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之用
人常说入世用儒,出世用道,并非没有道理,认真从哲学角度分析,不难发现: 儒家是对世界的认识遵循从矛盾普遍性到特殊性的路径,它对应“行而下”,从万事万物的规律中寻找到特殊的出口,名为礼,即入世规则;道家对世界的认识遵循特殊性到普遍性的路径,它对应“形而上”,通过认识矛盾特殊性来了解作为矛盾普遍性的道,却不完整,于是干脆不加认识,一旦认识,就会破坏道的完整性。儒家坚持“为学日益”,提倡雕琢璞玉,道家坚持“为道日损”,提倡反璞归真。如果说儒家代表“行而下”的具象,那么道家则代表“行而上”的抽象。 虽有以上之谈,但是在下却更加认为: 道家之用,一是拓展自我的胸襟,领略万物的本性,知晓宇宙的法则,从而安放脆弱的生命,最终不畏死亡;二是“教子”,“不言之教,无为而治”,以不言的教诲达到教育的目的,待孺子长大时,省机心,指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