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车评】EV Card租的MQB朗逸爹
首先声明,我不是车评人,也不是从业人员,不靠这个赚钱。我平时我喜欢租感兴趣的车来试驾,以前这些手记都是发在朋友圈的,但是朋友圈阅读体验太差,对检索也不友好。所以在B站以专栏的形式进行投稿。所谓的“万字车评”只是朋友间的调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栏目。发表在B站上的版本内容基本和朋友圈的相同,但是可能会经历更多的润色,同时略掉一些隐私内容。

在爹卡上花了48租了一个小时朗逸爹,新款MQB平台,100kw电机,38.1度电池,NEDC续航278公里。

其实我一开始对朗逸爹的心态只是因为猎奇所以租来试试,毕竟14万的价格买一个油改电,NEDC续航只有278公里的,有严重刷积分嫌疑的车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事。事实上这种车也只有在一些公务采购或者像爹卡这样的共享车公司才能见到。
但是开下来,感觉这个车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如果有像高尔夫爹一样8-9万的价格,不失为北汽EC之类的低端垃圾逼爹的良好替代品。
这个车整备质量估计在1.6吨左右,配上100kw的电机,在起步之后的低速区域动力是很强的,加上因为电池位置所以重心靠后,一直到40kph给地板电都能打滑,虽然有195的垃圾逼胎的原因,但是体感动力同样不错。另外毕竟电池小,车子不重,高速上100以后的加速能力也不差。
说到高速上的动力就必须要提一下电爹的油门响应。这方面大众做的是不错的,这辆车踩下油门之后既无明显的影响驾驶的动力延迟,也不会由于油门过于灵敏没有适当的滤波使驾驶员细微的动作都体现在车子的动态上,让乘客产生不适。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有自家ID4,国产的广新,以及特斯拉。做的不太好的,点名批评比亚迪,蔚来。油门响应好了,在绝对的功率重量比没有类似的油车大的情况下,高速上的超车能力不一定弱。

关于油门脚感的其他方面,这个车的逻辑和ID4基本相同,有一点细微的区别,但是总体类似。标准模式下,D档油门前半段对应的动力不多,后半段比较贼,松油门不会进动能回收,所有的动能回收都在刹车踏板的前半段。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比较省电的同时延长电池寿命,另外乘客比较舒适,缺点是有些人会觉得刹车前段较软。B(大众的类单踏板模式)档下,松油门时能量回收可以提供比较大的制动力,具体功率不清楚,但是可以满足大部分日常工况下对减速加速度的需求。同时,两种模式下,加速和电制动切换不突兀,在满足驾驶员对车辆预期的同时减轻了某些乘客对单踏板的不适应。这一点,大众这个车包括ID4甚至比特斯拉做得更好。这两个模式都无法电制动刹停,好像也没有蠕行,在坡上不激活Autohold会溜坡,这个设定比较奇怪,甚至算一个小缺陷。另外,这车N档踩刹车可以能量回收,比较神奇。
它有三个驾驶模式,除了上面提到的标准模式,经济模式会限功率70kw,极端经济模式会限功率40kw,但是40kw可以跑到120。这两个模式日常用不到,油门map对于限功率后的标定比较粗糙,我也没仔细试。
这个车本身不是什么高端车,但是减震具有一定的高级感,低速有一定的路感,高速冲坎能比较好地吸收大震动。在同价位算中上水准。
其他方面,由于是油改电,机舱比较空,空间利用率一般,但是好在新MQB朗逸本身空间还可以,这个车空间还算能看。同时作为朗逸,比老款终于加上了方向盘前后调节,车宽也大了一些,值得欣慰。关门声音可能比上个时代的速腾更厚重一些。另外它仅有的小电池应该是装在后座下面的,所以底盘高度和平整度还可以接受,也算因祸得福。



车机手感一般,触屏响应速度不快不慢,逻辑性中规中矩,能在不耗费太多学习精力的情况下掌握大部分功能的用法。另外车机里提供了一些关于电池的相对底层的设置,虽然没有ID.4丰富但是也算大众爹的一个特色。


总的来说这个车跟14万的国产车没法比,毕竟没有解决续航上的吃饱问题。驾驶感受这些锦上添花的东西并不能体现出太多的实用优势。但是如果能以8开头的价格买到这个车,我可能会选它而不是北汽之类的低端小爹。毕竟跟那些车比,它更像是一辆像样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