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执业医师备考-内科-感染-斑疹伤寒

2022-12-16 12:26 作者:佛系老干部2021  | 我要投稿

普氏立克次体引起的虱为传播媒介的疾病,稽留高热、头痛、皮疹、脾大、神经系统症状;又称为虱传斑疹伤寒;

病原体:

普氏立克次体在活细胞内寄生,普通无细胞培养基不能生长;与变形杆菌OX19有共同抗原,可用变形杆菌OX19与人血清发生凝集反应;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体虱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立克次体在虱肠上皮细胞内繁殖,胀破细胞后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叮咬人时不会感染,被叮咬后搔抓时立克次体通过搔痕进入体内;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终身免疫;多发于寒冷地区,冬春季为主;

发病机制:

皮下局部组织繁殖-立克次体血症-播散到小动静脉引发血管炎、形成斑疹伤寒结节-各个器官的非化脓性间质性炎症;

部分被巨噬细胞破坏,释放的毒素导致中毒表现;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体温1-2d内升高到39℃以上,维持15d,在3-4天内迅速降低,伴有畏寒、乏力、全身酸痛等不适;

皮疹-发热4-5天后出现,面部没有,充血性和出血性混合存在;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耳鸣、听力减退;

脾大

辅助检查:

血象-WBC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外斐反应-变形杆菌OX19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凝集性立克次体;>1:160或4倍升高有诊断意义,但是不能与地方性斑疹伤寒鉴别,也有假阳性;阴性不排除、阳性不确诊;

补体结合试验-

诊断:

去过流行区,有虱咬史;发热、4-5d后出现皮疹、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前庭受累);外斐反应>1:160或滴度增高,可以诊断;

治疗:

四环素口服,体温正常后再吃3天;只能抑制繁殖,彻底清除需要自身免疫;

    地方性斑疹伤寒,临床表现与斑疹伤寒类似,但是病情较轻,病程短,病死率低;治疗同斑疹伤寒;


执业医师备考-内科-感染-斑疹伤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