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药背诵-1

2023-08-29 23:51 作者:四十画生  | 我要投稿

中药学是方剂学的基础,是沟通理论与临床的桥梁。证理法方,中医的诊治过程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中药上。因此,熟记中药是熟练运用中药的前提。本文是新开设的一个专栏,目的是分享本人在考研以及工作中不断实践得出的记忆中药的思路与方法。(所学的中药学版本不同,药物的种类、功效等也就有一些变化,结合各自所学的教材即可,重点为这种记忆的方法)

总的原则

  1. 抓大放小,中药所在的章节和中药的功效为躯干,性味、归经、用量、炮制等为羽翼。

  2. 章节定位,以中药书的目录为背诵顺序,牢记中药归属于哪一大类(即章)与哪一小类(即节),将其模块化。例如,提到生地黄,能想起是清热药这一章的清热凉血药这一节的药物。这样模块式的记忆,有助于构建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

  3. 名称歌诀,在章节定位的基础上,对某一节涵盖的全部中药进行记忆,将其名称编成歌诀。例如,清热燥湿药这一节涵盖的药物有“芩连柏龙胆,苦参白鲜秦”,将同一节的中药聚合起来。当提到苦参时,首先应想起的是这句歌诀,这样有助于进行章节定位。而且,因为是同一节的药物,功效为相近,有助于用熟悉的药物去推测相对不熟悉的药物。

  4. 功效归,在名称歌诀的基础上,将有功效描述相同的中药进一步归纳在一起,然后再展开各自的功效。这一点后面会展开讲。

这种记忆方法的操作步骤是章节定位-名称歌诀-功效归类,将其定义为输入。当输出的时候,步骤是名称歌诀-章节定位-功效归类。随着记忆逐渐加深与输出逐渐加快,可以适当省略其中的步骤。

记忆方法具体操作步骤

以解表药为例,分为发散风寒与发散风热药两节。发散风寒药这一节,一共记忆了14味中药,将其编为歌诀,即“麻桂紫生香荆防,辛芷细藁苍辛葱”。最后,对有功效描述相同的中药进一步归纳。所以,名称歌诀与功效归类是相互参照的,比如对功效描述相同的中药,调整其顺序,不一定完全按照目录的顺序来编歌诀。

记忆功效时,完全按照原文描述,不在对其功效进行简化。如麻黄,就是直接记忆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反复记忆的次数足够多,是可以做到的。再比如,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这5味药,都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的功效,放在一起,能够减少背诵量。而通过名称歌诀将这5味药编排在一起,也能加深对相同功效描述的印象。

作为中药背诵专栏的第一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记忆的方法。后续会逐步整理中药笔记,发出文章与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共同学习与交流,提出宝贵的建议与意见。

“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为提高中医水平而不断努力。

                                                ——毓仁笔谈


*本文仅供学习与交流。切勿试药,患病须及时至医疗机构诊治。

中药背诵-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