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乾隆年间,一和尚和尼姑私通,被人发现后绑到了县衙,按照大清律法,两人本应戴枷号示

2023-03-25 15:36 作者:历史大探讨  | 我要投稿

乾隆年间,一和尚和尼姑私通,被人发现后绑到了县衙,按照大清律法,两人本应戴枷号示众60天,杖刑100下,但是,县令郑板桥却让二人立即成婚,并写诗为其做见证。

清朝历史上扬州地带曾有过一批风格相近的画家,这批画家们出生皆为贫苦,将书画用作抒发内心志向的道具,泼墨之间便成一幅佳作。

这批画家的画风通常异于常人,从来不与世俗对应,因此也被称为“扬州八怪”。

而在这其中最怪的莫过于郑燮,世人也叫他郑板桥。

郑板桥的怪主要体现在他对世俗的透彻上。据说每逢有一些贪官奸臣游街的时候,郑板桥便会画一幅四君子图挂在游街之人的身上。

用四君子图来反衬这些罪孽深重之人,警醒嘲讽之意溢于言表。

郑板桥这个人活得也十分透彻,古往今来那些书画家卖画总归是有几分知识分子的薄面,想要遮遮掩掩的捞钱维持生计。

郑板桥就不同,他辞官回到扬州继续卖画的时候,会专门把自己的价格给标出来,在中国国画历史上,郑板桥是明码标价第1人。

他本人就很敞亮的表示:“送礼物不如给我真金白银的现钱来的痛快,你送的东西未必是我喜欢的,但是给钱一定不会错。”

但是老先生也非贪财享乐之人,他收了这些钱便会沿途查看,若亲友家有些难处,他便会把这些钱拿出来救助他们。

在郑板桥的人生里,既有对书画山水的追求,也有匡济人民的政治抱负。

50岁的时候,郑板桥踏入了他的政治生涯,在山东谋得了一个小小县令的位置做。郑板桥这个人不仅是有名的书画家,同时也是一个断案奇才。

乾隆年间,一和尚和尼姑私通,被人发现后绑到了县衙,按照大清律法,两人本应戴枷号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