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圣洛夫早报:详解1.3PV“行至摩卢旁卡”详解,超详细!

2023-08-26 12:53 作者:圣洛夫图书馆_Offical  | 我要投稿

欢迎阅读本期圣洛夫早报,司辰。今天依然是由我,MSMT执笔。这次的PV主要以各类风土人文为主,说实话,并不算我的长处。话不多说,我们开始吧。


PV开头出现的“金爪灵摆”

这里是灵摆,在游戏中也有此道具,灵摆作用于占卜,通常是镶嵌水晶矿石,占卜方式为摆动,进行观测,在上世纪多用于寻物,寻址。(详细可见合成材料的考据专栏)


玛蒂尔达提到了“彗星神话”

彗星神话,可能指的是星神,印度的 27 星宿代表了 27 个神祗,她们都是女性,是月亮神 soma(苏摩)的 27 个妻子,她们是生主达刹的 27 个女儿。大家只要记住这些名字就好,她们是女性神,但又有各自的管理神,这个管理神又可以是男性大神,反正是很混乱的。


一位萨满,鬃毛沙砾

这位浑身上下充满着野性气息的萨满祭司,看他的服装,舞蹈,技法,和图腾等象征,基本可以确定他是一位北美洲印第安人。我们一个个说。


印第安民族作为北美大陆土著居民,其生活条件受周围自然环境影响较多。体现在服饰文化方面,其艺术特征也显现出浓厚的自然特点。

例如,印第安民族服饰文化当中的花纹因素代表着印第安民族的崇尚自然和部族标识。而这与北美大陆上尤其是印第安民族居住的地方特有的动物种类有关。例如,阿拉斯加印第安民族的服饰设计当中多以动物外形构成花纹,包括鱼类以及飞鸟等等,其中尤为形象逼真且极具特色的是蓝鲸花纹形态。这是由于就阿拉斯加印第安民族自然生活环境而言,上述动物种类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因而印第安民族人民对于他们存在着一种崇尚之意。

又如印第安民族制作的披肩和披毯上面印有呼之欲出的羚羊、梅花鹿等形象,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同时也是印第安民族独有的部族标识。


鬃毛沙砾,手持花哨的面具

鬃毛沙砾手中的面具形状怪异,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

面具和纹面作为一种民族独有的服饰文化形态,具有着丰富的内涵以及深刻的艺术表现性。面具的制作往往是为了表现神灵或神兽的形态,表达印第安民族人民的崇敬之意,因而不同的面具身上都有其特有的故事来源。

例如,生存在圣塔仑河谷的印第安西瑞族妇女的纹面被认为是一 种稀有的文化。女子进行纹面是为了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尤其是婚姻生活。其中不同的纹面形状也有着不同的寓意,十字形纹面是为了辟邪,而人形图案代表着美丽的寓意。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女子的脸上纹上了类似鱼尾纹的花纹形状那么则代表着她的成熟性


印第安面具是美洲印第安人中盛行的一种起源为威慑野兽与敌人的面具,后来逐渐衍生出其他功能的面具。

如在春天第一次雷鸣时戴上祭天用的雷神面具,又如战士们在庆祝战斗胜利的舞蹈中,佩戴的 象征性面具用来象征强壮和力量。原始印第安部落很早就有举办面具仪式的传统,在他们的面具盛会上都要有几十个人进行表演,他们代表森林中的各种动物,或驱散会使部族遭受不幸和危险的力量。在这一点上与中国的“傩”有异曲同工之妙,原始印第安面具多种多样,如祭祀面具、图腾面具、舞蹈面具、象征性面具等。

至终的仪式中,鬃毛沙砾背后出现的熊图腾

印第安图腾在印第安人中间是一种崇拜,几乎所有的图腾都是以动物为主的,很少有其他形式,而其中以对熊的崇拜最为常见和虔诚

北美洲印第安狩猎部落信仰萨满教,信仰自然、崇尚图腾。鹿和熊是他们共同的图腾崇拜,他们都认为自己是熊的后代,希望能拥有熊的智慧和力量。而鹿则是狩猎成功的关键,猎人们身披鹿皮,头戴鹿角,慢慢靠近猎物,就能够用简陋的石器得到猎物,便认为鹿头、鹿角都有着神奇的魔力。

人们认为自己的氏族同氏族用以命名的动物之间有血缘联系,这 一动物就是本民族的图腾,是本民族的保护神。而兽面纹可以是力量的象征符号,也可以作为巫术用于威慑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文化背景中这两种纹样都充当了崇拜与护身符的作用。在兽面的处理上,兽面纹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动物作为母型,将动物夸张,强化或暴力化,而印第安人对动物面部的处理极为复杂,大部分比兽面纹难确定母型, 但是两种纹样都采用了在中轴上把一只动物或兽面由中间剖开再整合,将躯干简化,四肢变化为纹饰。


至终的仪式中出现的神像

背后的神像,单脚站立,颇似跳舞,应该是印度神话中的湿婆(Shiva),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

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炼苦行,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力量。这点与至终的仪式中,鬃毛沙砾位于雪山山巅修行的行为相符。

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楼陀罗,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貌。

和神话中诸多神一样,由于湿婆的全知全能性,因此湿婆的性别并不固定,而是根据相的不同随时变化。


可能你或许想问,鬃毛沙砾作为北美原住民,怎么会与萨满教甚至印度扯上关系。实际上世界各处都有萨满。其传播范围很广(信仰萨满的民族时常走动“传教”也是原因之一)。印度亦是如此,可能来自印第安或喜马拉雅一带(即使被主教挤压了不少生存空间)。他身上出现的熊,猪等等都是印第安本土的动物。但不得不说,鬃毛沙砾身上有一些满族萨满的影子。


伽菈波那洞二立绘

伽菈波那是一位独居魅力的饱学之士。其着装是非常典型的印度女性服饰。


头上的头纱是一种名为杜帕塔(dupatta)的轻盈透气的斗篷,覆盖了头部和肩部。在过去仅仅只由高种姓女性穿着,但现如今,其已然成为了印度女性着装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伽菈波那洞一立绘


而其身后(洞一立绘)披着的青色厚布则很像纱丽。纱丽是一类服饰搭配的统称,也是单指这类服饰中缠绕着身体的那块布

纱丽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衣服”,是印度与南亚地区的经典服饰。称其为“国服”毫不夸张。泰戈尔曾赞美纱丽:“畅饮了翡翠似的绿荫和金子般的阳光酿造的余暇的醇醪,畅饮了田野上挥舞雾纱的迷醉雨天的甘美。”

纱丽很古老,甚至在印度文明诞生之初可能就已经出现。印度教中,自古便要求修行者尽可能少穿衣,裸露身体被视为对精神追求足够重视,而纱丽这样的“无缝衣”就被视为“净衣”。后来,纱丽与印度女性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我国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曾对印度服饰有过记述:“男则绕腰络腋,横巾右袒。女乃檐衣下垂,通肩总覆。顶为小髻,余发垂下。或有剪彪,别为诡俗。首冠花发,身佩璎珞。”

纱丽一般长约4至9米,宽约2米,纱丽布料包括传统的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包缠式和悬垂式是平面剪裁的基本手法,悬垂式又分为前开式和贯头式。穿戴一套完整的纱丽还包括胸衣和忖裙,共三件套,胸衣也称“杰穆帕尔”(JimPoole),为短小的贴身短衣,可以是无袖,也可以是短袖,领口设计风格不一,视喜好而定,伽菈波那的上半身衣着便是如此;衬裙贝蒂戈尔”(Beidi geer)则是普通薄棉布,长及地面,不露出脚趾。合适的裙长除了显体态修长,也能平稳迈步,更显摇曳多姿。
穿着纱丽时,将其自腰部缠起,绕过胸前后形成自然简裙状,而后再把布的末端拉至左肩或右肩,随意披到身后,也可用以包裹头部,有的地方需要打结或以大头针稍作固定。

纱丽之于她们如同旗袍之于中国女性,和服之于日本女性,奥戴之于越南女性,除了印度,在尼泊尔、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等南亚诸国也将其视为传统服饰。


至于其腿部的裤子,末端收紧,既不紧身也不肥大,猜测为哈伦裤。来自穆斯林的着装。但是其裸露整条右腿确实于印度女性的穿衣风格不符,腿部被认为是肮脏下流的部分(当然了,露上半身并不会被认为无耻)。这点可能需要日后才能知道缘由。

坎吉拉洞二立绘

坎吉拉,一位性格奔放,身边时常盘旋着蛇的小姑娘。其名字本身是一种印度手鼓的意思。其鼓皮是蜥蜴皮或蛇皮做的,因此有人称印度蛇鼓,蛇在印度的地位,也是非常之高。


其中Naga(娜迦)是以颈部膨胀的“眼镜蛇”为原型的印度动物神。在印度传统文化中,那伽表现出的是神性,超越现实的存在,不含有任何的世俗化特点。按照印度传统观念,那伽由神诞下,拥有神格。其最早是掌管水域与降雨的“水神”,而后被因陀罗代替。转而成为旱灾的象征。而后又逐渐转变为佛陀的护法神。

每年 7 月,印度多地还会举行纳迦潘查米节。当地语言中,娜迦指的是眼镜蛇,这个节日也被称为“浴蛇节”。为祈求蛇神赐福,人们会冒险往眼镜蛇身上浇牛奶。如今许多地方用蛇的雕像来 替代真蛇。以祈求雨神保佑当地风调雨顺。


其上衣应该是取自印度的古丽褶裙套装,古丽褶裙是最为古老的装束,传统上是刚好露脐,并且有短袖,不过发展到后面,半袖,无袖,更露的都有,在很多重要场合就是有女生穿古丽褶裙。比如印度的新娘妆就是典型的古丽褶裙代表。

而下身的裙子让人有些范畴,猜测是来自帕达瓦伊帕图(padawai pattu)。这是一种印度女童穿着的长裙。同样覆盖住整个大腿,坎吉拉的这件猜测是她从小穿到大因而在现在显得过于短小。印度服饰中不会有露腿的服饰,更不可能有中裙,所以只得这样猜测。


今天的早报到这里便告一段落。嗯...?司辰,你如果想知道更多,可以去问馆里的其他成员...或者去问问玛蒂尔达小姐,或许你可以在十四行诗的房间附近找到她。啊,好像说漏了什么...祝您今天愉快,再见!



参考文献:
“一块布”的旺盛生命力__印度纱丽_王珩
 印度早期佛教Naga图像及其中国化研究_展千雯
印度人过节有各种“奇葩”道具_本报特约记者__宇同
 印度佛教中的那伽_从蛇到龙的转变_自《文物鉴定与鉴赏》
古面具纹样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以傩面具与印第安面具为例_何小溪
 北美印第安人非物质文化遗产_帕瓦仪式_彭雪芳
武舞缘起的人类学假设_中国...俳舞(Pow-wow)仪式_黄金葵
印第安民族服饰的符号功能与文化内涵_付冰冰
 北美洲印第安狩猎部落与中国...民族兽皮文化的初步对比研究_梁闻轩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527871944
印度27星宿

圣洛夫早报:详解1.3PV“行至摩卢旁卡”详解,超详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