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志怪故事·夜谭随录(三十六)

2021-10-28 19:54 作者:柳龙君  | 我要投稿

104,宋秀才

  鄂渚的宋秀才,困顿于科举场中,屡次不中,深感世俗人情淡薄。年轻时他游江陵,晚上经过城隍,遇到一个道士,长面孔,肥下巴,胡须有四尺多长,银白如雪。宋秀才惊奇他的相貌,便邀请他到自己的寓所,招待酒食,他都不推辞。等到对酒纵谈,那道士说起话都很玄妙,宋秀才知道他是个异人,便向他叩问起自己的贵贱贫富。道士说:“我听说神人不计功,圣人不求名,你想要‘名’吗?名者,实之宾,你想成为宾客而不做主人么?”宋秀才十分惭愧,于是便问长生之术。道士说:“人生世间,哪能长生不死?你能去名利而务实,这就是长生之道。你没有听到过刘纲说的话吗?大凡人的寿命本都可活到一百岁,只因为有七情六欲,砍伐了根本,枯竭了源头,精神颠倒,瞬息之间千变万化,弄得精神困倦疲惫,自然难尽天年长寿。譬如清淡的泉水,被加进五味扰乱,要想它不败坏腐臭,是不可能了。你不懂这种道理,哪里能长生呢?”宋秀才连忙拜谢。

  这一夜月光如昼,道士说:“你能跟我游历吗?”宋秀才说:“这是我的心愿。”道士便从怀里和袖中取出两只纸鹤,用水喷了一口,纸鹤猛然长大变成活的。道士和宋秀才各人跨一只鹤,他嘱咐宋秀才不要回头看,用手掌拍了一下鹤,祝告说:“起!”鹤便拍打翅膀,发出长鸣,直上云天飞翔。鹤背十分安稳,就像北方乘的冰床,从上面俯看下界,历历清楚,就像看手掌中的纹路一样。道士一只手抓住宋秀才的臂膀,数说指点着下面的山山水水,说某地一点云烟,就是某府某州某县。某地有的像个小土山,有的像倒扣的杯子,有的像连在一起的坟堆,那就是某山某峰。他又指着一抹如银线似地闪亮的水光说:“这是长江。”宋秀才问:“洞庭湖在哪里?”道士指着像小镜子似的一点光亮说:“那就是。”宋秀才暗自想人一身像知了一样寄生在世上,真如恒河中的一粒沙,沧海中的一粒粟。我的一生又多么短暂?我所不能彻底一刀两断的,不过是妻子儿女之情罢了。”宋秀才心念才动,道士长叹一声,松了手。宋秀才飘飘落到地下,像风吹秋叶,一点没有受伤。听到声音出来看的,正是宋秀才的妻子儿女。大家相见都很惊异,宋秀才详细讲了事情经过,而且嘱咐说,“不要跟外人说。”从此宋秀才便汲汲追求神仙之事,不再求仕途进取。长沙解元郭俊字昆甫,和宋秀才的长子是同年,曾告诉过我这件事。

  䦵斋说:我年轻时游湟中,到过青海,水清如湘江,深如彭泽湖。遥望碧波中心一点云烟,当地夷人说:“那是龙驹岛。”青海方圆大约干里,比洞庭湖大一倍。后来又游闽中,登上厦门岛,观望茫茫大海,比起来青海又不过像一盆水了。唉,大小的差别岂是绝对不变的呢?见到大的,那么已往所见过的都变小,见到小的,那么已往所见过的都变大。把一小杯水倒在堂屋的洼地上,一群蚂蚁经过,对它们来说好像是包围淹没山陵的浩浩洪水也就是如此了。

 

105,护军女

  有一个护军的女儿,长得很漂亮,十九岁还未出嫁。邻居有一个少年,刚二十岁,也当了护军,向来以生得英俊自夸。他偷看邻家女子,十分爱慕,经常乘机用猥亵的话语动作挑逗她,她总是回避。偶然有一次正值女子父亲从军南征,母亲也回娘家,只有女子在家,还有一个老太婆伴着。少年侦知此情,便故意敲打墙壁,向女子借用烟具,女子不理睬他。少年便用小刀在墙壁上挖了一个铜线大的孔,凑上眼睛,对女子笑着说:“借一只烟袋而已,你也这么小气?”女子看见,勃然大怒。但很快脸色却又温和下来,笑着说:“我同你素不相识,哪能把东西借给你?”少年听到她这样的回答,惊喜欲狂。又挑逗她说:“你不要装模作样了,今天我既然能钻孔偷看,不要以为我就不会跳过墙来搂你。”女子说:“就这么一个小孔,已够你留连了,何必冒险呢。”说话之间,秋波流转,更增妩媚。少年动心了,便把一个手指伸进小孔,女子连忙握住。少年更加动心,以为可以诱惑她。便压低声音勾引她说:“我有一件东西,你认得吗?”女子说:“是什么希罕的东西?”少年说:“你看着吧。”赶忙解开裤子,拿出阳物,伸进小孔里。女子便抓住它,装作抚摸,暗中却拔下鬓钗,猛一下横戳进阳具,从另一头穿出来。少年立在那边动也不能动,痛极了,嘶声号叫。女子却走出房间关上门,只当没听见。少年有一个妹妹,听到哥哥号叫,进来一看,害怕到极点,连忙跑去告诉母亲。母亲连忙来了,却想不出什么办法救他。只好来到女子家中,长跪在女子面前求饶。女子说:“等我娘回来,自会放你的儿子。”少年的母亲十分困窘,便又赶到女子的母亲那里求救。女子母亲同兄弟一起回来,女了一见母亲便大哭,寻死觅活。再三劝慰她,她才停哭。她的舅舅打开门,看见少年的阳县,又愤怒,又好笑,说:“此等行为也足以用小创伤来施大惩罚了。”一边骂,一边拔下钗子。少年倒在地上昏了过去,被人抬进内室。医治了一个多月才痊愈,后来搬了家。

  䦵斋说:这固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然而却不足为训。一个女子不能以正气抵挡邪恶,反而故作媚态引诱人家淫秽,这是骗人。哪有处子为守礼而骗人会被认为是对的呢。过去有一个山东李氏,因为旅店主人拉她的手臂,她就斩断手臂以表示自己的清白。然而这个女子虽然贞节,但她的纤手已弄脏了,终究是属于专横霸道的行径,岂可以说是行权宜之计吗?

 

夜谭随录(十二卷足本)·卷十

106,某王子

  相传明朝的某个王子,是小妾生的,性情残忍。平时无所事事,经常和太监近侍一起做暴虐残酷之事。侍妾稍有过错,他就烧红烙铁脱掉她们的衣服烫她们,或者把没熄灭的烟灰放在她们手掌中,直到烟灰把皮烧焦了才算完,中间不准转动手掌。假如对方不能忍受,那么就会搞出更加酷烈的刑罚。如果猫狗稍不合他的意,他就把猫的四只脚缚在四条狗身上,鞭打四条狗,来撕裂猫的肢体。如果是狗,就改用四条驴或四匹马如法炮制,这是效仿古代车裂的刑罚。他还常常在殿中放一个大锅,煮了满锅的滚油,捉了燕雀蝙蝠活活丢下去煎,等到焦黑了,便蘸了椒盐来下酒,一顿吃数十个也不满足。这王子还没继承爵,就生痨病死了。

  死了有两年功夫。那王府巾的长吏某人,一天晚上忽然梦见王子。只见他披散头发,赤着身子,脸色很悲惨。长史惊讶地问他从哪里来,王子流着泪诉说道:“我生前不仁到极点,死后备尝了地狱的苦楚。如今阴间的判决已定,我该投胎做驴。您明天可到某大街某街坊某集市前,见系着一条白色的母驴,又瘦尾巴又秃,就是我的生母。母驴腹中怀的胎就是我。希望您念在昔日情分,买我母子回来,使我们不致死在屠刀之下,那么您就恩同再生父母了。”说完,哭得非常伤心。长史惊醒了,暗暗奇怪,叹息着无法再入睡,翻来覆去直到天亮。

  第二天,长史驾车来到集市,果然见到有怀崽的母驴栓在店肆之前,形状颜色和梦中所述都符合。长史才下车,母驴就对他长鸣,双眼泪下如雨。长吏也因此潸然泪下,叫来店主问道:“这驴卖吗?”回答说:“这驴是昨天用五千钱买来的,今天要杀了卖肉,不卖活驴。”长史说:“不必如此,杀了卖肉,也不过想多卖几个钱。你只要说杀了这驴能得到多少利钱,我会加倍给你。”店主说:“大人动了同情心,一定要买它,小人怎敢过高开价?连本带利有六千钱就可以了。”长史如数给了钱,牵驴回府。当夜又梦见王子和他母亲前来道谢。

  长史不敢隐瞒,找机会禀告了王爷。王爷初一听,很惊奇,接着就叹息起来。好久,才恨恨地说:“这个残暴的东西,本就该受这阴间的报应。就是他母亲也是阴狠妒忌,也当如此报应。尽管如此,父子之情没法断绝。城外园陵,地广草多,可以把它们放养在那园中,让它们终养天年吧。”长史连连答应。

  放养之日,母驴就生下了小驴。一天,王爷经过园陵,两条驴见了王爷,跪在地上流泪。王爷试着叫他们母子的名字,它们就摇着尾巴叫起来,好像在答应。王爷也伤心了好久,忧伤地回府了,到王爷死了之后,不知两条驴是否还在。

  䦵斋说:真是厉害!做好事有福,做坏事遭祸,这是一丝一亳也不宽容的。以王子这样高贵的身份,做坏事不改过,就降格做了驴子,老天难道对人不公正吗?人们往往不相信因果报应的说法,而偏偏上面说的事一时都在传说,难道因果报应还不值得相信吗?这事可信,那么白起、李林甫、秦桧转世投胎为猪的说法,也肯定不假了【白起:吔屎啦你】。昭烈皇帝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后代的公侯们能牢记这话,当作子孙的教导之言,每天耳提面命,或许就能让好的品德世代流传下去。

 

107,再生

  永平县某村,有一对老夫妇是世代做豆腐的,生性都爱做善事。遇见有桥梁道路损坏了或泥泞不堪,往往就拿出积蓄,全力修复,几十年如一日。正巧村上有座石桥,被大水冲坏,无法通行,老翁又请了匠人修理,并亲身参加干活。

  这天中午,他觉得很疲倦,靠在桥柱子上小歇一下。看见两个穿青衣的人突然前来,很像县衙里的差役。两人叫老翁道:“赶快走。”老翁说:“往哪里去?”二人说:“到了自然知道。”老翁不敢违拗,就起身跟着前去。大约走了十多里路,进了一个村子,见一座大宅第很宏伟,老翁认识是某村大富翁某人的宅子。青衣人催老翁进去,经过几道门,直到寝室。室内妇女很多,大家围着一个少妇,那个少妇正临产。老翁大吃一惊,朝后退,青衣人合力把他朝前推,老翁不知不觉跌到了少妇的肚子里。老翁骤然觉得浑身如浇开水,疼得翻来滚去挣扎,一会儿又冷得厉害,好像躺在霜雪之中。耳中只听到人家在说:“恭喜娘子,生了一个男孩。”老翁大惊,睁开眼四面一看,全像刚才见到的一样。自己看自己的拳头,只像核桃那样大小,才想到自己已死,投生在这地方了。他内心悲痛顿生,就呱呱地哭起来。忽然见到一个半老妇人,拿了把剪刀剪他的脐带,只觉刺心地痛。不觉失声叫道:“老要饭婆,不要恶作剧。”满房间的人突然听到婴儿开口说话,全都惊乱起来。老翁说:“你们不要害怕,我是某村的某老头。如今看这局面,是投胎在你们家了。既然到了你家,就是你家的儿子,还说什么呢?只是我有个老妻,又穷又有病。我死了,她依靠谁呢?可以把她叫来,分两间房让她住,一天给她粗茶淡饭三顿,冬天有件棉衣御寒,以度晚年,这就可以了。不要太过,恐怕她福薄消受不了。我的尸体在桥柱下,可赶快派人前去,用衣被收殓,给一口柏木棺材,就埋在桥边,也不要太破费。这样我才能安心在这里。”他们家不信,老翁烦躁大怒,大声催促。家里人想前去,老翁说:“你们去或许会骗我,必须抱着我亲自前去料理。"家里人没有办法,便用绣花被子裹着老翁一起前去。

  到那地方,果然一一都像老翁说的。老翁和老妇人絮絮叨叨地交谈,就像结发夫妻。老妇非常悲痛,老翁劝解道:“有我在,不要担心孤单无靠。”接着又来到桥下,老翁的尸体也经官府验过,将要收殓了。老翁再三叹息,吩咐换上柏木棺材,亲自看着安葬。便和老妇一起回家,在别室奉养老妇。那家只有这老翁投胎的一个儿子继承,拥有百万家产。过了几年,他的父亲死了,母家二十岁守寡,爱这老翁投胎的儿子如掌上明珠.老翁后生也行善好施舍,因为出于天性,善举更超过前世。人们以为这是行善之人的好报。

志怪故事·夜谭随录(三十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