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星海——《消失的她》简评(剧透向)

作为端午节观看的第一部国产电影,对up来讲,《消失的她》是一部故事结构完整、演员发挥在线、情节跌宕起伏的商业片,但是,作为一部悬疑电影,最重要的悬疑要素处理略显生硬,较为可惜。
首先,来谈故事的定位——悬疑
通过本片,我第一次痛彻心扉的认识到部分悬疑片与剧透的针锋相对。
和《复仇者联盟4》之类的片子不同,它们的被剧透是事件上的被提前告知。但英雄的宿命、视效、和你自己的回忆会冲淡剧情上的全知所带来的不适,你依旧会获得一份感动。(高信息量依旧成立)
而悬疑片,当揭开棋局的刹那,就泄了元神,提前进入贤者时间。
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悬疑电影都要小心翼翼地规避剧透,大卫.芬奇执导的《七宗罪》脍炙人口,由于年代的久远,我不可避免地再品味佳作之前知晓重要情节(哭笑不得),但导演技法的精湛、悬疑元素的纯粹与齐备、演员全身心的投入都使我由衷赞叹情节铺陈的合理与巧妙。《消失的她》在悬疑方面的失败,在于创作团队往本土化故事中加入过多干扰悬疑设计的drama桥段,这符合剧中沈曼作为戏剧创作者的人物逻辑(比如飙车、追凶、勒索等)

但代价是牺牲了犯罪与反转的丝丝入扣,对于重度悬疑爱好者来讲,显然这点是不讨喜的。
同样,在悬疑发烧友看来,这部戏的反转又多少有点易猜测,某种程度上算是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看不见的客人》(bushi)
但这样引发了一连串问题,从演员表现延伸到团队的创作意图。
浅聊一下演员表现
由于故事的强戏剧性,演员们表演的维度较宽,可以充分调动五官,在一个个特写镜头中去展现演技。但这种表现力是外放而非内敛,以致于演员的表现可以剪出极具表现力的片段,但观察两个小时会产生疲惫感,具象到演员朱一龙,主要体现为癫狂有余,但魅力不足。

朱一龙饰演的角色何非具有大量刻画,他被一层层的剥开,从最初失妻的心急如焚到终极反转后的歇斯底里,进行了人设上的大反转。
整部戏出于让观众沉浸的初心,海量信息涌入,裹挟着男主和观众走向终点。
此时,剧透的破坏性展现为,当你知道男主是掩耳盗铃后,所有的一切剧情推演只会让你间离故事,去审视剧情发展的合理性和人物的完整性。
这时便会发现,男主何非有点像第一本《三体》中的汪淼教授,工具化的他达到了批判赌博、
男性视角的冷漠、穷苦等社会现象的目的。
但男主坏的理由过于流俗,他或许阳光过,但剧作整体呈现的扭曲和极端,使男主丧失了其作为主角的一切魅力,在整个被设计的过程中,朱一龙的所有演绎并没有过多扩展何非的层次,反而让他无限趋向于小丑本丑。
(这并不是演员本身的问题,剧本po的人设问题更大)
与之相反,女主木子因为多方视角的叙述,哪怕出场时间短暂,最终拥有了自己独特的灵魂,从普通的人设中迸发出魅力和力量,最后的释然场景也足够打动观众。
从团队关注的人性视角构建故事来讲
悬疑的流失、人物的单薄使作品对人性的讨论也不够具有说服力。
基于我个人心底的人性观---积极且后天养成的,以及剧透的因素,哪怕联系周遭的社会新闻,男主的人性中被前置的恶和扭曲无法让我对人性本身产生质疑。
我会同情她可悲的遭遇,也会对剧作批判的一些现象产生思索,但男主的工具化,毫无魅力的恶,难吸引我。(主观评价)
关于影片的画面展现、节奏、表现力、声画贴合等方面
基于影片整体的大开大合和商业要素的融入,我能够看出来团队用了足够多的技法以增加故事的丰富度。
但个人尊的不是很喜欢关键情节+歌曲的搭配桥段,电影不是MV,歌还是得服务于剧情(这个问题“唐探3”已经很明显了)
但这点因人而异,詹姆斯.古恩的“银护系列”的热舞金曲便往往能与剧情贴合。这部电影搭配桥段的煽情,或许是团队情绪传递能力还不够完美的体现,我能够理解,但总归有点令人尬住。

以上,便是up对《消失的她》的一些主观看法,还是希望大家踊跃前往电影院,去实际体验该电影的魅力
ps1:本片的优点我个人认为在视听层面(虽然过于外放但的确辅助剧情),不过这部分信息并不能在片源未登录互联网时妄谈,还望大家见谅
ps2:表白团队制作的各种海报,尤其是IMAX版本,个人非常吃这种风格化作品。
ps3:欢迎看过电影的各位伙伴在评论区畅所欲言,个人十分期待这里成为小型稷下学宫捏
ps4: 希望刷到此专栏的朋友可以点一个免费的赞并转发,这会让up高兴一天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