事业是大有好处的,毕竟我们不能不承认天赋的重要性! 第三:可以带小朋友到植物园或者药材种植园辨识中药材,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小朋友加深认识还能够提高对中医药的兴趣!
中医是一门比较深厚又相对枯燥的学识,小朋友的中医启蒙,重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 探索 欲,以此驱动孩子注定探究和学习,大伟总结了以下方法,家长和老师们可以根据需要采纳:
所有能力的获得,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大量反复练习。
知识用头脑学习,感觉用心体验,能力用身体练习。
自学中医,常会遇到哪些问题?
1 身边找不到老师
如果入门之初,能有一个有能力有意愿的老师带领,当然再好不过,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精力。少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