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少女小圆》杏子是奥菲利娅,还是哈姆雷特?

这次是娱乐向, 只是非文学的解读, 大家看个开心就好
本专栏不是为了证明杏子是Ophelia式或Hamlet式的人物, 只是为增进理解杏子做一些比较
以下分两个部分: 一是杏子与奥菲利娅的对比, 二是以奥菲利娅跟哈姆雷特的故事, 对比麻美跟杏子的故事(原作关系, 并非cp意味)
让我们从杏子的魔女开始 我的主观解读会尽量基于客观剧情, 橙色字为《哈姆雷特》朱生豪译本、魔圆携带版、广播剧《Farewell Story》等原文引用

一、杏子与奥菲利娅
了解过携带版的魔女Ophelia, 或者魔法纪录杏子的doppel的观众, 会发现它们的设计着重围绕杏子的过去. 蜡烛这一意象在TV中围绕着杏子父亲出现, 而一身戏服的武旦魔女(躯干、脖子)就像一根蜡烛, 头部正是一道烛焰; 魔女所骑的马的本体是杏子的妹妹(出自设定集). 相比骑在马背上的武旦魔女, 杏子在doppel里直接踏上了一个挂着妹妹的头的长了腿的——烛台, 杏子身后有烛焰的幻影, 杏子所站的位置也正如同一支装在烛台里的蜡烛.
而武旦魔女遗忘了伴随自己的马的本体(妹妹), 在浓雾弥漫的结界中持续徘徊行军. 魔女眼中的世界是如此阴沉黑暗. 为什么前进? 所向为何方? 我想魔女对此已经完全不明了了.


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魔女, 其魔女名取自《哈姆雷特》中的奥菲利娅. 但当我读了《哈姆雷特》后回看一些魔女考据对奥菲利娅故事的描述, 总感觉体现不出奥菲利娅与杏子的可信联系, 因此在这里聊一些个人看法, 欢迎讨论.
简单说说剧情:
奥菲利娅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之女, 王子哈姆雷特爱慕的对象,
哈姆雷特追求奥菲利娅, 奥菲利娅却遭到了哥哥雷欧提斯的警告, 以及父亲的严词禁止, 开始避开哈姆雷特, 不与他见面.
而哈姆雷特在得知父亲"意外"死亡的真相后, 对奥菲利娅疯言恶语相向, 表示他"没有爱过"奥菲利娅; 之后又误杀了奥菲利娅的父亲, 被国王安排远赴英国.
奥菲利娅在父亲死去和爱人远离的打击下发了疯, 最后落水溺亡于小溪之中.
单看表面, 奥菲利娅与杏子可能没有什么明显联系. 直接进入正题吧
无力的奥菲利娅
奥菲利娅多数时候的形象是软弱服从的, 跟父亲说话时, 她会每句话上加上对父亲的敬称; 被哥哥和父亲否定自己的爱情时, 虽然奥菲利娅有勇气辩解几句, 但也仅限于此, 即使内心不认同这些否定, 她也无法为自己的爱情抗争, 不得不听命于哥哥和父亲, 开始回避哈姆雷特
波洛涅斯: "...从现在起, 我不许你跟哈姆雷特殿下说一句话. 你留点儿神吧. 进去."
奥菲利娅: "我一定听从您的话, 父亲."(一幕四场)
之后她又成为父亲跟国王试探哈姆雷特发疯原因的工具,
国王: "...因为我们已经暗中差人去唤哈姆雷特到这儿来, 让他和奥菲利娅见见面, 就像是他们偶然相遇的一般. 她的父亲跟我两人将要权充一下密探, 躲在可以看见他们却不能被他们看见的地方, 注意他们会面的情形, 从他的行为上判断他的疯病究竟是不是因为恋爱上的苦闷."(三幕一场)
她顺从的性格和在那个年代作为大臣女儿的地位, 使她既无法反抗父亲与国王的安排, 也无法主动去支撑哈姆雷特, 对于她自己以及周围人的命运, 奥菲利娅都无力改变, 在故事前期是个十分被动的角色
而这份无力跟杏子是相通的:最重要的家人,杏子一个也保护不了,无法改变他人的命运,甚至失去了魔法,连自己都要保护不了了.
以下内容出自携带版杏子线:
当杏子父亲在街上传教时, 他不仅被信徒粗暴拒绝, 甚至被狠狠推倒在地. 杏子一家吃不起饭时, 父亲陷入了强烈的自责: "对不起...都是我的错...害你们这样...想走的话就走吧, 我不想再让你们这样了..." "这样下去全家人都会饿死的...所以, 在那之前(快走吧)..."
对于父亲的痛苦, 杏子无能为力, 杏子自己同样是陷于困境的. "谁能...给点吃的东西...什么都行...至少, 让我的妹妹(有东西吃)..." 而当她走到苹果摊旁看到苹果, "...苹果...有那个的话..." 杏子拿起一个苹果就跑, 这是她第一次偷东西. 但是店主追了上来, 死不放手苹果的杏子被店主揍了(有音效)... "还给我!...我要带给我妹妹的..."
但是苹果终究被店主夺了回去. 杏子这时, 切实感受到了自己的无力. qb就是趁此时与杏子签约了. "救救他(助けて)...救救我的父亲!...让大家认真地(真剣に)听父亲的话..." 她自己无法拯救父亲, 唯有求助于愿望...
而当父亲沉浸于酗酒, 对妹妹和母亲施暴时, 杏子也束手无策, 不愿待在家里而是游荡在街上; 最终在自己不在家时, 父亲杀了家人, 自己自杀了. 杏子许愿就是想避免一家人的惨剧, 结果还是什么都没能改变, 什么也没做到.
她这样的无力感正是之后"利己"想法的出发点之一. "不管有没有被魔女迷惑, 想死的家伙还是会去死的. 那些家伙...有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们的必要吗!" 他们要死, 我去救也没用的啊! 我救不了他们!
对自己和他人的命运无能为力, 是奥菲利娅跟杏子相似之一
无辜的奥菲利娅
悲剧因无辜者受难而更显其悲, 又因其悲惨遭遇尤其反映其无辜. 奥菲利娅是无辜的, 却被卷入宫廷的算计, 其实从头到尾并没有人想加害她, 这就使她的悲惨结局更令人叹惋同情
在其他角色死于毒药暗算与刀剑相向的阴谋舞台上, 只有奥菲利娅的死状被描写得极为凄美(虽然理应没有人目击), 有意思的巧合是, 描写里出现了花跟人鱼, 分别是麻美和沙耶香的元素, 这两人对杏子影响重大. (花本身就是奥菲利娅的主要意象,这应该是巧合:
"她编了几个奇异的花环来到这里, 用的是毛茛、荨麻、雏菊和长颈兰...她爬上一根横垂的树枝, 想要把她的花冠挂在上面; 就在这时候, 一根心怀恶意的树枝折断了, 她就连人带花一起落下呜咽的溪水里. 她的衣服四散展开, 使她暂时像人鱼一样飘浮水上..."(四幕七场)
武旦魔女结界背景中有一些鱼, 应是与奥菲利娅溺于溪中对应
杏子同样肯定是无辜的. 在她的过去里, "谁都没有错啊";
父亲一心想拯救陷于痛苦的人; 杏子想拯救父亲和家人, "只不过是想回到家庭美满的那段时光而已"; qb只是实现了杏子自己许下的愿望(虽然有趁人之危之嫌)...没有哪个人犯了真正的过错, 没有哪个人应该被归咎责任, 父亲与杏子都只是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实际上也理应是正确的事, 只不过——现实却容不下人们做正确的事, 何其讽刺
就是这样并非谁的过错的情况下, 杏子一家依旧走向毁灭, 一家人的无辜凸显了他们的"悲剧"
自弃的奥菲利娅
杏子的家人抛下自己离开人世, 跟奥菲利娅被死去的父亲和远走的哈姆雷特抛下有所相似
受接连打击的奥菲利娅, 真的陷入了疯癫, 与哈姆雷特的假疯相对应. 如果哈姆雷特同样是在激烈的感情与理智冲击中努力维持着自我, 奥菲利娅就是承受不住而放弃了自我.
莎士比亚笔下不乏疯狂的角色, 有的装疯有的真疯; 装疯者因自身有受迫害的风险而不得不故意隐藏身份或想法, 如哈姆雷特, 如隔壁《李尔王》中的埃德加; 真疯者唯有以疯狂发泄内心深处的苦痛, 如《李尔王》中的李尔, 也正如奥菲利娅. 而且, 再引用《李尔王》中葛罗斯特的话: "我还是疯了的好, 那样我可以不再想到我的不幸, 让一切痛苦在昏乱的幻想之中忘记了它们本身的存在." 疯狂也是遗忘痛苦的自我保护.
疯狂一般被解读为奥菲利娅压抑的意识的流露, 她之前一直持重少言, 疯了后竟滔滔不绝地唱起民间歌谣, 王后不愿意见她时, 她依然不依不饶求见, 如此任性胡来, 对之前顺从的奥菲利娅来说是不可能的, 正因如此, 奥菲利娅只有通过疯狂来倾泻自己的感情. 这些歌谣是她发疯的证明, 缺少了这份疯的奥菲利娅也将是除了无力、无辜与天真别无其它的不完整的角色, 她的死也不会成为那般令人喟叹、可悲可慨的悲剧
她的民歌可以粗略分为两类, 一个是对爱情以至于情欲的追求:
"为寻真爱满街走, 谁是知心郎? 毡帽在头杖在手, 草鞋穿一双."
"情人佳节就在明天, 我要一早起身, 梳洗齐整到你窗前, 来做你的恋人. 他下了床披了衣裳, 他开开了房门; 她进去时是个女郎, 出来变了妇人."
这样可说是"粗俗不雅"的民歌, 奥菲利娅在王后和国王面前唱了出来. 因为她已疯, 她不再有所顾虑, 不再压抑自己的一切感情, 她的内心全部用"疯话"和因不合场合而显疯的民歌表露出来了, 她向往与哈姆雷特的爱情, 同时又伴随着爱情破灭、受抛弃的痛苦:
"凭着神圣慈悲名字, 这种事太丢脸! 少年男子不知羞耻, 一味无赖纠缠. 你曾答应婚娶, 然后再同枕席; 谁料如今被你欺诈, 懊悔万千无及!"
奥菲利娅所唱民歌另一个主题是死亡:
"姑娘, 姑娘, 他死了, 一去不复来; 头上盖着青青草, 脚下石生苔. 嗬呵! 殓衾遮体白如雪, 鲜花红似雨; 花上盈盈有泪滴, 伴郎坟墓去."
"他们把他抬上柩架; 哎呀, 哎呀, 哎哎呀; 在他坟上泪如雨下. 再会, 我的鸽子!"
"他会不会再回来? 他会不会再回来? 不, 不, 他死了; 你的命难保, 他再也不会回来. 他的胡须像白银, 满头黄发乱纷纷. 人死不能活, 且把悲声歇; 上帝饶赦他灵魂!"(以上民歌出自四幕五场)
这些明显表现的是奥菲利娅对父亲之死的悲伤, 以及对生命脆弱的悲叹. 就是在这悲痛的失去、无从诉说的绝望中, 对于处处忍耐的奥菲利娅, 只有以疯狂的形式才能释放压抑的情感.
对这些追求幻灭、生死无常, 杏子又态度如何呢? 携带版魔女化线中, 她所一直压抑对抗的绝望, 在沙耶香死后爆发了出来. 但是只注意杏子对沙耶香一个人的感情是不全面的, 杏子失去的是一直以来她所重视的所有人, 所有对自己说教正义又早早先自己而去的人:
"我都没办法拯救我最爱的家人...巴麻美也死了...再加上沙耶香也...我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什么都没有了啊!“
一家人的死是她永远的重负和枷锁, 之后自己曾经的信念导师、视为姐姐一样亲近的麻美也死去了, 现在最后让杏子重燃起希望的沙耶香成了魔女, 在该路线中被焰击杀了. 杏子的失去, 与奥菲利娅的失去是相通的. 在最彻底的绝望中, 杏子不顾一切地喊出了:
"我要诅咒! 我要诅咒这世上的一切!混账(ばかやろう)!!!"
既然已经失去一切, 那也不用再费力忍耐苟活了. 遵循弱肉强食, 没有正义容身之地的这种世界, 让它见鬼去吧! 而奥菲利娅疯狂背后的破除压抑、感情释放, 是杏子绝望中破除压抑、感情释放的很好对照, 是对黑暗世界的疾声控诉, 深深刺戳入读者观众的心灵.
但这样的控诉本身, 已是绝望之际遗言般的吐露. 此时的奥菲利娅与杏子已得不到救赎, 奥菲利娅的死很可能是自杀, 就算万一是意外, 落水时她也不再有自救的意愿了, 同样是"放弃生存下去(not to be)", 而杏子明知绝望会成为魔女, 依旧朝着绝望深渊堕落下去.
受抛弃, 也抛弃了自己的生命; 奥菲利娅与魔女化杏子的结局是同样的自我放弃. 这是何等残酷的世界, 容不下弱者、天真者、有纯洁信念的人, 她们陷入的是相通的无力、无辜、自弃的悲剧, 而这场悲剧在这三者中得到步步升华.
这一点来说, 奥菲利娅是《哈姆雷特》大悲剧的一个小悲剧衬影: 哈姆雷特苦苦思索的主题"to be or not to be"在奥菲利娅身上体现的是"not to be"的一面, 而哈姆雷特本人在矛盾纠结中偏向"to be", 迎接命运的挑战而不自己放弃.
奥菲利娅作为魔女名, 代表的是杏子受缚于过去、溺亡于绝望的部分, 是诅咒的一面, 但身为魔法少女的杏子身上显然有着与之相对、更为积极的另一面, 那是希望的一面, 即使形式常常令人难以理解.
所以如果把杏子放在与奥菲利娅多处相对的哈姆雷特的位置上, 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呢?
二、奥菲利娅与哈姆雷特
当我看到杏子与奥菲利娅有关而重读《哈姆雷特》时, 就觉得杏子与麻美的故事跟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悲剧有一定可对应之处(强调,以下不是以cp意味解读的), 而且他们这段爱情的性质在铺天盖地的评论里也是莫衷一是的, 我看到那些五花八门的解读时感觉非常好玩...x 所以我也来娱乐解读一下, 讨论十分草率见谅
*前半长篇大论的是哈姆雷特而非杏子, 这可能变成了哈姆雷特专栏; 请见谅或自行跳过
我们可以先读一读哈姆雷特写给奥菲利娅的那封有名的信:
"给那天仙化人的、我的灵魂的偶像, 最美丽的奥菲利娅, 让这几行诗句留下在她的皎洁的胸中:
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焰;
你可以疑心太阳会移开;
你可以疑心真理是谎言;
但一定不要疑心我的爱.
(Doubt thou the stars are fire;
Doubt that the sun doth move;
Doubt truth to be a liar;
But never doubt I love.)
亲爱的奥菲利娅啊! 我的诗写得太坏. 我不会用诗句来抒写我的愁怀; 可是相信我, 最好的人儿啊! 我最爱的是你. 再会! 最亲爱的小姐, 只要我一息尚存, 我就永远是你的, 哈姆雷特."(二幕二场)
根据英文在朱生豪译本基础上改了拙劣的直译, 请包涵见谅
首先哈姆雷特曾经爱奥菲利娅, 这是没什么争议的. 哈姆雷特愿用这封诗信表达, 即使不相信其他永恒的事物: 星星、太阳与真理; 还请不要怀疑他的爱情是永恒的.
但大多数评价对哈姆雷特的爱情是质疑的, 不同程度地认为哈姆雷特的爱情经历了冷淡幻灭, 或许有一线复燃, 或许永远熄灭了. 哈姆雷特抛弃奥菲利娅, 是导致奥菲利娅疯狂以及死去的间接原因, 而且他本人的表现也相当无动于衷, 确实很难让人不"怀疑"他的爱情已经烟消云散了.
可如果真的是一段动摇了而不可信的爱情, 莎士比亚写这一句"never doubt I love"是想凸显纯洁的爱情在混乱的时世中无处容身, 抑或只是用来嘲讽证明感情与誓言的善变? 那么雷欧提斯跟波洛涅斯对哈姆雷特真挚感情的否定不就说对了吗?
雷欧提斯: "对于哈姆莱特和他的调情献媚, 你必须把它认作年轻人一时的感情冲动, 一朵初春的紫罗兰早熟而易雕, 馥郁而不能持久, 一分钟的芬芳和喜悦, 如此而已." "...即使没有旁人的诱惑, 少年的血气也要向他自己叛变."(一幕三场)
波洛涅斯: "...我知道在热情燃烧的时候, 一个人无论什么盟誓都会说出口来; 这些火焰, 女儿, 是光多于热的, 一下子就会光消焰灭, 你不能把它们当作真火看待."(一幕三场)
当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的表面热情消退下去, 他对奥菲利娅的爱就不复存在了吗?
无独有偶, 杏子也决定跟曾经的搭档、同时也是师傅的麻美分道扬镳. 那之后我们在TV几乎看不出她对麻美有什么感情, 这两人的关系也总是游走在"外传"里(其实广播剧三《Farewell Story》和携带版虽是补充, 都是官设). 那么曾经与麻美划清界限的杏子, 对麻美"剩下"了什么想法呢?
以下就来说说这两个故事.
哈姆雷特曾经对奥菲利娅极为赞美,称她为"天仙化人、灵魂的偶像,最美丽的"奥菲利娅.
奥菲利娅对哈姆雷特同样欣赏爱慕, 对他有高度评价: "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 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三幕一场)
再看麻美跟杏子, 首先麻美视杏子为"第一个和我志同道合的魔法少女"(出自Farewell Story,下称FS), 而这点杏子其实想得一样, 麻美是杏子的"第一个同伴(なかま)".
杏子一开始也像沙耶香那样, 认为自己是正义的魔法少女, 干劲十足地消灭着魔女和使魔. "(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为其他人而战, 感觉很好. 最重要的是, 因为有一个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同伴, 而感到高兴...)" 对于怀着正义信念的杏子, 麻美既是她的伙伴也是肯定的指引
在与麻美并肩作战的日子里, 杏子感受到的是麻美的温暖包容; 当杏子因自己的失误让使魔逃跑了, 麻美第一反应是问杏子有没有事. "无需在意, 再把它找出来就好. 你没有受伤才是最重要的(何より)."
"(明明是我的失误...マミさん, 真的很温柔啊...不知怎么觉得, マミさん就和我真正的姐姐一样啊...)" "巴麻美总是很温柔, 而且很温暖...对于因忙于消灭魔女而无暇与家人相聚的我来说, 她就像我真正的家人一般." 一直视家人为最重要的人的杏子, 心里暗自将麻美也视为一位家人. "和她一起度过的日子, 是我非常宝贵的时光."(以上出自携带版杏子线)
正如同哈姆雷特跟奥菲利娅曾经的真挚感情, 杏子跟麻美也曾经是十分有感情积淀的好搭档, 但这两段关系都因变故而不再能维持原样.
哈姆雷特的变故始于老国王之死, 杏子的变故同样是自己所尊敬的父亲的死,而且父亲自杀还连带杀了家人.
哈姆雷特极为崇敬自己的父亲, "他是一个堂堂男子. 整个儿说起来, 我再也见不到像他那样的人了." 也因此父亲的"意外"死去给他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 "...我的墨黑的外套、礼俗上规定的丧服、勉强吐出来的叹气、像滚滚江流一样的眼泪、悲苦沮丧的脸色以及一切仪式、外表和忧伤的流露, 都不能表示出我的真实的情绪..."
哈姆雷特认为爱情是纯洁崇高的, 主要就是源于对父亲的崇敬, 老国王对王后的爱情是忠诚的:
哈姆雷特: "...(父亲)那样爱我的母亲,甚至不愿让天风吹痛她的脸庞..."(一幕二场)
老国王的鬼魂: "我的爱情是那样纯洁真诚, 始终信守着我在结婚的时候对她所作的盟誓..."(一幕五场)
但母亲却过速地改嫁, 背离了爱情. 再加上哈姆雷特认为他的父亲跟叔父根本是云泥之差, "那样好的一个国王, 比起这一个来, 简直是天神和丑怪..."(Hyperion to a satyr,一幕二场), 这样的人却登上了王位, 令哈姆雷特感到难以接受
在这一连串的打击下, 哈姆雷特天真的信念受到了冲击, 曾经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都幻灭了(这一份天真可以与奥菲利娅对应), 他陷入了对人世的深深失望, 甚至(在基督教的背景下)几乎想自杀, 对本应赞美的人类产生质疑:
"啊, 但愿这一个太坚实的肉体会融解、消散, 化成一片露水! 或者那永生的真神不曾制定禁止自杀的律法! 上帝啊! 上帝啊! 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 哼! 哼! 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 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一幕二场)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 … ...可是在我看来, 这一个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二幕二场)
这时的哈姆雷特, 选择用理智抑住情感: "可是碎了吧, 我的心, 因为我必须噤住我的嘴!"(一幕二场) 但当老国王的幽灵现身, 向哈姆雷特揭露了自己被设计毒死的阴谋, 哈姆雷特不再纠结于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可是我的父亲给人惨杀, 我的母亲给人污辱, 我的理智和情感都被这种不共戴天的大仇所激动..." 他将自己的决心完全放在了复仇上: "...从这一刻起, 让我屏除一切的疑虑妄念, 把流血的思想充满在我的脑际!"(四幕四场)
哈姆雷特的失去亲人(也是尊敬的人)、理想破灭、决心走自己的危险道路, 这些跟杏子也有所相像, 父亲和家人之死使杏子下定决心抛弃过去的信念.
就是开始走上这样几乎一意孤行的复仇中, 哈姆雷特"抛弃"了奥菲利娅.
许多解读认为,哈姆雷特这样做主要出于对爱情和女性的幻灭和不信, 这份不信起自他母亲的"失节"; 他甚至大叹: "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一幕二场) 这句话的理解我引用知乎上搜的《阿登版》的注释说明, frailty有lack of constancy(缺乏恒心、忠诚)之意, 所以哈姆雷特感叹的是以母亲为代表的"女人的轻易见异思迁". 在看戏时也有这样的对话: 奥菲利娅: "它(开场词)很短, 殿下." 哈姆雷特: "正像女人的爱情一样."(三幕二场)
很多评论因此认为哈姆雷特对爱情的否定不信、对母亲的不信, 就这样套用在了对所有女性身上, 套用在了对奥菲利娅的态度上. 但毕竟还有这么个情节(原谅我又大段放原文):
奥菲利娅: "他握住我的手腕紧紧不放, 拉直了手臂向后退立, 用他的另一只手这样遮在他的额角上, 一眼不眨地瞧着我的脸, 好像要把它临摹下来似的. 这样经过了好久的时间, 然后他轻轻地摇动一下我的手臂, 他的头上上下下点了三次, 于是他发出一声非常惨痛而深长的叹息, 好像他的整个的胸部都要爆裂, 他的生命就在这一声叹息中间完毕似的. 然后他放松了我, 转过他的身体, 他的头还是向后回顾, 好像他不用眼睛的帮助也能够找到他的路, 因为直到他走出了门外, 他的两眼还是注视在我的身上."(二幕一场)
这一幕, 是哈姆雷特得知父亲死因后, 跌跌撞撞闯入奥菲利娅的房间, 又不明所以地离去了.
要是他对女人和爱情已失望, 这是为哪般? 只是演场戏?
有评价说, 如果莎士比亚真的想表现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的爱, 为什么在奥菲利娅死时没有给哈姆雷特安排一场悲痛告别? 我想说哈姆雷特已经告别过了. 上面这段情节就是他对奥菲利娅、对自己爱情的告别, 他的每个动作几乎都在宣告着永别. 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哈姆雷特被幽灵嘱咐, 自己也决定了要复仇, 将复仇作为一切, "...我要从我的记忆的碑版上拭去一切琐碎愚蠢的记录、一切书本上的格言、一切陈言套语、一切过去的印象、我的少年的阅历所留下的痕迹, 只让你的命令留在我的脑筋的书卷里, 不搀杂一点下贱的废料; 是的, 上天为我做证!..."(一幕五场)他已发誓过, 决意已经立下了, 从他的计划伊始就注定着他必须抛下很多, 精神上要摒除许多过去的思想, 现实里首先必须抛弃与奥菲利娅的爱情. 不仅是复仇不能分心, 更是不能将奥菲利娅牵扯进来. 一般解读将这作为爱情悲剧的次要原因, 但在我看来这份主动放弃才是主要原因
这相比起来杏子对麻美的想法简直太容易说了, 杏子无法再与麻美并肩作战, 也就是类似的考虑, "我已经决定了, 这份力量, 全部为自己所用"(携带+FS) 杏子对正义的信念已经再无心维持, 为了不让自己的魔法带给别人伤害, 也为了不被他人辜负, 只为自己使用魔法, 承受一切的就是自己了. 但她也深觉自己无法强求麻美像自己一样转变, 麻美对正义是那样凛然坚信;
然而"我跟你的觉悟已经不同了"(携带+FS). 经历了那般惨剧的杏子, 没有绝望能活下来已属不易, 她决定走自己那看似冷酷无情的路, 其觉悟是再认真不过的. 也正因如此, 继续留下来只会因信念相抵而伤害到麻美乃至彼此"但是, 你无论如何, 都是会把悲叹之种分给我的对吧? 去伤害你的这份好意, 我实在做不到."(携带+FS)
而且还有麻美不知道的: 杏子已经无法使用幻惑魔法了.
麻美: "佐仓さん...今天的战斗是怎么了? 为什么不用rosso fantasma呢?"
杏子: "已经不用那种东西了."
麻美: "诶?"
杏子: "已经不需要那种力量了. 反正打倒了使魔, 也没什么问题吧."
麻美: "要是用了rosso fantasma的话, 不是能避免无谓的受伤了吗?"
杏子: "无论什么敌人, 从正面攻过去不就好了!"
杏子对自己魔法的问题直接糊弄过去了. 不能用魔法实力必然大降, 要让麻美知道了杏子不能用魔法, 只会更不愿意放她一个人走掉. 而即使是不能用魔法的拖后腿的同伴, 麻美也会毫无抛弃之意, 依旧会跟自己一同战斗、一同分享悲叹之种吧. 这种拖累可能会害死麻美的. 正如杏子已经认为自己害死家人, 怎么可能再连累自己视为家人的麻美?
杏子对麻美隐瞒了魔法这一点, 同样也隐瞒了很多其他想法, 之前的杂谈也聊过这个理由, 我又拿来说一遍了; 杏子为麻美的着想, 就像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的着想一样, 少言而不求理解, 一意孤行. (不得不说, 不要自以为是单方面为对方做决定, 大家都会受伤)
回到哈姆雷特这边, 读者理解哈姆雷特自己的想法、他对他人的看法, 非常依赖他的大段独白, 但对奥菲利娅的真实想法究竟是什么, 却从头到尾缺乏任何直接描写, 他没有想过"奥菲利娅死了, 与我无关, 因为我不爱她"之类的话, 他简直是"什么都没想". 误杀波洛涅斯, 对奥菲利娅会有什么影响, 他也"什么都没想". 他自己的那些独白想法里就未曾出现过奥菲利娅这个人. 我相信莎士比亚将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的想法向我们观众隐藏起来了, 只除了奥菲利娅下葬那一次, 但他的真实感情马上回到了疯话的掩饰下, 连流露的仅仅几句话是否真心都难下定论, 或许这就是他的爱情看起来尤其显得已经熄灭的最大原因: 我们看不到任何表现. 没有表现, 没有证明.
好玩的是TV里虽然杏子和麻美表现出了她们认识, 但或许是设定未完善, 或许篇幅与主题所限, 杏子没有在任何地方表达她对麻美的态度, 以至于很多人就是了解她们的联系后回头看TV, 也不觉得杏子对麻美的死有任何波动. 实际上那是我们不容易看到的东西, 因为TV的杏子毫无"表现", 也可以说杏子藏得很深;
实际上携带版杏子线里, 杏子一个人待着时, 对麻美的死感到气愤万分: "呃...! 可恶! 混蛋! 如果不是那么天真的话, 麻美她也不会死了! 什么'保护他人'啊...自己都死了不是没有任何意义了吗!" 甚至于为麻美做了坟墓(仅仅是个墓碑, 麻美的尸体早已无处寻了): "那家伙被认为是失踪了, 不是没人给她做坟墓吗? 所以我就想给她做一个. 嗯, 做得还挺好的吧?" "才不是为了麻美啊, 不过, 不这么做的话我就没法安心啊." "(做坟墓)花了不少功夫, 到最后都是个麻烦的家伙啊. 为什么死了呢. 粗心大意也要有个限度啊." "真的, 为什么会死呢..."
了解到了这些"表现", 就能直观地了解到角色的心情. 我们未必能看到所有东西, 而我们看到的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的"表现", 几乎全部伴随着装疯, 这样能够判断哈姆雷特完全死心、什么都没想过吗? 要是以"哈姆雷特一直爱着奥菲利娅"的观点来看, 我们就不用费力猜哈姆雷特的心思了, 这段爱情的费解也就明朗了, 正因为爱奥菲利娅, 哈姆雷特才用尽办法让奥菲利娅远离自己. 哈姆雷特一直爱着, 却主动地牺牲了爱情, 最后也没有表态, 读者的叹惋都集中在了奥菲利娅身上. 现在再看他们两人正面相对的最核心的剧情(三幕一场):
当哈姆雷特在进行全剧最著名的句子: 生存与否(to be or not to be)的思考时, "偶遇"了被安排故意等着他、之前拒绝与他见面的奥菲利娅, 脱口而出: "——且慢! 美丽的奥菲利娅! 女神, 在你的祈祷之中, 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Soft you now! The fair Ophelia! Nymph, in thy orisons Be all my sins remember'd.)他加上赞美的称谓, 话语有所深意. 但是接下来哈姆雷特马上回到了装疯的状态.
奥菲利娅 殿下, 我有几件您送给我的纪念品, 我早就想把它们还给您; 请您现在收回去吧.
哈姆雷特 不, 我不要, 我从来没有给你什么东西.
奥菲利娅 殿下, 您是清楚您把它们送给我的; 那时候您还向我说了许多甜蜜的言语, 使这些东西格外显得贵重; 现在它们的芳香已经消散, 请您拿了回去吧, 因为送礼的人要是变了心, 礼物虽贵, 也会失去了价值. 拿去吧, 殿下.
还记得哈姆雷特的情诗里那句话"never doubt I love"吗? 奥菲利娅被派来试探哈姆雷特疯狂的原因, 奥菲利娅本人估计也想了解原因, 以及他对自己是不是还爱着. 这样一种对"变心"的怀疑, 才是让哈姆雷特最痛心的, 而且哈姆雷特不傻, 他先前已经受过国王派来的老同学的试探, 马上明白过来这也是试探, 之后他的唐突询问"你的父亲呢?"就是证明(波洛涅斯正在跟国王偷听这些对话), 而且这试探是来自深爱之人的, 他的伤心气愤可想而知. 同时他也希望奥菲利娅与这一切算计不要有干系, 这一切先化作了一声笑, "哈哈!" 那是怒笑还是冷笑, 悲伤的笑或者自嘲?
于是他接下来发表的, 是一连串对奥菲利娅的恶语相向, 不完全概括起来, 一部分表示"...我们都是些十足的坏人, 一个也不要相信我们..." 一部分表示对嫁人也就是婚姻的诅咒, 一部分是强硬地指责女人的善变以至于"卖弄风骚". 可以看出哈姆雷特既是肆意宣泄了自己心中的东西, 也为了迷惑这一试探; 其中提到了五次"进尼姑奄去吧", 暗示奥菲利娅对自己死心、远离欲望和不要置身王宫的奸计. 可他所有那些指责痛斥是冲奥菲利娅所说, 却始终不是指向奥菲利娅本人, 因为奥菲利娅确实无过错, 我们谈过她的无辜, 而无力被动并不是她的过错; 正因这些指责与奥菲利娅并不相称, 才能让旁人感到哈姆雷特的"疯". 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本人的品质如何是清楚的. 就这样判断他是因母亲的不贞, 让自己对爱情幻灭, 而不相信奥菲利娅、不再爱奥菲利娅了, 是不是说不过去? 这本质是一场装疯的演戏, 借疯话却对偷听的某些人提出了清晰的控诉.
隔壁杏子说过: "哈?...你明白什么啊...因为事故失去家人...和因为自己的错害死家人, 完全不一样的吧!!"(携带+FS)
这句话想必会使麻美深深受伤, 杏子也清楚得很, 因为她是故意要说的. 即使主动伤害对方, 也要以自己的方式保护对方, 这样的感情并不难理解, 毕竟人们生活的世界, 容不下那么多天真善良,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一幕五场)
最后来看奥菲利娅死后下葬的情节(五幕一场). 哈姆雷特从英国脱险回来, 撞见了这一场葬礼, 在得知死者是奥菲利娅时, 无论他是否曾设想过会这样, 哈姆雷特一瞬还是陷入了惊讶: "什么! 美丽的奥菲利娅吗?" 而见到王后的感叹: "...我本来希望你做我的哈姆雷特的妻子; 这些鲜花本来要铺在你的新床上, 亲爱的女郎, 谁想得到我会把它们撒在你的坟上!" 以及雷欧提斯的"夸张"指责: "啊! 但愿千百重的灾祸, 降临在害得你精神错乱的那个该死的恶人的头上! ...(跳下墓中) 现在把你们的泥土倒下来, 把死的和活的一起掩埋了吧; 让这块平地上堆起一座高山, 那古老的丕利恩山和苍秀插天的奥林匹斯山都要匍匐在它的足下." 哈姆雷特没有止住内心的冲动, 选择了冲上去对峙
哈姆雷特 (上前)哪一个人的心里装载得下这样沉重的悲伤? 哪一个人的哀恸的辞句, 可以使天上的流星惊疑止步? 那是我,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跳下墓中)
雷欧提斯 魔鬼抓了你的灵魂去!(将哈姆雷特揪住)
哈姆雷特 你祷告错了. 请你不要掐住我的喉咙; 因为我虽然不是一个暴躁易怒的人, 可是我的火性发作起来, 是很危险的, 你还是不要激恼我吧. 放开你的手!
顺便一提, 很多轮回杏子回到见泷原时, 麻美往往已经死了. 而且等下, 好像还有一位麻美接班人的正义少女对杏子说过"就是因为你这种人, 麻美姐才..."(TV5话) 唔...这场景简直一模一样...杏子听了这句当场火气上来, 开始动真格打了
即使国王等人就在旁边看着, 这却是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的态度里, 最脱离疯话和表演的一次, 我认为这些话因理智清晰而是无伪可信的, 也是我们仅有的一处能窥见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深藏心底的爱情的地方. 但有霍拉旭在旁提醒, "好殿下, 安静点儿." 哈姆雷特马上就回到了"疯"的状态, 在"疯话"中他说道: "我爱奥菲利娅. 四万个兄弟的爱合起来也抵不过我对她的爱. 你愿意为她干些什么事情?"
哈姆雷特没有表达自己对奥菲利娅的哀恸, 却是看不顺眼雷欧提斯对奥菲利娅之死的悲痛而发怒, 这一点也遭到一些质疑, 认为哈姆雷特不过是在争一个名誉, 不是真的为了奥菲利娅. 可是我一直重新提及, 哈姆雷特已经对奥菲利娅作过告别了, 在他剧中不断坚定自己复仇的意志的最后, 很难再去抒发他一开始就已经决心放弃的爱情.
哈姆雷特的愤怒, 如果在相信他还爱着奥菲利娅的前提下, 是无法断定与奥菲利娅无关的. 据我个人总结, 负面情绪直接的发泄方法有二: 悲伤和愤怒. 对比一下杏子的愤怒就能了解到, 她对麻美的死充满愤怒, 但没有为她落泪, 不是因为不在乎麻美, 是因为杏子一直在收起自己悲伤的一面, 而往往以愤怒表达; 除了在TV9话为沙耶香、为自己、为无力拯救的人们、为无力反抗的命运而流下泪水, 就只有在天真的过去能光明正大地悲伤. 愤怒也是她对抗世界的方式. 总之, 愤怒的含义并没有那么狭小
这之后结局临近, 而哈姆雷特再也没有提过一句奥菲利娅. 杏子就更不用说了
比起读出漠不关心, 反而这份深锁心底的主动放弃的爱更加突兀而出.
这场爱情悲剧如此体现不出哈姆雷特的爱, 或许是因为他对奥菲利娅的感受都被藏起来了. 他不允许自己流露, 他决定了要放弃. 可是重新审视哈姆雷特的情诗: "never doubt I love", 现实的放弃不是心灵的放弃, 不要怀疑! 即使这个人的爱不露声色, 甚至无迹可寻, 请不要怀疑. 虽然我们不能直白看见、了解到的东西, 我们总是理所当然怀疑其存在的
貌似并没有几个人这么评价哈姆雷特, 或许是因为对爱情的界定不同; 可我会承认这样的爱情
同样, 只要主动探究杏子内心深处的想法, 就能发现麻美占了多大的地位. 简单总结下杏子, 以对麻美的感情为代表, 她的许许多多想法, 都是嘴上逞强而自己一人承担. 真的是非常坚强、非常温柔的人.
写这一大堆, 也是想让大家更加了解杏子与麻美的关系, 因为麻美与杏子是彼此过去的重要一环, 解读她们共同的经历, 也能对杏子这个人有进一步了解. 反之对麻美也一样.

总之能引用一大堆《哈姆雷特》跟携带版写些东西, 还是挺好玩的, 自嗨第一名!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