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使科普:ADHD药物治疗的这四个坑,家长一定要躲着走!

2023-06-04 10:39 作者:广州启蒙星  | 我要投稿

近期,小助在A娃家长中做了一项关于“ADHD药物治疗”的调研,分析数据时,小助惊讶地发现部分家长一直在踩坑。为此,小助精心整理了一份调研报告,旨在让各位家长少走弯路。

 


随意停药坑

掉坑率:80%

踩坑表现:孩子考完试,立马停药。

小助解:ADHD治疗药物不存在假期,也不是一种单纯以提高学习成绩为目标的治疗药物。ADHD儿童在规律用药后,因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症状得到改善,学习成绩会出现明显进步,易让家长形成一种错误认知:这个药能提高成绩,上学的时候需要吃,假期不用考试就可以不吃药。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改善学习仅是ADHD治疗目标之一,而非全部目标,控制症状、提高自理能力、改善执行功能等多个维度均得到改善才是ADHD的最终治疗目标[1]。长期规律服药有利于保持血药浓度稳定,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躲坑指导:规律服药,长期服药。

见好就收坑



掉坑率:70%

踩坑表现:孩子表现刚有好转,立马停药。

小助解惑:ADHD儿童服药后情况出现好转是药物开始起效的表现,并不代表已经治好了ADHD。ADHD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ADHD儿童在症状逐步得到改善后仍需规律服药。不仅如此,ADHD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均指出,即使ADHD儿童的症状和功能已经完全缓解,仍需继续用药一年以上[2],这种操作能为患儿带来持续的获益——持续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状[3],持续改善工作记忆[4]等。

躲坑指导:坚持服药,听医生的话,“医生认为可以停药”时才可停药。

拒不服药坑



掉坑率:55%

踩坑表现:道听途说,闻药色变,担心“是药三分毒”,拒不用药。

小助解惑:一种药物需要先经过多期临床试验充分验证有效性和安全性后,才能够被用到患者身上,ADHD的治疗药物也不例外。以常用药物哌甲酯为例,其已经在多个国家、多个研究中心的ADHD儿童身上开展过许多高质量研究,通过分析大量的循证学证据,最终才谨慎地得出哌甲酯治疗ADHD疗效肯定、耐受性良好的结论[1]。医生在推荐药物治疗前已经认真地权衡过风险和获益,确保治疗获益远大于风险。医生和家长是站在同一战线的盟友,都从心底里希望ADHD儿童能快点好起来,家长应相信专业医生的判断,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治疗。

躲坑指导:相信医生,该用药时就用药。

药物成瘾

掉坑率:65%

踩坑表现:认为吃哌甲酯会上瘾,不敢让孩子吃药。

小助解惑:哌甲酯有很多剂型,在众多剂型中可能导致ADHD儿童产生药物依赖成瘾的是盐酸哌甲酯短效制剂(利他林),但是这种剂型在国内已经停产,而且已经不在临床中使用。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剂型是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该种剂型的哌甲酯采用口腔渗透控释技术,使血药浓度缓慢平稳上升,药效能持续12小时,作用平稳,不容易产生成瘾性[5]。请各位家长放心,ADHD儿童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是不会上瘾的。躲坑指导:遵从医嘱,科学用药。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天使科普:ADHD药物治疗的这四个坑,家长一定要躲着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