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昆曲的中州音

2023-01-01 07:56 作者:tbhong  | 我要投稿

昆曲声韵

     昆曲用什么语言表演,是个极重要的问题。要依字行腔,得首先是字要正,腔才能圆。所谓字正,就是要发正确的中州音。魏良辅的改革最重要的问题是矫正中州音的读音。   

     中州音就是从夏商时期就有的河洛雅言,一直都是中国古代的官话,犹如今天的普通话。但因地域和时代的差异,会造成发音走样的问题。在南北朝结束时,就开始官方发起的矫正错误读音,隋朝编订了《切韵》,作为朝堂上和读书时的发音指南,宋代有《广韵》,明朝有《洪武正韵》等等。不过,这些韵书都是给官员和读书人作参考的,戏剧和清唱领域却并不在官方的在乎的范围内。元朝有一本总结曲字声韵的专著《中原音韵》,虽然也不是古代的中州音,声母韵部声调都多有简化,毕竟还有些规律可循,南戏却没有类似的书籍。到魏良辅改革之前,南戏各分支已经差不多是用方言在演唱,外地观众完全听不懂,昆山腔也是如此。于是,“嘉隆间,有豫章魏良辅者,流寓娄东鹿城之间,生而审音,愤南曲之讹陋也,尽洗乖声,别开堂奥。”(《度曲须知》)作为一个崇拜北曲的南曲歌者,魏良辅自觉南曲有土味,也没什么,完全否定南曲的优胜之处,有点过了。总之,这个北曲膜拜者改良了南曲的唱法,也摈弃了昆山方言,力求用中州音唱曲。魏良辅根据韵书和苏州官话,“去除土音”,制定了一些发音规则。而这些发音规则也只是基本原则,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圭臬。原因有二。第一,苏州官话本身就不可能是原汁原味的古代中州音,甚至也不是原汁原味的明朝官话。可从当今各地的普通话发音状况推知。第二,演员对中州音的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对于选演员的标准而言,你不可能先看他的中州音发音情况,后选他的戏剧表演能力。刚好相反,选演员的首要条件是先天条件(长相身材嗓音等等)和表演才能(舞台上的张力和吸引力),其他都不重要。遇到天才演员,所有规则都要为他让路。即使他的中州音发音很蹩脚,但观众喜欢他,爱他的戏,他自己就是标杆。就像唐诗之于李白。对于资质普通的演员,强调规则当然是必要的,他至少不会在舞台上低于基本水准。

    由于现在的官话变成了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中州音已经不为普通人所知晓。昆曲使用中州音,便成为了传自夏商时代的华夏正声活化石。这是它作为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舞台表现力关系不大。当代昆曲演员的中州音发音已经很不准确了,北昆完全丢失,上昆基本不守,浙昆正在丢失,只有江苏的两个团还在努力学习中州音,也不知能坚持多久。


昆曲的中州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