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易主,深陷债务泥潭的姚振华,资本帝国面临塌陷
宝能系创始人姚振华,7月以来,烦心事不断。
7月21日晚,据韶能股份披露,在深圳方富实业有限公司没有如期缴纳所拍广东韶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的12.45亿元尾款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将这1.42亿股韶能股份股票再次拍卖。不过,这次竞拍者要缴纳的保证金由第一次时的6000万元人民币,提高到了1.4亿元。
将被拍卖的1.42亿股股票的持有者为姚振华旗下的深圳华利通投资有限公司,此前因涉及债务官司,这部分股权被司法冻结。华利通公司为韶能股份的第一大股东。
游走资本市场多年,姚振华揽获的三家上市公司——南玻A、中炬高新、韶能集团,在这个炎热的夏天,纷纷陷入股权争夺或者内部纷争,且可能脱离他的掌控。
为姚振华扬名立万的前海人寿,管理层也走到了其对立面,他被一举免去了公司董事、总经理、监事。
在4天内,姚振华接连被银保监会、深圳证监局约谈,送达的监管意见书,明令“严禁股东不当干预”。
自从陷入资金链困境之后,网络对姚振华质疑声音就越来越多。今年3月份,“宝能姚振华下落不明”还一度上了微博热搜,这让姚振华本人不得不出来亲自辟谣。

7月19日晚间,“酱油第二股"中炬高新相继公布了两个重要持股变动事项,一则是"宝能系"大股东被动减持,另一则是与中山国资组成联合体的“鼎晖系”开始陆续增持。
疑似受二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增持影响,资本市场情绪高涨。在7月19日涨停之后,7月20日中炬高新继续涨停,报38.07元/股,这意味着市场愈发确信中炬高新实控人会易主。

姚振华被动减持,为啥中炬高新涨停?这个逻辑就是,姚振华的宝能现在风雨飘摇中,姚振华持股越多,对中炬高新的不利影响就越大,持股越少就越是利好。
中泰证券也发布了研报,题目为《股权或迎变更,经营持续向好》,似乎在敲锣打鼓欢庆中炬高新迎来新的实控人,这真是一点也不给姚振华面子!

姚振华何以至此?
"他太想挽回局面了。"有行业人士感慨称,一边是被动减持,另一边是违规操作,姚振华"野蛮人"的特性,在前海人寿和"南玻 A"的治理中再次展现。此前不久,因违规干预企业经营,作为实控人的姚振华被银保监会约谈。
据了解,宝能系自去年爆发流动性危机,至今还没有解除的迹象,实控人姚振华也多次被限制高消费和成为被执行人,远没有了2015年宝万之争时的风光。
中炬高新、韶能股份作为宝能旗下高端制造核心,曾被姚振华寄予厚望,受债务影响,宝能系对这两家企业的影响力正在逐步被削弱,他的实业版图逐渐松动。

此外,包括钜盛华、汽车、物流等在内的宝能系企业,涉及司法风险已达上百条。
2017年起,姚振华以10亿注册成立宝能汽车,之后在杭州、昆明等城市,陆续落地新能源汽车项目。今年6月,他还出席了宝能新能源汽车总部落户广州开发区的活动。
姚也收购了观致汽车、长安PSA等资产,自称在汽车产业链上先后投入500多亿元,三家上市公司均与造车相关。
可惜迄今亮点不多,回报有限。观致汽车进入宝能体系后,销量连年下滑,去年只卖了约5200辆,同比下降约6成。

去年以来,姚振华及宝能系在化债方面穷尽办法。2021年10月,前海人寿及一致行动人钜盛华减持华侨城A1.64亿股,套现7.51亿元,所持南玻A、南宁百货等股票,已大比例质押融资。
这并未实质性改善宝能系债务危机。
据宝能集团披露,公司自去年6月资金紧张,流动资金缺口约200亿元。据中炬高新公告,截至去年9月底,宝能集团合并报表总资产8300亿元,有息负债1927亿元,对外担保308亿元。
去年11月,宝能官方宣布将拿出旗下8大资产,市场估值千亿,成为缓解流动性危机的重要砝码,当时公司预计在3至4个月内,回款200亿元。
但资产的处置进展,较预期缓慢。据公告,截至2021年末,资产出售回笼约60亿元。2022年上半年,宝能集团的全口径地产销售为19.9亿元,回血也有限。

有消息称,姚振华准备将其所持的前海人寿51%股权,转让给国企科学城(广州),双方已签订框架协议,交易估值约230亿元。
以前姚振华有钱的时候,动辄举牌抢其他公司的股份,在资本市场横冲直撞,一度被称为“资本市场的野蛮人”。如今没钱了,不得不含泪吞下“被动减持”的苦果。
一代资本市场枭雄,从起高楼到宴宾客再到楼塌了,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