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工商业储能&虚拟电厂能同时成投资新宠?

2023-08-11 10:12 作者:锂电池pack设备-英联达  | 我要投稿

我国目前工商业储能处于发展初期,2022年并网规模为0.78GW,仅占并网规模容量的10%。预计今年国内工商业储能装机达5GWh,甚至规模将达8GWh。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附图在文末。

因为目前我国电力行业没有成熟服务商和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虚拟电厂缺少合适的发展土壤,所以我国的虚拟电厂正处于萌芽初长阶段。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工商业储能、虚拟电厂,为什么几乎同时成为2023年储能领域的投资新宠呢?原因很简单,二者具有经济性,可开源节流、能赚钱,同时二者互相赋能。


诸多利好驱动工商业储能成新宠

我国工商业储能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投资新宠的核心,在于工商业企业建设储能具有经济性——能赚钱。国家政策对此倾斜力度大,能够平稳刺激经济发展。现阶段,国内工商业储能以峰谷价差套利为盈利模式,兼顾其他多样化盈利,受电力原料储能成本下降等诸多利好因素驱动,2023年的工商业储能行业信心十足。

第一,峰谷电价差不断拉大。7月以来国内24个区域峰谷价差超0.7元/kWh,超9成区域环比价差增大。7月峰谷电价差最大的地区为上海,大工业执行两部制1.5倍尖峰电价时,峰谷价差为1.8923元/kWh。工商业用户安装储能的经济性明显增强。 

第二,去年暴涨的碳酸锂等电池材料价格回归理性趋于平稳,致使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下降,电化学储能系统投建成本随之下降。

第三,在第三监管周期,通过电价优惠激励工商业用户安装储能管理用电容量。

第四,限电政策推动工商业发展备用电源。近两年来,我国多地出现的“迎峰度夏”“拉闸限电”,引发了工商业用户用电紧迫感,“拉闸限电”推动了工商业储能作为园区备用电源的需求,工商业储能成为紧急备电、降低能源支出的重要方式。 

第五,改善电力质量。工商业储能系统具备快速响应和调节能力,可以减少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波动、电流突变和频率偏差等问题,改善电力质量。这对数据处理中心、医院等对电力质量要求较高的行业,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第六,国家政策支持。2023年2月2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共出台205项新型储能标准。2023年制修订100项以上新型储能重点标准,加快制修订设计规范、安全规程、施工及验收等储能电站标准。到2025年,在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可逆燃料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等领域形成较为完善的系列标准;加强与国内外标准化组织技术交流,着力打破产业发展瓶颈,规范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正式发布,储能行业将逐步从草莽发展走向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新阶段,对于储能电站设计、建设、运行等多方面将提出更高要求。


工商业储能与虚拟电厂互惠、互相赋能

工商业储能离不开虚拟电厂配合,虚拟电厂本身就是个大的储能应用系统,相当于一个无形的“充电宝”,既可以在用电高峰时段向外部供电,也可以在电力富余情况下消纳电力。储能是将能量储存,解决储的问题;怎么用,需要用到虚拟电厂调节,并且储能装置只有在虚拟电厂平台下才能更好的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虚拟电厂提供的新能源电力与传统能源和储能装置集成的模式,能够在智能协同调控和决策支持下对大电网呈现出稳定的电力输出特性,为新能源电力的安全高效利用开辟了新路径。以往的电力系统削峰填谷,基本是通过火电厂实现,满足5%的峰值负荷需要投资4000亿的电厂和配套电网;而通过虚拟电厂实现,建设、运营、激励等环节的投资只需要500-600亿元。

虚拟电厂是技术、资源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一定壁垒,但是由于发展潜力巨大,众多领域企业纷纷入场,竞争较为激烈。目前,虚拟电厂领域的企业主要分为三类:

1)电网下属信息化企业:依托在电力和信息化领域长期的技术、经验积累,以及背靠电网公司获得丰富资源,具有天然优势,是当前VPP领域的主力军。

2)电力信息化领域企业:依托在能源领域积累的技术储备,具备虚拟电厂系统建设和优化的能力,可与能源企业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和业务拓展。

3)新能源领域企业:新能源、新型储能领域企业入局,开展虚拟电厂的技术研发和布局。

 

2023年,成为投资新宠的虚拟电厂,首先,为工商业储能增加了其他获利商业模式,如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提供辅助服务等,进而增加了工商业用户投资收益。

第二,虚拟电厂增加了工商业储能获利商业模式,工商业储能增加了虚拟电厂的灵活性,两者属于互惠互利、互相赋能的关系。虚拟电厂的建设增加了工商业储能收益增长预期,促进了工商业储能发展。工商业储能提供给用户侧充足的灵活性资源,奠定虚拟电厂的发展基础。

第三,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分布式光伏出现波动性的劣势会日益凸显。在分布式光伏大幅出力的中午,电价较低时弃光率上升。而工商业储能恰恰可在电价较低时充电,不仅避免了弃光,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从中获益受益模式可转变为零成本或者低成本充电套利,储能系统充电成本的降低意味着收益率提高。

 

随着电力交易市场化的推进,我国虚拟电厂将向以现货交易为主要获利模式的交易型虚拟电厂转变。虚拟电厂项目也将从以聚合可控负荷为主,渐次向聚合多种分布式发电、储能资源的综合型项目发展。目前,工商业储能的积极作用仅限于节省电费。而虚拟电厂作为对分布式资源进行整合协同、优化控制和市场交易的技术、载体,需要工商业储能的支撑未来,工商业储能与虚拟电厂很有可能成为“光储融合CP”后,储能领域又一新CP。

可以说,我国工商业储能、虚拟电厂能否成为长期热点赛道,取决于技术不断迭代、电力市场化改革顺利推进和政策支撑。

国家能源局公布——2023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


为什么工商业储能&虚拟电厂能同时成投资新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