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真 正 的 过 错

2023-03-29 10:05 作者:jimy888  | 我要投稿

     负责决策的人往往并不是直接承担后果的人。     我们受到决策结果的影响越小,就越倾向于墨守成规、故步自封。一旦把手放在滚烫 的炉子上,你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你要为自己犯的错付出代价,是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促使你改变自己的做法。在下一次触摸火炉之前,你就会检查炉子是否还烫手。但你学到的并不只是适用于某一具体微观情形的教训,你还会抽象概括出一个普适的结论,从此明白在触碰任何可能烫手的东西之前都要先检查一番。

图片

     组织一旦超过一定的规模,就会使得决策者不必直接承担决策的后果。如果我们做出的决策是由他人代为执行,我们之间就可能相差一个甚至多个级别,导致我们无法立即修正自己的理解。换句话说,我们有一点儿不接地气了。越难获得对于决策的反馈,就越容易相信自己是对 的,从而也就避开了纠正自身观点的挑战和痛苦。      承认错误很困难。比起微观层面,我们更容易在宏观层面自欺欺人、自以为是。因为在微观层面,我们能看到、感受到直接的后果。在触摸到灼热火炉的那一刻,我们收到的反馈强烈而即时。

图片

     但若身处宏观层面,我们不再能收获即时的反馈,由于自尊心作祟,我们会编造自欺欺人的谎言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观点,而非真实描述现实情况。 以上三点缺陷就是我们不断重蹈覆辙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需要尽 可能地脚踏实地的原因。孔子云:“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错却不 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图书:The Great Mental Models: General Thinking Concepts

作者:Shane Parrish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公众号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真 正 的 过 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