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做人,不能太嚣张

2023-07-13 18:50 作者:历史其实挺有趣  | 我要投稿


(张士诚 塑像)

盐工张士诚奋起反抗,袭杀恶吏,组织起义,还攻下了自己的老家泰州。

不过很显然,一个小小的泰州,张士诚是不放在眼里的。

要干,那就干票大的。

既然自己已经造反起义了,那就说明自己已经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接下来不管怎么走都是不归路,既然横竖都是死,干嘛不把梦想搞大点呢?

于是,张士诚又集结兵力,一举攻占了江苏高邮。

当时的高邮知府,是一个叫做李齐的人。

张士诚攻破高邮,抓获李齐之后让他跪在自己面前,没想到这个在元末时期名不见传的小小官吏竟然毫不畏惧,而是对着张士诚冷笑道:

我的膝盖素来是坚硬如铁,岂肯为你一个小小的张士诚而弯曲?

张士诚勃然大怒,直接就把李齐给杀了。

在这一刻,张士诚突然意识到,自己虽然依靠暴力解决了很多问题,甚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暴力似乎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只是,狂热的胜利感已经有点冲昏了张士诚的头脑,他占据高邮之后行为做事相当高调,建国大周,自称诚王,这就算是当上土皇帝了。

朋友们,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郭子兴 形象)

之前郭子兴要在滁州称王,朱元璋就没同意,因为朱元璋敏锐的感觉到,在如今这个世道,你想要干大事儿,你不能操之过急,你应该徐图进取,你想一口吃个大象,那是不现实的。

称王这种事儿太过招摇了,别的就不说了,《三国演义》没看过么?大家都忙着苟发展,那袁术老兄非要率先当这个皇帝,结果袁术第一个挨收拾,第一个领盒饭,就连一向忠厚老实的刘备都要找袁术算账。

张士诚如果够聪明,他就该知道,连取泰州和高邮两座重镇,那就已经是占了大便宜了,他就应该低调一点,但我们的张士诚同志偏不,他非要大张旗鼓的建国称王,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存在。

这个大元朝廷啊,也是一根筋,谁默默无闻,谁低调行事,朝廷就暂时还可以容忍,但是谁要是高调做事,胆大称王,朝廷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收拾你。

元朝至正十四年,大元朝廷唯一的指望,也就是丞相脱脱,带着百万大军出兵高邮,把张士诚可以说是团团围住,水泄不通。

朋友们,百万大军,那看上去那就是黑压压的一片,给人的压迫力,可能用语言都形容不出来。

前两天张士诚还沾沾自喜,顺带着喜气洋洋,在高邮城里天真烂漫的幻想着自己的未来,现在兵临城下,他算是慌了神了。

百万大军围高邮,你张士诚几万兵力,你纯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你只能是干瞪眼,等死。

(大军围城)

史书记载,当时的张士诚一看脱脱要收拾自己,那后悔的是不要不要的,每天晚上睡不着觉,竟然狂扇自己的嘴巴子。

后悔呐,后悔!

打不过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脱脱根本就不允许张士诚投降,而是执意要攻破高邮,把张士诚给拉出来杀掉谢罪,起到杀一儆百,杀鸡儆猴的效果。

说白了,脱脱就是要抓张士诚这个典型。

老实说,脱脱真的可以说是大元朝廷的救世主了。

他有魄力,有能力,也有解决问题的手段,如果给他机会,给他时间,给他良好的政治环境,他未必不能解决这一场元末农民起义。

但问题是,当时的大元皇帝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他人到执政后期的时候,开始不太愿意和脱脱同志打配合了。

这么多年来,以元顺帝为首的最高权力统治集团,一直处于一个缓慢腐化的过程。

元顺帝这个皇帝他很有意思,他不是那种特别典型的,一无是处的昏君,他这个人研究起来是很复杂的。

因为,元顺帝足够聪明,但却很少用到正确的地方,他性格正常,不嗜血不残暴不执行特别黑暗的统治,偶尔在执政上还有比较亮眼的地方,但他对老百姓也绝对谈不上有多好。

这是一个拥有多种状态的皇帝,他勤政有为过,也懒惰懈怠过,他幡然醒悟过,也快速堕落过,他曾经努力过,他也放弃过,他奋起直追过,他也曾经黯然落寞过。

作为一个皇帝该有的情绪体验,元顺帝基本上都有了。

(元顺帝 形象)

作者想夸他,但一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毕竟不是夸出来的。

天灾的接连不断,黄河的呼啸水浪,流民的暴起反抗,时时刻刻都在摧残着元顺帝本来就所剩无几的自信心,所以皇帝到最后,还是选择了破罐子破摔,开始不顾王朝的命运和安危,整日纵情玩乐起来。

皇帝都放弃了,但脱脱却仍然不愿意放弃,张士诚这么嚣张,脱脱必须把他给制裁了,绝不能给元朝留下更大的祸端。

脱脱跟元顺帝报告,说我要领兵出征攻灭张士诚,元顺帝非常开心呐,自己有这么一号能干的大臣给自己保底,那自己玩起来不就更放心了?

于是,皇帝鼎力支持脱脱出兵讨伐张士诚,甚至亲自写下诏书,表示这大元天下,就是我和丞相脱脱共同治理的,所以无论丞相有什么想法,我全都鼎力支持,颇有点当年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和丞相诸葛亮的意思。

脱脱也许有孔明之才,但问题是,元顺帝并不是那个心地仁善的阿斗。

脱脱的百万大军到了高邮之后和张士诚在高邮城外好一顿打,把张士诚打的是龇牙咧嘴,败退连连,只好退回城内。

这个时候的脱脱,他和张士诚一交手,他就知道张士诚这老小子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还不如当年徐州城下的芝麻李呢,所以脱脱认为大局已定,拿下高邮,生擒张士诚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既然战局已定,那么百万大军闲着也是闲着,所以脱脱干脆分出了一部分兵力,想要收复江苏周边的六合,盐城,兴化等地。

盐城兴化咱们先按下不说,单说这个六合县,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六合区,很快就遭到了元军的围攻。

(朱元璋 形象)

六合县的起义军首领,他和滁州的朱元璋还算是有点交情,所以立刻修书一封,请求朱元璋出兵帮助自己。

朱元璋这个人,他这段时期还是比较仗义的,所以当然想要出兵帮助,但问题是,自打他把郭子兴弄来之后,郭子兴就一直以领导的身份自居,朱元璋自己辛苦打造的朱家军成了郭子兴白捡的郭家军,朱元璋想要干点什么事儿,郭子兴都要跟着掺和掺和。

并且,老岳父郭子兴还总是喜欢和朱元璋唱反调。

朱元璋说我要去援救六合,郭子兴立刻表示我不同意,朱元璋没办法,只好反复劝说郭子兴,折腾了好长时间郭才同意,朱元璋这才能开拔六合。

很憋气,但没有办法,因为朱元璋对郭子兴,讲究个仁义。

救是去救了,但问题是,兵贵神速,朱元璋已经错过了最佳救援期,所以就算是他带领自己手下的小将耿炳文去对抗围攻六合的元军,最终也是无济于事了。

六合被攻陷,朱元璋只好又撤军回来。

年纪轻轻的耿炳文在朱元璋的队伍里不算是什么一流名将,在此之前也没有什么战绩,就如每一个后来闪耀洪武时代的将星一样,还需要漫长的道路要走。

攻下六合之后,脱脱更是信心大增,在他看来,所谓红巾起义,不过就是一帮毫无战斗力的乱民,只要大元铁骑兵锋所至,一切都会迎刃而解,所以脱脱这个时候也不太着急拿下张士诚,因为现在百万元军围攻高邮,这喊出去这声势就很大,声势一大,红巾军就难免悚惧,他完全可以利用这种战场上的舆论优势,分出兵来对付一下其它起义军。

(脱脱 形象)

脱脱的想法很好,但他想不到,那个表面上对自己万分放心,好的都快穿一条裤子的元顺帝,对脱脱其实并不是特别信任。

本质上,元顺帝对脱脱并没有太多的感情,也产生不了太多的感情。

太平盛世,你脱脱应该给我做牛做马,天下大乱,你应该成为战场上最大的炮灰。

安平康乐的时代,作为皇帝,我要榨干你的才力,那是合情合理的。

而在打仗的时候,就算我把你用死了,那也是应该的。

你脱脱现在手握百万大军,一分钟你就能拿下张士诚,你挺了好几个月也没动静,你也不攻城,反而四处分兵活动,你想要干什么?

皇帝正在这猜忌猜疑呢,朝廷里有些存心不良的大臣们又给皇帝递上话了,表示皇帝啊,脱脱这都出去三个多月了,寸功未建,张士诚也没捉住,反而手握重兵,大量的消耗粮草,那消耗粮草就是消耗朝廷的财政,您能容他这么花钱么?

再者说了,脱脱这趟出去,排场够大的,朝廷里一半以上的官员随行,这不纯纯是想要在外头搞事儿么?

所以说,像脱脱这样的权臣,你作为皇帝,你不得不提防啊。

夕阳西下,古老的皇家宫殿笼罩在一层安详的光晕之中,元顺帝没有说话,他拖着长长的身形,沉默着,一言未发。

做人,不能太嚣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