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一台天眼不够用?中国又出大动作,未来再造5台,领先全球50年

天文学是人类认识宇宙,了解宇宙的关键学科,如果没有天文学进行铺垫,未来人类的星际探索之旅将无从谈起,所以人类积极发展天文学,也是在地球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资源逐渐枯竭的局面下,向宇宙深处探索能源和新的生态家园的引路石,为助推世界天文学发展,中国在贵州建立了50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然而如今中国又出大动作了。射电望远镜是用来观测和研究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可以测量天体射电的强度和频率。

似乎是国家嫌一台天眼不够用?所以计划未来再造5台,一旦实现将领先全球50年,位于贵州境内的“中国天眼”,已经是当前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它用两年的时间就观测到,比欧美多个脉冲星搜索团队还要多的射电数量,为推动中国天文学发展和建设成为科技强国,做出来伟大贡献,这座天眼的造价不菲,整个项目花费了11.5亿人民币,每天维护费用也需要40万元,但是中国还在规划建造5台同级别的射电望远镜。

这样算下来将会在未来有6台超大型射电望远镜同时投入天文研究,那么最终能够形成的射电望远镜的阵列面积,将相当于中国国土面积那么大,强大的观测能力,让中国天文学和宇宙学有望获得重大突破,根据中国院士的说法,目前在贵州建成的“中国天眼”,已经发现超过370多颗新的脉冲星,并帮助科学家们创造了70多篇高水平论文,也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刊登了不少篇幅,未来将有望进一步加快中工作对脉冲星的研究进度。
或许会有人好奇,为什么要寻找脉冲星?在宇宙中,有许多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恒星和人类很像,都会经历变化直至消亡,最终恒星会变成三种物质,分别是白矮星,黑洞,和这两者之间的中子星,脉冲星是中子星当中高速自转,发出脉冲信号的星系,脉冲星是死亡恒星的一种,发射的脉冲信号就像灯塔发出的光,以至于最开始科学家认为是外星人发射的信号,研究脉冲星,有望解决人类科学家遇到的很多重大物理学问题和天文学问题。

从提升中国的高科技学术研究来说,再投入60多亿用来建造新的5台超大型射电望远镜是很划算的,这笔钱用于前沿科技的研究,将能造福全人类,而且在建造“中国天眼”以前,中国现代天文学在国际舞台上很少有大展身手的机会,建立全球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群,能在推动发展的同时,让国外专家在借助设备获取资料的局面下,将科研成果拿出来分享。
在未来,随着欧美国家大型射电望远镜的不断退役,中国在全球将是唯一拥有大型射电望远镜的国家,所有国家想要针对脉冲星进行深入研究,都要请求中国分享数据,这也预示着,随着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持续输出,总有一天掌握人类科技制高点的国家,将会从美国变成中国,就像当年世界强国从英国变成美国那样,争夺科技制高点,不但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还能增强国防实力,所以积极发展天文学就是抢占科技制高点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