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诸葛亮以小国之力,逆击中原大国

2023-07-07 15:22 作者:关羽是刘备的义子  | 我要投稿


三国时期,蜀汉的诸葛亮以小国之力,逆击中原大国曹魏,数次取得战果,双方到底是多少倍的国力差距?

我们假设司马懿的魏国总体国力为500,而蜀汉整体国力为100,魏国国力为蜀国的5倍(然而人口、赋税等并没有这么大的差距)

魏国要分100的国力防备东吴,分30的国力防备羌胡,分50的国力防备鲜卑,很30的国力防备高句骊等,分100的国力分布在全国各地治安,分50的国力养政府团队,分50的国力建设国家(修路、开渠等)。

100+30+50+30+100+50+50=90

剩余的90的国力还要分摊到各个事物上,国库还得有库存,这个国家才能运转下去,司马懿能分到的顶多不超过10

但是诸葛亮呢?

诸葛亮拥有的权限如下:

一国之全动员权

一国之全财政权

一国之全人事任免权

一国之全军队建设权

一国之全外交权

一国之全民夫徭役权

一国之全分配调度权

一国之全百姓剥削权

等等。



诸葛亮拥有100国力的分配权,蜀国西方是青藏高原,天然屏障,无需消耗国力镇守。南方被剥削殆尽,连每一根毛都被拔光了

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三国志李恢传: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恢身往扑讨,鉏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

而东方是盟国孙权,所以诸葛亮守卫周边地区的消耗的国力不会超过10。

而国内这么小的地盘,主要也就是成都,国力消耗不超过10。

剩下80,取一半出来存款,剩下40北伐,比司马懿能拿到的10多了4倍。而民间动员能力更是司马懿想都不敢想的,征调民妇运粮、民夫徭役修路、直百钱全国剥削搜刮、军队建设人事认命财政分配,全都在自己手里。所以谁的资源更多,不是明摆着的嘛?


而且司马懿不止1次面对诸葛亮的北伐,而是多次,最后一次诸葛亮出动了十数万大军,集举国之力,国力动员超过80!

而汉魏将领怎么做?郭淮布阵未完成,仓促应战,最终靠微操击退季亮。

司马懿四处布防滴水不漏,最终反杀季亮,击退十万大军,这是何等高的难度?

死后还有大将风度,不去嘲讽季亮,而说了一句颇具风度的话:真天下奇才也!

试想,如果诸葛亮击退了司马懿,看了司马懿的布防,会不会说这句话?会不会有这个风度?


所以,按照史料记载,司马懿西拒诸葛亮的难度堪比登天,以雍凉之微力,抗天府之举国,司马懿可谓:真天下奇才也!


附上诸葛亮的五伐事迹考据

我们试图来考据一下诸葛亮和汉魏对峙的这一过程,看看诸葛亮的军事势力到底如何。

一伐:

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败给张郃

史料:

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
亮犹谓不然, 以谡为参军, 每引见谈论 ,自昼达夜 。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邰战于街亭,为邰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良死时年三十六,谡年三十九。



二伐:

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败给郝昭

史料:

《魏略》: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馀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於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於城里,昭又於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亮无计,救至,引退。
《张郃传 》:诸葛亮复出,急攻陈仓,帝驿马郃到京都。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合,遣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郃,因问郃曰:“迟将军到,亮得无已得陈仓乎!”郃知亮县军无谷,不能久攻,对曰:“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郃晨夜进至南郑,亮退。诏郃部还京都,拜征西车骑将军。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

分析过程:按照季吹的尿性,野史只要和正史不冲突,都算真实发生的。

这就好办了,魏略把过程写的清清楚楚,诸葛亮用尽各种办法,还是无法打下1000人的郝昭,那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至于所谓的:亮与战,破之,斩双。就是诸葛亮回去遮羞用的借口,想一想诸葛亮首次北伐失败,自己降职不降权。二次北伐连1000人的城池都攻不下,总得想办法把战绩报的好看一点吧。最好的办法就是看汉魏死了谁,就是季亮斩杀的,这功不就报上去了?


三伐:

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败给自己

史料:

《蜀书 诸葛亮传》: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
太祖从其策,乃自到汉中引出诸军,令既之武都,徙氐五万馀落出居扶风、天水界。
十四年夏四月,后主至湔,登观坂,看汶水之流,旬日还成都。徙武都氐王苻健及氐民四百余户于成都。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

分析过程:三伐连打都没打起来,汉魏就放弃了这两块地方。为什么?因为人口被迁移完成了。“武都,徙氐五万馀落出居扶风、天水界”,武都5万户都搬出来了。诸葛亮打下后占领了七年,刘禅只得到了四百余户,惨不忍睹,还不如一个大型村庄的人多,阴平更是七百余里无人的鬼郡,拿下2个无人郡后,诸葛亮就不打了,回去汇报战果高高兴兴的恢复丞相位去了。

不打了

打了


四伐:

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败给司马懿

史料:

《明帝纪》: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自去冬十月至此月不雨,辛巳,大雩。夏四月,鲜卑附义王轲比能率其种人及丁零大人儿禅诣幽州贡名马。复置护匈奴中郎将。秋七月丙子,以亮退走,封爵增位各有差。  《诸葛亮传》: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
《张郃传》: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谥曰壮侯。
《李严传》: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
《后主传》:秋八月,都护李平废徙梓潼郡。
《晋书》帝纪:明年,诸葛亮寇天水,围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天子曰:“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乃使帝西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统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讨亮。张郃劝帝分军往雍、郿为后镇,帝曰:“料前军独能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军隃麋。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分析过程:诸葛亮粮少,先割麦,看到司马懿大军压到,诸葛亮望尘而遁。然后和司马懿对峙,被司马懿正面击败,一路追到祁山,俘获并斩杀诸葛亮大军万余人。有人或许会拿出野史来吹嘘甲首三千,但事实是:

蜀军从上珪打到卤城,再打到木门,一路打一路赢,越打离长安越远,最后胜利转进蜀地。


五伐:

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败给郭淮

史料:

二年,亮又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郿之渭水南原。天子忧之,遣征蜀护军秦朗督步骑二万,受帝节度。诸将欲住渭北以待之,帝曰:“百姓积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遂引军而济,背水为垒。
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逆击却之。
青龙二年春,亮帅众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秋病卒

分析过程:诸葛亮大起十万大军,出征汉魏。郭淮屯兵北原,兵不过万余。郭淮军堑垒未成,诸葛亮十万大军已经开到,结果被郭淮万余人逆击「却」之。诸葛亮被打的大败亏输,不甘心、无能狂怒、嫉妒、嫉恨等情绪涌上来,北伐多年无法获取足够的军功,无法加十锡。结果对峙百日后,其秋病卒。


这五次北伐,一次比一次打得差,到最后一次十万大军一起扑上去,野战都输了。可见诸葛亮确实不是打仗的了,对于“诸葛亮以小国之力,逆击中原大国”,只能说:荒谬!


诸葛亮以小国之力,逆击中原大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