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DNF】奥兹玛Raid相关分析-剧情篇

2021-06-17 10:55 作者:混沌的社畜机皇  | 我要投稿

前言:本篇内容具有较多个人观点,仅提供思路参考。


(一)同样的话,不同的人,同样的期许,不同的结果

如果说希洛克团本中阿甘左与卢克西是刀人刀到骨子里,那奥兹玛团本的刀就是明知很刀但就是吃一口玻璃碎片还得咽下去。

“会相见”这个概念在整个团本剧情中一共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在佩鲁斯帝国监狱中,丽兹问奥兹玛是否有机会相见。

第二次是尼尔巴斯对歌兰蒂斯说一定会再见的。

尼尔巴斯这边毋庸置疑,虽然混沌之门关闭,黑色大地作为异次元空间被再次封印,但尼尔巴斯既然遇到尼巫了,那么就说明百分百还有能回到阿拉德的余地。虽然未来的日子还很长,但歌兰蒂斯只要等待,并充满希望就好了。

但奥兹玛×丽兹这边是妥妥的“失去了未来”。按照旧版时间线来说,奥兹玛在蛰伏了一百年之后才以混沌之神的身份降临阿拉德,照这么算丽兹早已去世。

其实奥兹玛这句话就已经把接下来的决定说明白了:我无法继续保护你,所以我尊重你的选择,你是我最重要的人,所以你一定要继续活下去;我知道你爱我,所以你不要担心,你没有背叛我们的感情——我都理解。

是在安慰丽兹,也是在自我安慰。在这种情形下,他只能逼着自己放手。只有放手,与丽兹断绝关系,才能保证丽兹继续安全地活下去。

虽然奥兹玛说“只要你希望,就能相见。”

但后面的事情官方并没有交代,只能说成为一个遗憾吧。但两边的情况做个对比,就不禁觉得更刀了……(希望官方能出后续剧情打我脸)


(二)奥兹玛为什么选择首先攻占艾罗雷诺城

艾罗雷诺城——第一次暗黑圣战,混沌王座的所在之处,也是米歇尔封印奥兹玛的地方。亦是此次团本的所在之处,可以看得出来奥兹玛自从攻下城后几乎就没挪脚。

那么首先攻占艾罗雷诺的理由可以按如下思路分析。(感觉像在做材料分析题)

①造成较大的社会恐慌

可以由故事集第一篇的《艾罗雷诺的悲剧》中得知,当时伪装者的威胁并不会引起社会上层的注意。因此在攻占艾罗雷诺之后可以迅速引起整个帝国的关注,并引起社会恐慌,帝国人对国家的不信任,使得下一步的战争更好发展。(毕竟信念不坚定的人更容易变成伪装者)另外一点,正由于帝国社会的阶级分化明显,阶级歧视严重,才会导致阶级上层的不重视。也因此便利了伪装者在城中的潜伏,最终造成了屠城的结果。只能说他们咎由自取。

②切断帝国经济来源,从中上层打击社会秩序,为攻占帝国首都打下基础

可以从主线剧情当中得知,艾罗雷诺城可称得上是佩鲁斯帝国的经济中心。当从内部摧毁一个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之后,这国家也离灭亡不远了。(更何况这佩鲁斯帝国的主要经济运行方式还是内产内销,虚祖闭关锁国,暗精灵仇视人类,个人感觉能依靠的外来资金几乎没有)

另外,按照艾罗雷诺城内聚集的大量贵族来看,帝国的中上层阶级也居住于此。当代表社会权威的中上层阶级被摧毁之后,才能够更好地撼动这个国家的统治。

③人性的丑恶问题

如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奥兹玛仇视的是人类的傲慢。(忘了在哪看到的,应该是主线剧情)而在腐败贵族聚集的艾罗雷诺,也就是人性丑恶最为聚集繁盛的地方。

④历史遗留的仇恨问题

因为丽兹是在成为皇妃之后这座城和这个家族才发迹起来的,奥兹玛攻这座城于情于理,这口恶气不能不出……


(三)从血之诅咒到伪圣痕——伪装者的诞生

可能会有很多人都觉得现今伪装者的制造方式不尽人意,明明之前血之诅咒传播更加厉害,像僵尸病毒一样,但为什么现今要用伪圣痕这种麻烦的方法来制造伪装者呢?

其实这还是需要结合时代情形来分析的(大人,时代变了)

首先,暗黑圣战的前提是有大量伪装者作为战争基础的,那个时期的人类作为弱势方只能被动地被感染成伪装者,因此通过血之诅咒能够实现更快的传播。以及当一个区域爆发出伪装者后,那一个范围就会造成人员恐慌,间接地就实现了区域性的不攻自破。可以说当时的奥兹玛是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需要人员调动的区域的。(如果是在混沌位面,就这么打,即使有圣职者也能打赢)

等到暗黑圣战之后,奥兹玛被封印,圣职者围剿残余势力,伪装者就成为了弱势方。在形式倒向下,必须通过缩减人员来保存势力。

并且在奥兹玛被米歇尔封印之后,被卡赞封印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伪装者数量一直处在岌岌可危的范围内。虽然时不时有通过异次元裂缝传送来的,但阿拉德本土的伪装者依旧是生活在圣职者教团的压制之下的。

那么阿斯特罗斯在接受到奥兹玛的指示之后,便着手开始建立教团。应该就是这个时候开始使用了伪圣痕。

暂且不深究伪圣痕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直接开门见山地解释为什么用伪圣痕这么麻烦的方法。上面也提到了圣职者在当前形势下的压倒性优势,那么黑暗教团在活动时一定会谨慎行事。

利用伪圣痕增加教徒其实是一种谨慎又有保障的扩张方式。通过拐卖,诱骗等方式吸纳那些不被重视的人群,在保证教团踪迹安全的情况下增加伪装者数量。

因为阿拉德的宗教团体又多又复杂,只要行动足够低调就不会引起注意,况且也没有人会注意那些偏远地区的小村庄。

并且伪圣痕的仪式具有筛选性,成功的人可以加入教团,失败的人要么成野怪要么就死亡,极大地保证了教团成员的精英化。以及圣痕成功的人都是在混沌的掌控下具有自我意识的人,也不至于像盲目袭击人的恶魔那样做出不利于教团的行动。

另外,在和平时期,一个悄无声息渗透进人类社会的异端组织造成的隐性危害远比一群无脑袭击人的僵尸大。

小结:当需要高度精英化组织,保证团体内部可统筹性时,就需要更加严格的筛选方式。


(四)黑暗教团与混沌之神

黑暗教团当然是在奥兹玛的支配下建立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在前期黑暗教团的大量铺垫之下,团本剧情的出现突然让黑暗教团的作用成断崖式下跌。虽然奥兹玛攻坚战的确是以奥兹玛为主,但黑暗教团的突然退场(只剩干部了)难免给人一些突兀感。

之前也和朋友提起过教团成员们似乎都是些悲惨的社会边缘人,比如柯林捷出身平民窟,K被大火烧伤,梵塔也失去妻儿这样。我曾思考是否是奥兹玛在以意志影响世人,让世人饱受他所承受的痛苦,从而暴露出人性的恶。

但看了团本剧情之后我才发觉:是,也不是。

简而言之:作为人类,命运的苦难无法避免,虽然苦难各有不同,但在苦难中煎熬的内心都是共通的。这些饱受煎熬的内心也是同混沌的痛苦相通的,教徒们回应混沌也是在回应自己内心的愤怒与反抗,奥兹玛就是他们渴求抗争的聚合体,所以只需要呼唤混沌的降临,让世人感受他们所有人的愤怒就好了。

当然了,能够踏入黑色大地的信徒也是需要被奥兹玛承认的,大部分教徒也应该都死在黑鸦之境里了。


(五)混沌与混沌

其实在此次团本的高光人物还数清夜,清夜在获得两位纯血者的能力后获得了更强的能力,甚至抛弃了人形。

而在击败柯林捷后,他说过这样一段话。

也许你所赞扬的那个神,也会认为我才是混沌。忠实于本能的人,才有资格站在混沌之巅。这才是混沌想要的救赎,才是极乐的净土

乍一看这句话说得挺狂妄的,并且清夜早就有要挑战奥兹玛地位的意向,但逐句分析后,还是能分析出他说这话的根源的。

为什么清夜说自己是混沌

可以从清夜的团本立绘和技能中看出,清夜抛弃了四凶兽的能力,转而只使用黑白两色的阴阳之力。

阴阳相生就是太极(太极生两仪嘛),太极就是天地未分的混沌。所以清夜所说的混沌就在这了。

忠实于本能

清夜在团本中这个“贪欲混沌”的头衔和“忠实于本能”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联系成“随心所欲,忠实欲望”的概念。其实并不然,本能这个词其实还有更深的意思——发掘自我。

(这里的本能与自我/无我,可以联系一下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但说得太深奥容易让人看不懂)

佛家讲修行嘛,修炼自己的内心,使精神达到更高纬度。说涅槃其实就是精神达到最高的境界,使得精神脱离肉体飞升了。

本身混沌就是一个高纬度的存在,那么清夜想通过完全发掘自己的力量来达到修行的巅峰——达到更高维度存在,达到混沌。

救赎与极乐净土

之前清夜也说自己即是佛祖,才能引领世人走向极乐净土。因为极乐净土就是阿弥陀佛成佛后所产生的佛国净土,所以说清夜这么说并没毛病。

那么极乐净土又怎么达到呢,这就需要再追溯到清夜名字(般若)的出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句话说白了就是观音菩萨在修行到智慧的顶峰时,一切苦难都消失不见了,感受不到了。

再回到清夜的最终目的上:依旧是清夜希望通过达到最高纬度存在来让世人摆脱疾苦,获得救赎。

(为了避免有人跟我杠啊,我就说得再细一点。前面说的忠实于本能的最终结果就是发掘寻得自我中的无我,无我的状态就是心经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所以清夜才会说“一切都遵循天理”,至少在佛教范围内的“天理”(秩序)就是这么个理论。并且太极的理论也是这种宇宙原始秩序的哲学观点,概括来说也是“天理”。想必懂的人自会懂我意思,不懂的看个乐就好。)

清夜的团本定位

上面都说忠实于本能=发掘自我了,所以清夜才会被安排在棱镜庭院阿尔米斯里摸索混沌的内心。但实际上呢,镜子嘛,镜子应照的是自己。我想制作组是想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暗示:镜子映照之物即是自己,也是混沌(奥兹玛),那么从这一方面来看,清夜的内心依旧是和奥兹玛的混沌不可分割的。(所以阿斯特罗斯也说清夜堕落了,这波还是奥兹玛在更高一层)

奥兹玛的混沌

说完了难懂的就来说点好懂的——奥兹玛的混沌从何而来。

《圣经》作者试图以一种体系化的神学宇宙论阐明世界的发生过程,这个过程是,在非终极的意义上,上帝与原始混沌共同存在,然后在某一时刻,上帝决意创造我们当今的世界,于是上帝从混乱(disorder)中带来秩序(order)。不管原始“混沌”是否为上帝所造,"秩序”肯定为上帝所造,造物主常常也就是“秩序”的化身。(摘自百度)

那么显而易见,从奥兹玛这个类似于撒旦的定位来看,他就是来冲破秩序的。而消灭人类也就是冲破秩序的方法,奥兹玛的目的就是要消灭人类,让世界回归一个无序的混沌状态。

清夜与奥兹玛

虽然两人的信念理论各不相同,但还是可以做一个比较来分析的。

清夜是向内的,怀揣的是一种自我牺牲精神,他希望牺牲自己来拯救世界。这个思路有点类似于:如果世间一切的罪恶都在我自己一人身上,那牺牲我自己,世间就没有罪恶与苦难了。本质上还是与救苦救难的神佛有点关联。但在我看来他这个路还是有点走偏了。

奥兹玛则是向外的,他认为人类内心的恶不可避免,而他不过是这些罪恶的具现化,一个承担体。如果需要有矛头来指向污浊,那么这个污浊就是他。那么如何消灭恶,很简单,把人类都杀了,打破这个定义善恶秩序的社会群体,那么善恶秩序这一说法也不存在了。

奥兹玛Raid全程剧情带给我们的思考

团本奥兹玛语音多次强调了“直面内心”这个概念,这也是我们作为人类需要思考的问题。善与恶概念并不是绝对的,但善与恶又必须是平衡的。当一味地去宣扬善而否定逃避人性的恶时,那么善也就变成了伪善。并且普世意义上的善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善,就像异端审判所的所作所为,当她们以善的口号去盲目狂热地解决问题时,必定会伤及无辜,仇恨也自然由此而生,哪怕出发点是为了保护更多人的安全。(嘛,杀少救多向来都是个悖论)

从流放者山脉一直到团本的剧情,优秀之处就是体现出了各式各样的“人性”。圣职者教团这边有因利益而聚集在一起的人(雷米迪亚黄金座堂),也有因信仰而执着向前并充满救赎怜悯之心的人(欧贝斯等),更有疯狂得犹如异教徒,盲目伤及无辜的异端审判官。而同样,黑暗教团中也并不是百分百的狂热信徒。德瓦斯特因陷入对光明的迷茫才选择了混沌,而K一直怀疑着是否只有伤害他人才能守护自己想保护的人。并且还有对清夜一直抱有敌意的柯林捷。(人物设计得大家都带脑子是件好事)

而一切的一切,都是奥兹玛看在眼里的“人性。”

那么作为人类的我们如何去直面自己的内心,如何权衡善恶欲望,这是需要我们去深刻反思的。这个团本的全流程剧情更加贴合人性,贴合人类社会,给我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一点剧情小问题

1.按照暴戾搜捕团七人中那个红发戴面具的妹子进入异次元裂缝的情报来看,黑色大地应该遍地都是伪装者的。而且在故事篇3中也提到了,奥兹玛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叫一大群伪装者来和米歇尔人海战。但是团本中“黑色大地中沉睡着大量伪装者”这个概念体现得不是特别明显,可能都在cg里了。

2.柯林捷接受的新启示指向了露希尔,但实际上团本里这个启示似乎被鸽掉了,也就提了一句露希尔是当年那位初代异端审判官的后代,然后就没了。

3.K把欧涅诗和柯林捷带哪去了谁也不知道,等后面发展。

4.诸如阿尔米斯(清夜图),埃利诺斯(柯林捷图)的名字暂时无法考据,但团本所在的艾罗雷诺(ellerinon)却可以拆分翻译。elle为法语中的“她”,而riñón则在西班牙与中有“肾脏,心脏,中心”的意思。联系一下,她的心脏,她的中心,这又是丽兹家族所在的城。纯爱战士又被无形喂刀了。

不过呢,有一个细节大家可能都没注意。

在阿斯特罗斯驻守的艾罗雷诺城里,上楼的地方有丽兹的画像。纯爱党又支棱起来了。




【DNF】奥兹玛Raid相关分析-剧情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