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广州:65个重点项目+24个重点工程+6个重大任务

2023年8月1日,广州市政数局发布了《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规划》提出:以高标准建设国际一流智慧城市为总体目标,将广州打造成为全球数据要素市场核心枢纽、全国超大城市韧性智治标杆、湾区全龄友好温馨人民城市、全球先进科技创新策源高地。
《规划》系统谋划了6个重大任务、24个重点工程、65个重点项目,并从空间、时间、运营三个不同维度,细化了实施策略,明确了智慧城市建设保障措施,确保《规划》中的各项任务有效实施、落实到位。

征集意见时间为8月1日至8月30日,公众在此期间可以提交意见。

意见稿主要内容
《规划》整体分为前言、基础与形势、总体要求、架构设计、重大任务和重点工程、实施策略、保障措施7个部分。提出以高标准建设国际一流智慧城市为总体目标,将广州打造成为全球数据要素市场核心枢纽、全国超大城市韧性智治标杆、湾区全龄友好温馨人民城市、全球先进科技创新策源高地。
明确了六大智慧城市建设重点:
一是完善新型基础设施,构建更扎实的建设基础。以网络基础设施、存算基础设施和应用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加快建设双千兆网络标杆城市,积极构建全球网络汇聚中心,加快能源、交通、水务等传统设施数智化改造,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存算枢纽,建设世界一流的算力服务高地,进一步提升广州信息核心枢纽地位,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升级城市运管中枢,打造更智能的城市大脑。在广东省“一网统管”建设框架下,基于“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及各部门系统平台建设基础,按照物理分散、逻辑集中、资源共享的方式,统筹建设全市“一网统管”平台即广州市城市大脑,支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领域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
三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培育更多元的数据生态。持续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通过制度建设夯实数据要素基石,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构建多层次、多元化数据要素市场生态体系,规范数据流通交易管理,畅通数据要素安全流通交易,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是创新超大城市治理,实现更坚韧的穗城智治。围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生命周期,以数字技术优化“全域服务治理模式”,基于CIM平台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的数字孪生赋能,推动城市运行状态全感知、城市治理业务大联动,持续强化城中村、社区等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快速精准应对水平。
五是推进数字全龄友好,完善更温暖的花城服务。充分考虑各类群体、全年龄层市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围绕建设数字全龄友好城市、提供无差别服务的核心理念,聚焦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人社、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助残、数字文旅、智慧体育等重点领域,推动各类民生服务均等化、精准化、便捷化发展。
六是引领发展数字经济,做优更开放的羊城产业。依托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增强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挥广州联动内地和国际的南大门作用,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共建若干世界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构筑国际数字经济合作门户。

24 个重点工程
专栏1 千兆光网标杆城市建设重点工程
专栏2 国际信息枢纽城市建设重点工程
专栏3 全域智能感知城市建设重点工程
专栏4 城市网络安全建设重点工程
专栏5 城市大脑协同运行机制重点工程
专栏6 城市大脑业务与技术能力提升重点工程
专栏7 智慧广州智能交互中心建设重点工程
专栏8 数据要素市场制度建设重点工程
专栏9 公共数据治理能力提升重点工程
专栏10 数据要素流通体系重点工程
专栏11 数据要素市场生态重点工程
专栏12 数据要素应用场景重点工程
专栏13 城市数字孪生规划建设重点工程
专栏14 城市协同运行管理重点工程
专栏15 基层社区和谐智治重点工程
专栏16 全域服务治理模式重点工程
专栏17 打造全球智慧政务新标杆重点工程
专栏18 激发人才创新成长新活力重点工程
专栏19 展现国际都市包容新魅力重点工程
专栏20 构建国际消费中心新模式重点工程
专栏21 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重点工程
专栏22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重点工程
专栏23 数实融合建设重点工程
专栏24 区域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工程
(24个重点工程及专栏重点项目详情见下文)

智慧广州架构设计
1.总体架构
秉承“数据融通、流程再造、决策辅助、效能提升”的设计理念,坚持全市统筹规划、整体布局、集约部署、协同联动的发展思路,加快构建集“数字新基础—数据新要素—智能新大脑—智慧新应用—发展新机制”为一体的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总体架构,支撑实现国际一流智慧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及定位。

图源: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2.应用架构
依据各部门现有应用系统建设现状和需求,结合城市业务架构及数据架构要求,以智慧城市用户侧个性化需求为牵引,以政府部门业务系统整合为支撑,统筹设计广州新型智慧城市应用架构,识别可复用或者共用的系统及应用模块,有效避免各部门信息系统重复建设、过度建设等现象。

图源: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3.数据架构
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数据架构遵循全面感知、全面汇聚、全面融合的设计原则,围绕数据采集、数据资源、数据资产、数据要素流通、数据应用各层面,完善数据要市场制度,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充分释放数据要素化价值。在以行政为主导的一级数据要素市场,建立完善公共数据治理体系,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现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化,促进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在以市场竞争为主的二级数据要素市场,构建以数据交易所、数据经纪人、数据服务商及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等主体的多元化数据流通生态,有序开展数据跨境流通,推动数据规模化应用、价值释放与再创造。

图源: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4.安全架构
参考《GB∕T 37971-2019 信息安全技术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从总体安全战略、安全技术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运营体系和安全支撑体系五个方面构建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

图源: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5.组织架构
构建涵盖“一个领导小组+一个统筹机构+一个市民共建渠道+一个供需对接平台+一套市场化参与机制+一套重点项目统筹机制”的“六个一”组织架构。

图源: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6.实施架构
探索以工程化总体设计的机制创新和技术突破为抓手,从战略构想、架构设计、系统研发、运维管理、效果评估等全链条统筹考虑,有效解决智慧城市建设各自为政、系统烟囱、重复建设等问题。

图源: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来源:综合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广州日报、人民網廣州、数字菁英网整理
编辑:SCOC智城中国 首席数据官GovCDO
审核:数字经济一线
声明: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违反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请联系feedback@digitalelite.cn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