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科补要》药酒方(跌打损伤)的配方、功效与作用
【来源】《伤科补要》
【配方】参三七、红花、生地黄、川芎、当归身、乌药、落得打、一乳一香、五加皮、防风、川牛膝、干姜、牡丹皮、肉桂、延一胡一索、姜黄、海桐皮各15克,好酒2.5公斤。
【制法】将上药适当粉碎,盛绢袋,浸于酒中,容器封固,隔水加热,煮1.5小时,取出放凉,再浸泡数日即可饮用。
【主治】跌打损伤,气滞血瘀,筋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
【用法】适量饮用,每日2次。
黄芪杜仲酒(阳痿)的配方、功效与作用
【来源】《太平圣惠方》
【配方】黄芪30克,萆、防风各45克,牛膝60克,桂心30克,石斛60克,杜仲45克,肉苁蓉(去皮炙干)60克,制附子、山萸肉、石楠、白茯苓各30克,酒1.75公斤。
【制法】将上药共为粗末,白布袋盛,用酒浸于瓷瓶中,密封瓶口,3日后开封去渣。
【主治】肾一陽一虚损,气怯神疲,腰膝冷痛,一陽一痿滑一精一。
【用法】每于食前一温一饮1-2杯。
化瘀止痛酒(跌打损伤)的配方、功效与作用
(验方)
【配方】生地黄汁250毫升,酒500克,丹皮、肉桂(去粗皮)、桃仁(去皮尖炒)各30克。
【制法】将桃仁、丹皮、内桂捣为细末,与生地黄汁同酒煎数10沸,取下候冷,去渣,收贮备用。
【主治】伤损瘀血在腹。
【用法】每次一温一饮1-2小杯,每日3次,不拘时候。孕妇忌服。
黄芪酒(四)(中风)的配方、功效与作用
来源】《普济方》
【配方】黄芪、独活(去芦头)、桂(去粗皮)、蜀椒(去开口并且炒出汗)、牛膝(去芦头)、白术、蔹根各三分,防风(去叉)四两,芎、甘草(炙剉)、细辛(去苗叶)、山茱萸、附子(炮裂去皮脐)、秦艽(去苗土)、干姜(炮)、当归(切焙)、乌头(炮裂去皮脐)、人参各三两。
【制法】上剉如麻豆,用生绢袋盛于四斗醇酒内浸三日。
【主治】治产后中风偏枯,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疼痛时作。
【用法】每一温一服一盏,不拘时。
固精酒(不孕不育)的配方、功效与作用
【来源】《惠直堂经验方》
【配方】枸杞子120克,当归60克,熟地180克,好酒约3000克。
【制法】将上药盛入绢袋,置于瓷制容器或其他适宜容器中,加酒,封固,隔水加热,煮1小时,取出埋于地下,7天后即可启用。
【主治】男一性一不一育症。体质属一陰一血不足者亦可服用。
【用法】每日早、晚各饮3小盅,不可过量。
桂枝酒(二)(中风)的配方、功效与作用
【来源】《太平圣惠方》
【配方】桂枝40克,川芎、独活、炙甘草、牛膝、薯蓣、制附子各30克,防风35克,云苓40克,茵芋20克,杜仲、陆英根、炮姜各30克,白术35克,踯躅花30克,清酒2.5公斤。
【制法】将上药共捣碎细,用酒浸于净器中,7日后开封,去渣备用。
【主治】四肢一抽一搐,肌肉疼痛,体虚乏力,关节不利,口噤,口眼歪斜,言语不清。
【用法】每日临睡前空心一温一服,随量。
读书丸酒的配方、功效与作用
【来源】《经验方》
【原料】远志、熟地、菟丝子、五味子各36克,石菖蒲、川芎各24克,地骨皮48克,白酒1200克。
【制作】将上药加工粗碎,装入细纱布袋扎紧口,放入坛内,倒入白酒,加盖封固,置一陰一凉处,经常摇动。7天后开封过滤即可。
【功效】补益心肾,益智健脑。适用于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头昏目眩,耳鸣,腰膝酸一软等症。
【用法】早、晚各一次,每次15—3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