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文学笔记 沈从文+现代小说诗歌

近现代文学笔记 沈从文+现代小说诗歌
沈从文
一千五百多万字
金介甫的沈从文传非常建议读
《柏子》
烛虚
某种角度说,越是具体的东西它的内容就越是单一
越是抽象的东西它的内容就越是丰富
《八骏图》
《灯》
海派文学的外来资源性【租界文化】、离经叛道性、艺术的先锋性
戴望舒与现代派诗歌
1《雨巷》 : 朦胧 古典
2《我的记忆》:纯粹的现代性
意向指的方向是多个的
我的记忆里面平常普通的东西也充当了意向,普通事物【日常意向】也可入诗
现代主义诗歌更追求三维或者多维空间的建立
想象的连贯性往往是两纬的一种呈现
想象的跳跃性,想象是跳跃的最后构成的空间就是一种多维空间
现代诗歌非常强调感觉的重要
感觉在诗歌意象的组合中间,处于一种统摄的地位
3《我用残损的手掌》
双重被殖民的经历造就了他这类的诗
这个诗歌,是一种回归 发展 综合
超现实主义的写法
不是现实的抚摸,而是意识或潜意识的一种流动
施蛰存
感觉派小说
海派小说的第二代
第一代的海派小说还明显依附于市民文学,也就是强调它文学的通俗性
也就是说先锋和通俗的关系上,第一代更倾向于通俗
第二代30年代的海派小说 都市文化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主体,出现在现代派的小说当中【新改革派的小说家笔下得以完成】
第二代和通俗文学分道扬镳
现代派小说和通俗化小说更强调争取受众的大众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楼上的梦。
冷峻的非个人化的抒情,除了通过戏剧性的场景描绘来呈现之外,还通过多声部结构呈现。
穆时英------新感觉派小说的额艺术追求
都市世界两种性质:
瞬间性与刹那性【更强调抓住一瞬间的感觉】
二艺术的深层次性
因为不同于以往乡村世界的那种感觉,所以被称之为新感觉派
从都市具象到文学意象是新感觉派小说努力的一个内容
也是使得都市能不能成为独立审美对象的关键所在
穆时英《夜总会的五个人》
五个在都市人中很有代表性的人物
癫狂状态 疯狂舞姿 非常接受变化的光色 ---舞步 舞姿 舞曲 舞声 具体的光影声色的描绘 跟人物内心的交错不安 用疯狂来摆脱这样的交错不安
回旋门【象征物】
萍水相逢而同病相怜的五个人
以狂欢来遗忘一切,遗忘他们所无法遗忘的东西,来回避生命给他们的种种压力。
新感觉派更关注感觉
感觉的复合化也是他们创造都市的审美世界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被当作消费品的男子》
《白金的女体塑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