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里的吃喝:贾芸没吃成的饭,不痛世态炎凉,而伤欲盖弥彰

二三十年前,我们见面的问候语都是“吃了吗”?那时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吃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能够实现家常便饭的自由是最让人羡慕的。
当然,在《红楼梦》里,在贾府这样的贵族之家,吃喝都不算事,怎么吃怎么喝才值得关注讨论。
不过贾府之外,寻常百姓依旧每天为衣食奔波,为每一顿饭而算计计较,甚至出各种嫌隙,各种心酸与感伤。
贾芸虽然也姓贾,但与显赫的荣国府宁国府血缘疏远,早已不再是贵族。他从小生活在市井之间,跟寻常百姓无异,不得不为生活、为吃喝而奔走谋划。
为了能够在贾府中谋个差事,他先去求了贾琏,不料贾琏惧内,王熙凤才更有话语权,眼瞅着一项好差事给了另一个贾府宗族子弟贾芹。得知真相后,贾芸很失望,随即他决定去给凤姐送礼。
穷人给富人送礼,是一项技术活儿。多了送不起,少了人家又看不上,最好的是投其所好。贾芸是个聪明的少年,他很快便想到,端午节快到了,当家的凤姐一定需要麝香冰片这样的香料,他决定就送这个。
然而,香料价值不菲,贾芸买不起,而恰好,贾芸的舅舅卜世仁便开着一家香料铺子,他便找舅舅帮忙,满心希望能够赊几两麝香冰片,然后谋得一份好工作。

没想到贾芸刚一张口,卜世仁便说,铺子里所有人刚刚立了合同,谁也不许赊账!他不仅毫无余地地拒绝了外甥,还开始批评贾芸,说他不知好歹,不争气,没能力没算计等等巴拉巴拉一大堆。
贾芸很无奈也很失望,也懒得听他这些没用的唠叨,当即起身告辞。
不料这时卜世仁却开口说“怎么急的这样,吃了饭再去罢。”
外甥来家求助,别管能不能帮上忙,留着吃顿饭也是一番舅舅的情谊。
可还没等贾芸开口说什么,旁边他的娘子、贾芸的舅妈便接口说,
“你又糊涂了。说着没米,这里买了半斤面来下给你吃,这会子还装胖呢。留下外甥挨饿不成?”
卜世仁听妻子说没米没面,便对妻子说,那你就再买点呗。
卜太太当即便叫女儿银姐,让她去对门王家借钱买面……
贾芸没赊到麝香冰片,本也没心情在舅舅家吃饭,看到这两口子你一言我一语,装模作样地演戏,说来说去,就是家里没米没钱,招待外甥吃顿饭实在无比艰难。
贾芸没有再听下去,连说了好几个“不用费事”,便转身离去了。
一路上,贾芸很烦恼,贾芸也很生气。

他烦恼,没有赊到麝香冰片,就没法给凤姐送礼,那么求职的事情就只能听天由命。
他生气,自己的亲舅舅竟然如此凉薄无情,为了省一顿饭,竟然还煞有介事地装模作样,欲盖弥彰。
不肯帮忙借钱就不借吧,不想留饭就别留吧,这是人间的世态炎凉,哪怕亲人也如此。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还非要找出各种“不得已”的理由,不是我小气不念亲情,是我们店里有公约;不是我们不留你吃饭,是我们吃了上顿没下顿。你自己为什么不争气?你为什么来找我帮忙,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幸好贾芸在回家路上遇到了醉金刚倪二,这倪二虽然是个泼皮,却十分仗义。听说贾芸在舅舅家碰了壁,受了委屈之后,当即主动借给贾芸15两银子,让他得以买到麝香冰片,并顺利送给凤姐,谋得了进大观园种花草树木的差事。
作为贾芸的亲舅舅,卜世仁为什么如此凉薄无情?他虽然开着香料店,却不是大富之家,否则,他不会小气到一顿饭也舍不得留外甥吃的。卜世仁夫妇都是普通人,除了人性的自私之外,也是他们对这个外甥没有信心。

他们一定觉得如果赊给他的麝香冰片,留他吃下一顿饭,便可能给未来带来无数隐患——万一贾芸还不起麝香冰片呢?自己是他的亲舅舅,无论如何都不能逼得太狠,所以还是不赊吧;万一贾芸以后没事就来蹭饭吃呢?那该是多么的让人厌烦?所以还是装模作样地演一出戏吧,既打消外甥的沾光之心,也骗骗自己:嗯,我们是真的有心无力,不是舍不得这一顿饭……
当然,如果贾芸混得很好,此行对舅舅有所求,卜世仁夫妇一定会乐于相助,因为以后还想沾沾外甥的光呢。
卜世仁夫妇并不罕见,从古自今,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甚至可能也是你和我——我小时候就很讨厌父母农村的亲戚来家……
这就是普通人之间的亲情,固然是血脉相连,却也各种利弊权衡。贾芸这顿没吃成的饭,生动再现了人性的曲折幽暗,各种利益的算计纠缠。
贾芸固然没有在舅舅家吃成这顿饭,可除了短暂地生气烦恼之外,他没有什么损失。并因为转身,他就结交了倪二,得以顺利谋得好差事,人生别有一片天。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个小心眼的舅舅换来了一个热情仗义的朋友,贾芸实在赚得钵满盆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