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筑梦发展成就观察团:英烈,希望,未来!
2022年7月7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建筑与材料学院晨曦筑梦发展成就观察团来到潼南区双江镇金龙社区,志愿者们参观了杨闇公旧居,为当地儿童开展了反诈、防溺水趣味宣讲以及VR设备、无人机体验活动。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灿若群星的英雄,汇聚成一片最为耀眼、最为壮丽的星河。他们为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民族复兴,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英勇战斗,在建设改革的第一线拼搏奉献,用热血和生命坚守心中崇高的信仰,践行肩上神圣的使命,立起一座座穿越时空永续传承的精神丰碑,凝聚起中华儿女勠力前行的强大力量。志愿者们来到杨闇公旧居,传承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随着旧居工作人员对杨闇公生平事迹的讲解,革命烈士杨闇公短暂、辉煌、壮烈的一生逐渐浮现在志愿者们面前。杨闇公一生曾遭遇五次险难,但这些险难并没有磨灭他的理想信念,反而让他以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参与到革命斗争中。1927年4月4日,他在赴武汉的“亚东”号轮船上不幸被捕,反动派对他威逼利诱、残酷折磨,审讯时,敌人用乱棍猛击杨闇公的双腿,强迫他下跪,杨闇公宁死也不屈膝。蒋介石派来的特务问他:“难道你不怕死吗?”他愤怒回应:“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杨闇公的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让反动派一切阴谋诡计都未能得逞,于是便在4月6日深夜,将杨闇公押至浮图关一个山岩边秘密处死。最后,杨闇公壮烈牺牲于重庆佛图关,年仅29岁。欣慰的是他所奉献的事业还在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还在继续!他的奉献为新中国的下一代播种了希望,杨闇公用自己的不幸换来了新中国孩子们的幸运,正是无数如他一般的英烈们不争个人义气,不计个人得失,浴血奋斗,舍生忘死,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上一路前仆后继、披荆斩棘,才有了新中国,才有了新时代的青年,才有了孩子们的希望,才有了我们的今天和明天!
如今,先烈们所播撒的这颗名为“希望”的种子,已经在新时代的中国大地上茁状成长。志愿者们带领着孩子们来到闇公广场,指导他们体验VR设备和无人机。灼灼烈日,飒飒风声,白色机身的无人机迎着骄阳、迎着杨闇公塑像的目光、迎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从杨闇公旧居门前缓缓升起。孩子们开心的对着无人机挥手,欢呼,无人机越飞越高,孩子们的欢呼声也愈来愈烈。为能让孩子们感受现代科技魅力的同时,也能追溯红色记忆,去了解先烈们在那段黑暗岁月里是如何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才能永远现在的幸福。志愿者们还组织当地的小孩体验VR设备,通过实景建模逼真还原场景,让体验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杨闇公烈士的革命岁月。

在这幅由杨闇公塑像,孩子和无人机三个元素组成的画面中。杨闇公塑像代表的是过去,党的百年征程中,无数英雄用牺牲奉献谱就一曲曲忠诚之歌,他们将忠骨埋在祖国的山河,将英名刻于历史的天空。他们用可歌可泣的事迹和英勇顽强的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脊梁;孩子们生活在现在,但他们代表着的是新时代中国的希望,“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无人机代表的是未来,代表的是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而不绝,靠的就是创造、奋斗、团结、梦想。
先辈回眸应笑慰,吾辈自有擎旗人。先烈们生在绝望的年代,却给下一代留下了希望,这不灭的希望,如点点星火,亦能燎原。百年征程,星火传承,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天眼”探空、“北斗”指路、“神舟”飞天,“蛟龙”入海、“祝融”探火,“航母”出世......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无不展示着中国力量的强大。如今的中国,国泰民安,无愧于先烈们所做出的无私奉献,无愧于先烈们所期待看见的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