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鲜花课程、励志书和灵性课程的真相
很多人都有阅读一些励志书或听听激励演讲来提升自己的斗志,让自己更争气。特别是在人生低潮期时,看看一些人的鲜花课程来提醒自己「只要坚持下去,还是有希望的」。我们不否认这一点,不过同一时候也要告诉大家这种做法另一面的真相。
冷血无情的成功道理
如果遇到挫折,你如何激励自己?
我的回答是:「我从来都不激励自己。」
每个人都觉得激励自己很重要吧!为什么呢?
我一遇到挫折或问题时,第一时间就想:有多少个方法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我根本没时间去激励自己。
我个人简单想法是,反正你遇到问题时,激励了自己后,始终还是要面对问题,不如尽早想更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会更省时间。
你要问自己,你的「感受」比较重要还是「解决问题」更重要?
如果你认为你的感受比较重要,你可以选择激励自己,让自已感受好一点后再去想如何解决问题。
不要小看感受的力量,就好像小孩子哭着不想上学,父母就要想尽办法去哄他,让他的感受好一点后,再半推半诱的叫他去上学。(如果各位认为我在指桑骂槐,你没猜错,我的确是在影射那些需要激励了才去行动的人,他们就像小孩子。)
另一方面,如果你认为解决目前问题比你的感受更重要的话,你就得想出办法。想不出办法就去问人或看书等,看看是否能得到新点子,然后按你所想出来的解决方案去做就可以了。如果还是失败的话,再想另外一个方法‥‥以此类推。
遇到挫折时,寻求解决为上策,宣泄情绪为下策。
如果你有多余的时间,你可以调好心情,再度出击。
不过如果你的时间不够,却还要调好自己的心情,就是一种奢侈行为了。
这就好像你又怕冷又想在泳池中游泳的情况。
你下水池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做法,胆小如鼠的做法,用脚趾头浸到水池中,觉得冷的话就抽缩回来,接着再把脚趾浸到水中,一步一步的去习惯水池的温度,之后再用手泼水到身上‥‥搞到最后,你共需要七分钟才习惯泳池中的水温。
第二种做法,就是你知道池中的水很冷,但你不管。纵身跳入泳池。刚开始的半分钟,你可能会冷到发抖,一分钟后,你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在泳池游泳了。这才是成年人的行事作风--不会太过注重感受!
你脑中的毒品
注重感受或情绪的灵性课程之参加者,在外国有个名词是用来形容他们的,叫Seminars Junkies。Junk表示垃圾,Junkies则是对瘾君子的形容词。
言下之意,就是说上课上到「上瘾」。这个理由不难明白,情绪是一种脑中分泌的天然化学物品,一个人吸毒后,毒品会代替头脑激发分泌某些特定的天然化学物品,所以才会令到人有飘然若仙的感觉。
我们的脑内吗啡(endorphine),会在吃辛辣的食物、运动、笑、吃巧克力、谈恋爱,性高潮和吸食海洛英时分泌。只不过,吸食海洛英时,我们的脑会分泌出超过自然份量的脑内吗啡。当回复正常时,就出现撤退症状(Withdrawal Symptom),这就是所谓的毒瘾。
那情况就好像你在家里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狂欢会,到了深夜,客人一个又一个的走了,走到人去楼空后,你可能会有刹那的空虚感。
假如这种空虚感强到你需要每个星期都要参加类似的派对,不然你就会有点忧郁,甚至会影响到你的工作的话,这就是上瘾了。
常看注重感受的励志书或喜欢上灵性课程的人会有四个危机:
一,效力的维持短
高涨的情绪不可能长远维持下去,不是讲师或作家的功力不够或你不肯改变,而是天然的人脑神经系统不可能一直分泌同样的化学物品。刚刚走出一场灵性课程时,会感觉解脱、解放,甚至以为可以征服整个太阳系,但课程过后一段时间,一切就会打回原形。看励志书的情况也一样,刚看完时会有感动,接下来呢?
二,次数的重复多
一般人会觉得上灵性课程就等于充电,充电完毕后就在事业上再冲刺。就好像喝咖啡提神一样,当工作效率下降时,就须要来一杯。
至于上课程所花的钱,是小事,接着下来的危机才是大事。
三,份量越来越大
充电时所产生的情绪力量,确实可以让一个人勇往直前。但情绪其实就是一种天然毒品,上瘾后,未来所需的份量就会越来越大。所以瘾君子在医院开刀前,一定要告诉医生他长期服用那一种毒品,因为麻醉师要开给他的麻醉剂份量,是比你我所需的更重,否则,手术途中他可能忽然清醒就不堪设想了。
当你接受了大师的激励后,你会出去冲,去奋斗,可是等药力开始消退后,你就得接受大师的特大激励,才会有感觉。第三次呢?你需要超巨大激励了。第四次呢?
因为常常给同一个大师激励惯了,感觉没以前般的震撼,所以你现在就更加需要找另外一位不同的大师再给你激励了。
这也不是大问题,因为市场上的需求无限,供应也是无限,一山肯定还有一山高,你肯定会再找到另一个激励大师的。
看励志书,特别是那些关于一些如某某天生或意外残缺人士的故事,记述他们如何艰苦奋斗,总而言之看到满书泪迹就对了。
第一次激励到你的可能是一个没手的人的鲜花课程,第二次可能是要读到没手又没脚的人才能激励得动你,第三次呢?要看到一没手没脚又没头的人之鲜花课程?
四,依赖心情行事
如此长期下去你会养成一个习惯,当你心情好时,才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心情不好时就做得马马马虎虎,或索性不做。就好像女人要和一个男人有亲密行为时,一定要内有心情,外有气氛,才可以成事。
假如你也好像女人一样,要有好心情才能采取行动,你需要向世界上最古老的行业学习。
我们再讲得难听和粗俗一点,做妓女的能不能够等到有气氛和情趣才「做」(接客)?你要成功的话,是否要等到心情、感受都调到恰到好处才去做你该做的事?你果真觉得某个目标是你要的,但你又还没达到的话,你就要像妓女的想法一样:就算我心情不好,我还是要「做」。我做事和我想法又没有关系。
重新理解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我谁也得罪不起,也不敢乱说话。喜欢脑内高潮的机器人们,祝你们开心。
我只做好我喜欢做的,
我只会一种我擅长的,其余的都不会。所以我的所有精力都在一个角度,我喜欢的角度。
我不喜欢的角度,我为啥要去理。
一山还有一山高,找个小众冷门的自己做山大王不香嘛。
为啥要去找天才扎堆的行业打击自己自信心。
把大象关进冰箱里需要几步
无论我做工具
还是只做关门的那个
或者只是做送大象进冰箱的那个就可以了吧
没必要把自己搞死
还是回到原点,
你想要做什么
这个世界就会递给你什么工具
你嫌弃自己
这个世界也会递你称手的工具把自己搞死
你热爱自己
这个世界也会递给你称手的工具活出精彩
大道理谁都知道,而且知道和做到有本质的区别。
遇事儿,能不能转心态,做到自己想做的,再重新理解所谓的道理,才是重点。
得到=获得+做得到
知道=听过+这个或是那个不同的角度门道
知道≠得到
得到=得心应手=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