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交损友,受人毁谤,怎么办?王阳明、曾国藩用两句话告诉你答案

世如苦海,每个人都在不由自主地沉浮,有疑惑,有狂痴,有是非,有恩怨,颠倒梦想,苦苦挣扎。
人情如波澜,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千变万化,纠缠不休。
而对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来说,有些经历和滋味,是非同一般的,让人难以自制和释怀。
比如人际交往这个事,“相交到白头”的情况是稀有的,“白发如新”或“反目成仇”才是人间的常态。
下面我们借一个问题来谈谈这个事。
误交损友,受人欺辱,怎么办?
不小心交到不好的朋友,对人的影响很大。真心、真情被辜负,想必每个人都会心里难受。
如果再被人从背后诋毁、诽谤和欺辱,那感觉就更糟糕了。
当然对很多人而言,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损友”,人性就是自私,他们也许认定自己是在做正确的事……人际关系中,这是很正常的,大家的层次和立场不一样,也无需多说。
关键是“难受”的那一方该怎么办、如何化解的问题。

对此,王阳明、曾国藩的一个心法可以帮到你。
“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这是《传习录》里的一句话,意思是不管别人怎么说你,都随他们说去,根本是你自己要知道用功,懂得化害为利,把这些“毁谤”之类的情绪化为修行的资粮。
不然的话,你会损失更多,受伤更甚,等于是别人砍你一刀后,你又砍了自己一刀。
对于毁谤、欺辱,如果你随了别人的意图,或怒斥或怨恨或五内俱焚,受人所制,那就真正失败了。
曾国藩也有句话,“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你在社会上行走生活,怎么可能遇到的人都是善人、好人呢?无论商场还是职场,遇到坏人、小人的时候都是常有的事。
就算是你随便参加一个饭局,桌上的遇到的人也难说肚子里念着什么经,揣着什么心思,打着什么算盘。
所以有人说人生在世,等于是在风刀霜剑中讨生活,一着不慎,就可能伤痕累累。
做生意、混江湖这么多年,我亲身经历和见闻过的例子太多了。被曾经的“好友”所伤,确实是伤上加伤,欲哭无泪。

但我们应该明白,别人要谤你、欺你、辱你、笑你、轻你、贱你、骗你,就像天要下雨一样,不是你可以掌控的。
对此,我们要有正确的思想(如客观)、心态和明智的行为,如曾国藩所说,我们可以借别人的伤害为警醒,让其成为“进德之资”。
其实也不一定非要等到被人欺辱的时候,这样就错了。修行无处不在,比如你在外面什么场合遇到一些不好的人和事,你就可以借此提醒自己不要变得跟他们一样。
吾日三省吾身,见善,则择其善者而从之;见恶,则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以人为师,以事为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这就是修行之道。
只要我们成为自己内心的主宰,那外在的毁谤、欺辱,不过是浮云蔽日而已。最后用一句话与诸君共勉: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