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重游世界(十八)
18.同为领袖,异为结局
(致敬SUNRISE公司,若有侵,联必删)
时间:1805年8月16日
地点:萨克罗山之巅
眼前巍峨的群山,在薄雾的笼罩下显得缥缈虚无,却依旧气势磅礴。这些天来,我们几人探访古罗马遗迹,游历名山大川。在这些宏伟屹立的上帝造物面前,人类如同蝼蚁般不值一提。此刻我们登上山巅,低身俯视美丽的大千世界。我的朋友在此宣誓道:“以后,我就是——解放者。我要为美洲人民带来自由,只要我的祖国,一天不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中获得解放,我就誓不罢休。”命运注定,这个年轻人要么会英年早逝,要么会成为盖世英雄。
解放者接着说:“曾经,我崇拜保卫法国的拿破仑一世,但自从去年11月6日,他宣布自己成为法兰西帝国皇帝,将法国纳为个人财产时,我心中的拿破仑,就已经死了。从今往后,我的偶像只有自己,我要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终生!”
解放者的话,极度自信,却令同行的我们,忍不住热血沸腾,潜移默化间,跟随解放者实现他的理想,也成了我们的终身目标。思维仿佛不受自己控制,与解放者共登萨克罗山之巅的我们,齐声宣誓:“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终生!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终生……”
以解放者为首,我们都是贵族出身,耗费巨大财力,组建一支重型武装解放军,并未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自解放者出生以来,黑人与印第安人,都是家中的下人、奴仆,我们的解放军大都是白色人种。他们中的有些人,由于出身显赫而桀骜不驯,但这些人和解放者交谈后,无一例外地选择支持解放者的革命事业。
解放者的话语中,似乎有一种让人绝对服从的强大力量。但大家并不惧怕与解放者争论,因为我们发现,解放者话语间的绝对服从,对每个人只能生效一次。更何况,他辗转各地,散尽家财,一心只为推动国家与民族独立,这样大公无私的革命领袖,早已令我们心悦诚服。
在解放者的带领下,我们挥军向北,武装推翻西班牙独裁者,解放了他的故乡。同一时间,在南美洲南部,又一位英雄横空出世,英雄亲自披挂上阵,给西班牙独裁者,带来一次次毁灭性打击。
说到另一位英雄,他年仅11岁时,就以西班牙普通步兵士官生的身份入伍。在抵抗英国、葡萄牙,以及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军队的战斗中屡建奇功,晋升为西班牙政府军少校。但他始终不忘从军初心:保家卫国。
直到1810年5月,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变革:家乡宣布独立,并开始独立战争。这场战争,一方是自己所在的西班牙政府军,另一方是家乡地方武装。这位英雄毅然选择离开强大的西班牙政府军,拿起武器,与自己曾经的战友兵戈相见。政府军面对在这位英雄带领下的地方武装,有组织地奋力抵抗,权衡利弊后,选择放弃南美洲南部这块殖民地,默许独立。
曾经的西班牙政府军少校,在家乡独立斗争中坚定的立场、做出的贡献,单凭英雄二字不足以称颂。他们给这位第一任秘鲁总统,冠以神圣的称位。
西蒙.玻利瓦尔(Simón José Antoni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Bolívar y Palacios)为了他解放者的梦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疲倦、马不停蹄地,与受殖民压迫地区的领袖会面,发动绝对服从,使他们成为解放事业的同志。玻利瓦尔高举手中的解放者之剑,下令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受压迫者团结起来向前冲锋。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巴拿马、玻利维亚,在解放者之剑的指挥下,宣告独立。
相比之下,何塞·德·圣马丁(José de San Martín)在每场战斗中,都与手下们共同上阵杀敌,对于前来投靠他的人,不论肤色人种,只要认同解放事业就予以接纳。他的军队,因不满外来统治者而拿起武器,而非服从。几年后,圣马丁的解放军壮大到5000人,阿根廷、智利、秘鲁,在圣马丁的努力下宣告独立。
西班牙殖民者之目的,是压榨和掠夺殖民地的物产、土地、劳动力,尽一切可能为本国创收。为了给这样的资本掠夺服务,奴役下的普通人,在殖民者眼中,如同干活的牲口。独立战争本身,对武器装备先进的西班牙本土,无法产生毁灭性打击,但只要殖民者认为,维持殖民活动的付出,大于通过殖民获得的回报,这个地区就有机会恢复独立。
厄瓜多尔的重要城市瓜亚基尔,是两位解放领袖约定见面会谈的地方。1822年7月26日,两人各带亲信,进入谈判室。
由于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公务繁忙等原因,在南美解放道路上通力协作、遥相呼应的两位领袖,多年来第一次面对面,坐上谈判桌。
谈判在大段的寒暄中开始,圣马丁称赞玻利瓦尔的个人魅力,玻利瓦尔赞赏圣马丁的兼容并包。然而一山不容二虎,任谁都能嗅到,两人互相赞美之词中,透露出的危险气息。
玻利瓦尔:“利马的西班牙总督军,被你带领的舰队打败,宣告南美彻底脱离殖民统治。这么看来,你是真正解放者,我不过是你的陪衬。”
圣马丁:“一手建立大哥伦比亚,用最小的牺牲,换取不同的民族,在同一个国家和平共处,为你冠以解放者的称号,才当之无愧。”
玻利瓦尔:“我有足够的能力,团结整个南美走向独立、和平、统一,而你只能——服从于我!”话语间,玻利瓦尔眼中发出一道寒光,不偏不倚地,射进圣马丁的眼眸。是“绝对服从”。
圣马丁脸上军人的桀骜消失不见,顺从道:“是,我愿臣服于你。”
玻利瓦尔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大摞协议,递给圣马丁签署。圣马丁一页页翻阅厚厚的协议阅读着,在每个需要签字的地方,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一过程枯燥而漫长。
玻利瓦尔:“你慢慢签字吧,明天的这个时候,我再来这里找你。”说罢,我们便随玻利瓦尔离开。
翌日同一时间,圣马丁将签好字的协议交给玻利瓦尔,所有条款全数同一。圣马丁还拿出一封信:“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拆开这封信看看。”
同年9月22日,圣马丁完成所有的交接手续,辞去秘鲁护国公之职,悄然隐退。至此,玻利瓦尔成为高高在上的、唯一的“南美解放者”。此刻的玻利瓦尔仍旧信心满满:圣马丁你放心吧,我,解放者,将带领整个南美,走向光明的未来。
在万丈荣光的照耀下,光明下的阴影愈发显露。玻利瓦尔早就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绝对服从既不能对所有人都有效,也不能一直有效:为了利益,副手在卡贝略公然叛变,释放牢里所有囚徒,升起西班牙国旗;守城校尉投敌,部队减员到仅剩40人险些全军覆没;革命启蒙者米兰达签字求和,带给玻利瓦尔美洲独立梦想的人自己放弃梦想;记者撰写讨伐他的檄文,民众议论他是下一个独裁者,这些刚刚获得独立的弱小殖民国家,因内部混乱面临分崩离析……
玻利瓦尔实现了拿破仑的所有目标:摧毁军队,占领首都,解放国家。但他本人,却由于人言可畏以及身体抱恙,处于崩溃的边缘:
“我现在没有勇气指挥哪怕一个士兵,我已经没有理由相信,单靠对胜利的渴望和爱国热情能获得胜利。如今我恳求您,把我的军衔降至最低,或者让我冷静几天。在经历极端条件下的13个不眠之夜后,我已处于罕见的精神崩溃状态。我尽职了,但凡有一个士兵愿意与我,守护卡贝略港到最后,我也不会抛下城市。整个国家因为我沦陷了。”
“在这里,没有人爱我。他们看见我讨厌,却又离不开我。我何必要为他们牺牲自己?我用武器捍卫他们的权益,而现在,我还得用武器强迫他们做该做的事。”
“我的力量完全消失了,你无法想我的精神和身体发生了什么。我遭了太多罪,以至于我无法完成哪怕最微末的任务。除了在床上口述信件,我做不了任何事。”
玻利瓦尔此刻想起了圣马丁留给他的信,他本以为永远都不需要拆开的信,对于此刻的他来说,显得珍贵无比。信纸上,是圣马丁刚劲有力的字体:“你以为,自己能令所有人服从,可事实上,我所做的,全都是我自己的意愿,包括你在内的所有人,都无法强迫我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我知道你渴望权力,同时我还知道,咱们俩的贡献太大、太出风头,像你我这样鹤立鸡群的人,和平年代,只会成为众矢之的。我已带着我应得的财产隐居法国,而你,将会背负起全体,曾被奴役者,最深切的恶意,至死方休。”
玻利瓦尔病倒了,重病使他不可能再担任公职。这位曾经的英雄解放者,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反而连自己的私有矿产,都被政府扣押,现在的他重病缠身,一贫如洗,只能获得最基础的治疗。这位曾经情妇遍及半个南美的花花公子,宣布自己唯一的妻子已死,没有子嗣,后继无人。
“想不到,我付出了一切,换来的,却只有独立。”1830年12月17日,不甘心的玻利瓦尔留下这句话,猝然长逝,年仅47岁。
圣马丁隐居法国某私人庭院安享晚年,直至1850年8月17日,在度过26年温馨又从容的晚年生活后,寿终正寝,时年72岁。
有诗赞曰:
圣马丁无私、善良的手,
轻轻揩干美洲母亲的泪水,
给母亲带来自由与民主、独立与欢乐,消除了母亲三百余年的痛苦与伤悲!
胜利谁能匹配?
丰功伟绩如激动人心的春雷。
何等值得自豪啊,
祖国纯洁高尚的儿子!
南美永远盛开的蓓蕾——圣马丁,最能使你万古不朽的,
还是你急流勇退!
两个英雄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