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考简单化,究竟是福是祸?偶然翻到去年文章,文笔还略显青涩……

2023-08-09 21:18 作者:ATP混子  | 我要投稿

2022年福建中考刚刚结束,就在考生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许多人便听到了轻松的欢笑声。不少师生都反映今年中考卷似乎格外简单,而紧接着,总分784分的状元成绩单又令不少家长瞠目结舌。家长们对一双外录取线的预估甚至一度达到了750分,远超往年分数线。 以厦门一中针对思湖片区的招生线为例,从2018年的574分到2020年的603分(旧中考),再从2021年的728分到2022的745分(新中考),可谓快速增长。在分数线变化的背后,是福建中考简单化的趋势。那么,我们不由得反思这样的问题:中考简单化,究竟是福是祸? 如果厦门的数据不够触目惊心,那让我们来再看一组冷冰冰的数字。2022年北京中考满分660分,据了解,总分655分以上者,光海淀区就有571人,本地“六小强”的招生线不约而同地升高到了650分及以上,人大附中分校更是出现了全科满分的考生。由于理科试卷相对容易,且语文、英语作文判卷标准低于以往,出现了大量满分卷。一些其他省市也有类似现象。 此种情况,导致普高录取分数线猛然提高,相近名次分数间隔小,很多考生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而于高中擦肩而过,本该大显身手的高材生中也有许多人向心中的梦想洒泪分别。因此,一部分家长甚至通过种种渠道让孩子到名校借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切的发生不仅出于个人因素,也是由中考简单化等因素间接地共同导致的。 中考的简单化,引起了广大师生、家长的关注与异议,甚至有网民质疑出卷者的水平。其实,这是由于在出现简单化现象的省市的往年中考中,试题均衡分布的同时总体较今年难,让绝大多数中等生保持了原有水平,也让部分好生得以发挥真实水平,所以录取学生的高中基本与考生成绩匹配,被高中录取后,学生即使中考成绩不理想也不会过于焦虑或不甘。这是高质量试卷所创造的平衡,而简单化或复杂化都会破坏这个平衡,并在无形中破坏竞争的公平性。 然而,中考简单化并不是令人人都苦恼的。我们也看到,对于基础扎实,但对难题了解较少的学生来说,这反而是个福音。可是,虽然竞争力低于高考,但中考仍然属于选拔类型的考试,难题、中档题、好题在反映学生学业水平这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有了高质量的难题,初中与高中的学习生活就能更好地接轨,考生也能更快适应高中较为紧张的氛围以及较为跳跃的知识逻辑。就像每一剂中药要有自己的药盒,每一种树木有不同生长环境,每个人都都需要通过测评来了解自己的能力及长处,而中考处于人生首个关键节点,是很好的测评方式,难易程度应适中,才能为高中的选科,甚至以后的就业提供参考依据。 而站在城市国家发展的角度上看,中考过于简单则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一方面,如果一部分人才在中考阶段就因考试不公而被淘汰,进入不适合自己水平的学校,就不容易受到更好的教育,也就不易在社会岗位上贡献更大的力量;另一方面,因为一部分人才的流失,本来不够优秀、学习能力不够强的学生偶然考上了更好的学校,接受了超过自身水平的教育,学习效率不一定高,知识不一定能掌握得好。这都违背了“因材施教”的理念,也不接近人才资源分配的最优解。 总而言之,中考简单化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并不能决定中考简单与否。作为学生,努力提高自己,打好基础、探索难题,全方面均衡发展,才能适应所有的考试形式和难度;作为老师,因材施教,推进教学形式、内容的多样化,才能使学生更有勇气,也更有能力面对考试;作为家长,调节情绪,以身作则,配合学校发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与思想教育,才能在有效缓解焦虑情绪的同时引导学生砥砺奋进。

中考简单化,究竟是福是祸?偶然翻到去年文章,文笔还略显青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