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高致死的秘密,多严重的接触才需要处理?

狂犬病病毒
公元前2000年,在没人看到的角落,一只疯狗闯入两河流域不久后死亡。它没造成人员伤亡,只是有一些狗被攻击。在随后的一段时间,美索不达米亚的狗总有几只出现异常的行为。这种异常行为会一直持续到狗死亡,虽然时间很短,但也造成了一定的恐慌。人们在一本手抄本上记录了这种因动物而起的疾病。该手抄本规定,犬类出现精神状态不对劲的情况,主人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被咬。发病必死,这是狂犬病深入人心的属性。面对这样一个接近100%致死的病毒,大部分人对其的了解依然太少。被抓伤咬伤后就像被审判了一样。那么狂犬病症状是什么?多严重的接触才需要处理?伤口又该如何清洗?

在古希腊,狂犬病被认为是来自希腊神话中主管疯狂、发狂的女神丽莎引起。它子弹般的形状似乎在提示人们它有极高的致死率。

毫不夸张的说,一旦发病 必死无疑,生命直接进入十天倒计时。病毒存在于受感染动物的唾液和大脑中,通过咬伤传播。人类文明从始至今,野生和流浪动物的大量存在为病毒跨物种传播创造了很多机会。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狂犬病病毒受害者就是狗;所以才有狗咬伤占人类狂犬病病例的99%以上这些惊人数据。更惊人的是这99%无一幸存(存活的都是被蝙蝠咬 的),大部分动物被病毒感染后的情况都差不多。当动物被患病动物咬伤后,只要3到12周,病毒会通过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通路快速传播感染整个中枢神经系统。这个阶段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发现,毕竟被感染的动物在此期间不会有任何异常的迹象,也很少有人会平白无故去给自家狗子做检查;等到发现的时候 生命都已经倒计时了。所以偶尔会开玩笑的说被流浪猫狗抓了、咬了, 先观察猫狗,10天内,猫狗死了人就没了,猫狗活着人就没事。当然这个说法不太严谨。病毒致死的秘密成为了很多学者追寻的目标,中枢神经系统犹如一条高速公路,而狂犬病病毒会选择性的损伤神经元而不导致神经元死亡,等于说破坏了高速公路却不失其坍塌。但这种损伤出现在大脑中就会导致大脑发炎。随着神经这条路病毒会进一步传播到其他器官,口腔和脸颊组织中的唾液腺会接受到高浓度的病毒,

唾液也因此成为最致命的传染源。在狗发病前的几天,唾液就可以排出病毒;紧接着 病毒在大脑中大量繁殖,动物开始出现狂犬病的最初迹象。症状不一但能轻易辨别。总之就一句话,狗的行为与平时有很明显的差别;1~3天后,因为病毒对大脑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狗的精神状态会变得狂躁。开始对外部刺激反应过度,光线、声音和动作都会影响它们。可能只是你随意的一个动作 就会让它有攻击你的想法和行动。人类遭受攻击一般就是在这个阶段,这也是典型的狂犬病症状。再往后 病程快速加重,因为神经元大量受损,身体协调性明显下降。面部和喉咙肌肉麻痹会导致狗吞咽困难,出现后肢麻痹和流口水。日常的饮食开始出现问题,甚至出现口吐白沫,这也是狂犬病很有名的症状。

但也并非所有狗都会口吐白沫,有的只是流口水。紧接着出现癫痫和瘫痪,无法站立的它们只能奄奄一息地躺着。被病毒席卷的大脑已经混乱不堪,它们挣扎着也许想要站起来,也许想要咬住什么东西。最后它们因呼吸停止而死亡。而从发病到死亡,一般只要7~10天。
对人类来说,这个潜伏期可以从五天到数年。具体数到几年我查不到,有说五年的,有说十年的,不过多数是1~3个月。潜伏期过后迎来2~4天的前驱期,发热、乏力、流涎都会在这个阶段出现。这里就流涎比较特别,其他的都挺像是感冒症状。人和狗一样,出现症状后生命直接进入倒计时,一般在10天内死亡。而这十天过的并不舒服,在前驱期之后,患者神经兴奋性增高。对光、水、声音等恐惧,甚至听见水声都会引起痉挛发作,所以也被称作恐水症。受此折磨后的几天,患者就会进入最后的麻痹期。出现昏迷、呼吸、循环衰竭等症状,死亡率接近100%。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60000人死于狂犬病。预测表明,中国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多达6000,仅次于印度。无论对于人类还是犬类来说,在目前这都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所以很多人在被犬、猫等动物致伤后,由于缺乏对狂犬病的了解,会变得非常紧张、恐惧和不安;似乎死亡已经离自己不远。但其实狂犬病并没那么可怕。WHO将犬伤患者分为Ⅲ级,

对伤口暴露进行判断,可以让你知道暴露后有多严重,以及要如何处理;按暴露性质和接触程度判断病人的暴露级别。Ⅰ级暴露者可以直接洗洗睡了,都没破防不需要处理,Ⅱ级暴露者被破防,所以要立即用肥皂水冲洗并擦洗以清除异物;用最快的速度阻止更多的狂犬病病毒进入体内,减少病毒在机体内复制的概率和含量并注射狂犬病疫苗。主要就是防止持续掉血。最后就是Ⅲ级暴露者,已经破大防了,要上免疫系统强化,就是注射免疫球蛋白。总之就是在伤口暴露10天内治疗,可以100%预防疾病。如果超过10天,也是能治,就是成功率有所降低。至于这个发病之后能不能治,只能说能,但是希望不大。目前抢救成功的病人也仅有十几个。
所以总结起来不被咬最好。为什么说是咬呢?因为人类狂犬病基本都是被咬出来的。从1950年到1980年美国报告的154例病例中,只有5例是非咬伤感染。毕竟刚才也有提到,唾液和大脑中含有大量病毒,

所以最致命的是唾液。唾液沾到任何东西,就等于给它限时(一般不超过一小时)附魔。而被抓伤所感染的大概率是因为抓人之前,刚舔完爪子,避免和野生、流浪动物的亲密接触就能避开狂犬病威胁。毕竟很少有那种你多看他一眼,它就冲上来咬你的。
目前 狂犬病被列入世卫组织2021-2030年全球控制被忽视热带病路线图,该路线图为消除目标疾病设定的区域性渐进目标,狂犬病就是其中之一。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拿美国举例,他们已经根除犬类狂犬病;但狂犬病依旧在美国的野生动物中很常见。每年平均有100只狗被野生动物感染。也许女神丽莎没那么容易被打倒,人类走的这条诸神之路也注定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