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的真人互动式电影游戏
2020年9月14日,由橙光游戏参与制作并发行的真人互动式电影游戏《好久不见》登陆了steam,目前评测为多半好评,玩家表示游戏流程较短,演员演技不错,悬疑氛围足够。自从《隐形守护者》爆火之后,真人互动式电影走入了大家的视野里,但玩家们对于这个类型还是缺乏足够的了解和信心,以至于最近这个类型几乎无人问津,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聊聊这个游戏类型和它的故事。

1967年,一部电影在蒙特利尔世博会上惊艳亮相,这部来自捷克的63分钟短片《Kinoautomat》,别出心裁的在观众的座位上安装了两个按钮,通过摁下红绿按钮来改变接下来的故事剧情,虽然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但处于政治目的,当时的捷克政府封杀了这部先驱作品,再见这个类型,已经要等到80年代的《龙穴》。

上世纪80年代的欧美游戏市场正在被街机统治,虽然期间雅达利大崩溃的发生基本上摧毁了家用机市场,但对于街机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而在这些街机游戏中,最让人感到诧异的就是这款《龙穴》,不同于当时主流的那些像素游戏,这款游戏采用了完全动画式的演绎,玩家的游戏过程基本上就是观看一部动画,这就是一款真人互动式电影游戏,当时的《龙穴》取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功,也为后人探索真人互动式电影探索了可能。

时间转眼到了九十年代,这个时间段基本上就是真人互动式电影的巅峰时刻,大量的游戏采用真人演员,用一种电影的方式表现游戏,甚至连一些其他类型的游戏也吸收了这一点,比如《红色警戒》里面的真人过场,但也在这段时间,发生了欧美游戏臭名昭著的《午夜陷阱》事件。
《午夜陷阱》本身其实就是一款带有部分cult元素的恐怖向真人互动电影游戏,但在美国某位有心议员眼里,这就是毒害青少年的电子鸦片,是毁灭自由的精神大麻,这件事也是促使游戏分级制度产生的直接导火索,讽刺的是《午夜陷阱》,这款游戏其实根本没有几处暴力内容,却因为后续引起的种种影响,成功跻身为游戏界最暴力的游戏之一,和《侠盗猎魔》这样的作品并列,被零售商束之高阁。

而真人交互式电影游戏的没落很大程度源于3D游戏的兴起,因为3D游戏崛起了,虽然人物还是马赛克一样的造型,但是比起2D和只能选择的真人互动式游戏还是要先进的多,在那个年代,3D游戏就是未来,所有的游戏都削尖脑袋想要3D化,其中成功者如《马里奥》,失败者如《恶魔城》,无法3D化的真人互动式电影游戏自然就被市场逐渐淘汰。
进入新世纪,独立游戏这个概念的兴起,反而给真人互动式电影游戏一线生机,Splendy Interactive、Wales Interactive开发的《地堡》算不上特别优秀的独立游戏,但某种意义上,它象征着真人互动式电影的回归,正是这部作品的成功,才让《夜班》《复体》的出现成为可能,另一个方面它还启发了后续的《变形侦探》这些独特的真人互动式电影的开发。

而我国的真人式互动电影游戏,还是要提到大家耳熟能详的《隐形守护者》,2019年常被我们说成国产独立游戏发展的一年,这一年里,我们的独立游戏百花齐放,不再局限于武侠,仙侠而是呈现完全不同的样子,但这一年里,最引人注意的还是《隐形守护者》,这款游戏的成功是必然的,《潜伏之赤途》的原剧本,创新型的真人式互动电影游戏模式,一种俊男美女,这些都很好的抓住了社交媒体的关注,也是这款游戏第一次把真人互动式电影游戏这个概念推到了大众的视野里。

事实上,之后的作品,也有不少想要复制《隐形守护者》成功的,比如今年的《深海即刻抉择》,但本身剧本的薄弱,演员演技的低劣以及流程过短等缺陷限制了这些游戏的发展,目前最让我满意的作品反而是一个小团队的作品《来访者》系列。

今天聊的是真人互动式电影游戏,因此《黑镜:潘达斯奈基》为首的真人互动式电影暂不讨论,而《底特律:变人》《超凡双生》这些互动式电影游戏也暂不讨论,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