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铁血讲武融道棋
姜博不由倒抽冷气,这元丹剑修的实力也太恐怖了。简直就是一边倒的屠杀,对方根本就没有还手的力量。就是那头看起来实力不凡的黑色邪蝗。也被洛元化的白鹄飞剑斩出一道道深深的血口,嘶嘶吼叫不停,却没有半点办法。
等洛元化解决了那些杂鱼,便以两把化为灵兽的飞剑将它逼入了窘境。不一刻,那头邪蝗就已经遍体鳞伤了。但这凶物在元丹层次中也是极强的存在,底蕴不可小看。就在洛元化以为它穷途末路,放松警惕,准备近身结果它的时候。
那邪蝗严重竟然泛出一抹人性化的狡黠光芒。它那布满剑痕的外皮突然碎裂,露出了里边完好无缺的肉身。邪蝗在成长过程中是要不断蜕皮的,越是强大的,年头久的蜕皮就越难,因为皮壳的厚度和实力直接相关。有些邪蝗就是在一个阶段生长到了极限,但是没有足够的力量褪去旧皮,结果把自己生生勒毙在了躯壳之内。这头邪蝗实力在元丹巅峰,它饱受旧皮的束缚已久,但想蜕壳却有些力不从心。那层外皮也承载着它的实力,自己太强大,这壳反过来成为了一种负担。
所以它狡猾的借助洛元化之手,将外壳砍残,再一举蜕壳而出。碎裂的外壳则被它当作漫天暗器打向洛元化,它的复眼中满是对愚蠢人类的讥讽。
然而,下一刻它的眼神就又变了。脚下的地面在它碎壳的同时,发出了道道金光,一股无形之力流转,轻松地把那些如箭矢般激射地而出碎渣冲刷到了侧后方。非但如此,那金光出现之后,邪蝗就如陷入了流沙,身周似有无形巨力压制着它,使它动弹不得。
邪蝗蜕皮之后,新生的外皮会有一段时候非常的软嫩,需要一段时间挥发水分,变得坚硬。正常情况下,邪蝗可以用天赋法术包裹周身争取时间。但是现在它的行动受到影响,法术激发不出来。这就非常尴尬了。
果然,它看到洛元化潇洒一笑,然后剑光闪烁,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姜博有些惊讶的看着身边的洛天行,这位大佬,此时把大枪别在身后。左手托着一个巨大的金属罗盘,右手熟练的拨弄上边升起的光点。从刚才起,洛天行就拿出了这件法宝,随着他的摆弄,一道道金光从罗盘中钻入地下。之后不久就形成了法阵,把那头邪蝗定在了原地,一动不动了。然后洛元化随手一剑枭首了邪蝗,就如同砍瓜切菜一样容易。
见到姜博的表情,洛天行一笑,小老弟,没见过阵法师吗?
见过,但是没见过这么厉害的。老哥你这有点神乎其技啊。
得了吧,别捧我了,我这点手艺,欺负欺负这些蠢虫子还行,遇到厉害的修士就不好摆弄了。
打扫战场之后,洛氏兄弟在一处高地的山岩处开辟了临时的空间。几人休息攀谈,姜博这才知道,原来洛氏兄弟出自一个修道的家族,后来分别被两个门派吸纳。洛元化天生剑骨,拜入了中原圣庭的河汉州剑道大宗,峋山灵剑宗,学了化剑之道。这化剑之术乃是剑道中的异类,需以上好材质的飞剑为载体,融入灵兽之魂,强行催生剑灵。然后灵剑合一,让飞剑改变形态,化成灵兽。而此道修到高深处,一把飞剑能变化万千,甚至可以化为飞舟,横渡虚空。简直是不可思议,真不知创立此道的高人是怎么做到的。
而洛天行自小喜欢术数推算之道,被左道天衍论衡道收为弟子,他本研习星辰之道,后来却转而研究阵法。兄弟二人后来在千年一次的大点兵之时,都投身行伍,后来辗转加入了老国公的星曦战舟远征部队。洛天行精于星辰之道,成为观星者,为战舟规划虚空航路,观测周天星域变化。
这次进入红尘局,兄弟二人联手以连心锁汇合一处,同进同退。不想意外的遇到了姜博。姜博跟着他们又经历了几次红尘局的挪转,斩杀了不少的虫子,期间也从两位前辈身上了学到了一些东西。洛元化剑术非凡,颇指点了一些关窍。而且还略微传授了一些灵剑的道法,但并不很多。一来是有门派的限制,他不可能向外人随便传授核心道法。二来,姜博不是修炼化剑的路数,很多东西只能是借鉴,学的太深也没有意义。但是灵剑之法非常玄妙,倒是也给了姜博很多的启发。而且洛元化天生剑骨,在剑道上造诣颇高,他的指点往往是一针见血,对姜博来说非常难得。
因为兄弟二人和姜博相处的融洽,洛天行也教给了姜博一些推演之术的基础知识,又传授了有些阵道的正宗法门。这倒是意外收获。姜博之前对阵道连门都没摸到,师叔不擅长此道,姜博都是自己瞎琢磨。这回遇到了明白人,讲解之下,好多东西就像窗户纸,一下子就捅破了,受益匪浅。而洛天行对姜博误打误撞发明的窃阵之术也大感兴趣。
他言说,很久之前在中央星域似有前辈高人也研究过类似的东西,还取得很大的成就。不过那位是个散修,后继无人,性子又孤僻。其人坐化后,他的法门也都失传了。又或许是道法不该沉寂,如今彼时彼处竟被姜博弄出了相似的东西。
姜博在与洛氏兄弟汇合后,又辗转与虫子对战了四五次之后,终于遇到了另一波修士。共有五人,为首的是一位张营正,此公是锦绣星域出身。他来自一个叫搬山道的左道组织。这个搬山道与其说是宗门,还不如说是若干门派的联合,这种情况在诸星域中也很常见。但搬山道众门派主修的是却是不太常见的傀儡术。
张奇张营正就是此道高手,他精于木系傀儡。不过这位的傀儡术大别于姜博从师叔那里学到的常识。别人的傀儡术是操控傀儡,比如有名的撒豆成兵之法,张奇则是合于傀儡。他的傀儡高有两丈,外型是一位怒目的天神,在其胸部有一个机关,可以把人收纳进去。由修士在内部控制这尊巨型傀儡,而傀儡本身由灵木混同各种宝材制成,坚固无比还可发神通道法。这简直就等于是用外物造出一尊法相啊,一尊身外化身,对于元婴之下的修士来说形同作弊。
在一次众人陷入大群莽虫浪潮一般冲击的时候,张奇召出他的神将傀儡,只用一击就瞬杀了上百只莽虫。威力之大,远不是元丹修士能做到的。但这东西缺点也很明显,此物需要极强的神识才能操控,驱动时又需要极大的法力做后盾。所以一般人根本摆弄不了。搬山道有修炼神识道法秘传,同时又有以灵宝之力转化成法力的法宝,这才能驾驭这种大杀器。换了别家宗门,是不成的。有了这个东西,张奇之前才能孤身一人血洗了十几波的虫子,救下了四位同袍。
自打与张奇等人汇合后,差不多每次被红尘局挪转,姜博他们都能遇到同道,他们的人数也像滚雪球一样,逐渐多了起来。一位叫周同的营正分析说,咱们刚入局的时候,往往杀掉好几波的虫子都见不到一个同伴。这说明虫子的数量远远高于我们,现在开始,每两三次就会遇到同伴。说明大家都没闲着,应该是肃清了大量的莽虫。
洛天行点头说:“应该是如此了。不过能在前几轮被消灭的,那些莽虫多半是最底层的战力。现在虽然我们的人手汇聚的越来越多,但后边的对手,在实力上也会更加强大了。”
众人闻言并没有太多的意外,这里边大多是参加过红尘局的。所以对其中的规律也都有所了解。红尘局本是星曦战舟对战人数规模巨大的敌人时,常用的一种手段。既是为了消灭敌人,也有裁汰战舟中弱者的意思。只不过这次格外严苛,是自己人也会陨落。
根据众人的分析,接下来,他们应该会遇到更多的同伴,但也会面对更多的莽虫。姜博从大家的七嘴八舌里逐渐听明白了红尘局的打法。刚开始,是把所有人分割在棋局的一个个小空间里。红尘局的法灵会按着彼此的实力,尽量把实力相当的对手放在一起厮杀。比如说姜博一开始遇到的几轮,那些莽虫虽然在数量上多一些,但加在一起,和姜博的个人战力实际上是差不多的。后来莽虫实力和数量都超过了他,但是洛氏兄弟也同时出现了。
这就是红尘的分配方法,不可能百分百的公平,但大致上会让双方保持平衡。其实,红尘局不总是用来生死搏杀。战舟最多的是用它练兵,败者,重伤者被送出淘汰,留下胜者,入局者分成两大阵营对抗。听洛天行等前辈的意思,战到最后,红尘局会提供战具和战争堡垒。双方进行大规模的战斗,决胜负。一方面是让战舟的成员通过厮杀磨砺自身,一方面也是一种战争的模拟,演武讲武之意。
正常军队多有这种形式的练兵,像大统朝就有类似活动。每隔十五年,会有一次讲武。把东西两个方向的军队,挑出精锐换上木质的武器,进行对战。
只不过这次的红尘局有些不同,入局者是生死搏杀。败亡者的身体气血,甚至魂魄都会被棋局吸收,化作自身的养分,以壮大棋局。众人猜测,可能是被困在间层空间里太久了,红尘局也是虚弱不堪,所以借双方厮杀来吸收精血养分。
他们彼此叮嘱,要保全自身,因为死了就是真死了。但他们却不畏惧,因为这些人征战星海,早就见惯了生死。而且他们知道,其实红尘局是多少会偏袒他们,在规则之内尽可能是照顾自己人。尤其是到最后阶段,出现了战具,战堡之后,基本上就是修士们赢了。因为莽虫是不会使用这些东西的,别说是虫子了,就是换成敌对修士也是一样。战舟上的人对这些战具战堡使用的熟练,换上从来没接触过的人也根本使用不明白。
所以换而言之,只要挺到了最后阶段,战舟修士是稳赢不输的。因此,虽有牺牲的危险,但大势在我,众人还是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