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袍为什么常常是蓝色黑色?
道袍等道士服饰,在道教早期并没有定制。 至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高道陆修静对南方道教进行了总结和改革,他在整理道教经籍的同时,编着了道教斋戒仪范类道经百余卷,并立道服之号:“月披”、“星巾”、“霓裳”、“霞袖”、“十绝灵幡”等等。此后,逐渐增修,南北朝末,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饰仪法。 据《道书援神契》载:"老子徒之服,不与俗移。"要求道士不能穿世俗讨新式样的服饰,应保持华夏古制。以明代来说,士人阶层最盛行的日常正式装束之一就是巾和道袍,中后期尤为普遍。但道袍款式虽然常有细微变化,但颜色却多以蓝色、黑色等为主,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蓝色和黑色在古代都可以称为青色。 青色,即指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的颜色,也指黑色。形容湖水为青色时,青色指淡蓝色;形容大山是青色时,青色指青绿色。所以,在道教看来,黑色也是青色的一种。 这就出现了道士头戴黑色(青色)的冠、巾,代表着头顶青天等说法。而服色上崇尚青色,这是继承传统文化中五方、五行、五色以及道教"贵生"思想演化而形成的。青,是五色之一,五色是“青﹑赤﹑白﹑黑﹑黄”,分别对应“东、南、西、北、中”五方和“木、火、金、水、土”五行。《说文解字》:“青,东方色也,木生火,火生丹。丹青之信,言必然。凡青之属皆从青。”在五方五行五色中,东方之木属青色,为青阳之气;东方主生。东方是道教信仰中的"十洲三岛"之所,是修真之士向往的理想境地。 据清代高士闵一得《清规玄妙》载:"青为东方甲乙木,泰卦之位,又为青龙生旺之气,是为东华帝君之后脉,有木青泰之喻言,隐藏全真性命双修之义也。 "在道教看来,青象征生命之光。因此,青成了生命的象征,而且,人们发现当年华逝去,生命即将枯萎的时候,人的头发就会转灰变白,因而会更坚定了他们“青丝”但是健康、生命的象征的信仰。 除了青色外,道教服饰中还常会出现白色,紫色等颜色,都有着独特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