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华中师大311教育学考研经验 ——双非跨考的二战之路
文|邹MH / 凯程集训营学员
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今年我23岁,大学的选择是在家人期待和迷茫中选择出来的,于是我决定通过考研选择自己想要的。不得不说,今天看到所有好结果由衷觉得一切过程都不是苦的累的。
可以说我所有对教育学的认知入门是在凯程集训营,第一年我什么都不懂,真正开始学习就是在九月初,我报考了上海师范大学,很遗憾国家线都没过,我知道自己既然跨专业就没有优势,必须要尽早准备全面学习,而不是抱着侥幸心理期待奇迹的发生。
2020年我报考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可以说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最终经过了今年艰难的疫情漫长的复试准备期,我的复试成绩也还不错。希望正在努力的你们,看看我的备考过程。
一、专业课311
课程:凯程基础班,强化班,真题班,热点课。
资料:凯程宝典,真题解析,凯程框架,自己的精华笔记。
规划:七月开始→九月之前听完基础班→九月初开始看强化班边听边记忆→做311真题→真题班→十一月初全面背诵→按计划可以背诵5遍左右(快慢因人而异重在自己掌握和理解)→考前认真过一遍笔记
答题模板:戴帽子(写总括句),写观点(主体)写评价(优势缺点未来展望)
(1)中国教育史(难度★★★)
规划:读教材重理解不背诵→听课做笔记重回顾→做题研究答案重强化→全面查缺补漏重记忆→巩固记忆自动化
个人备考经历:就我而言毫无历史的底子,所以我做了一张完整的大表格,上面是包含了所有内容,没事情我就去看。我就会去真正了解教育家,他们都是我的家人,我甚至经常去找他们的照片当作了解他们的人生,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当你去认真了解他们,他们就真的不是负担。
(2)外国教育史(难度★★★★★)
规划:读教材重掌握知识背景→听课做笔记重整合→做题研究答案重强化→全面查缺补漏重记忆→巩固记忆自动化。
个人备考经历:这是一门最难最难啃的大骨头,法案和教育家多到根本背不下来名字,我的建议是每天记一个教育家的思想或一个国家的法案,多想想背景和经历,理解着记忆效率很高。外教史必须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识记,背下来的东西就可以用首字连词法串起来。
分享一个我记忆《国防教育法》的方法:3ce口红需要花钱。(3是新三艺,c是career是加强职业教育,e是elite精英所以重视精英教育“天才教育”,花钱是指增加经费投入)
(3)教育心理学(难度★★★★)
规划:读教材重理解→听课做笔记重整合→做题研究答案重逻辑→全面查缺补漏重加工→巩固记忆自动化。
个人备考经历:如果想选择最后一道大题是教育研究方法的话,那么可以说教育心理学的题目是统考卷子上分值最小的。所以重要的是简答题的分数一定要拿到,20年的题目有一道是关于奥苏泊尔学习动机的划分,这个题目可以说往年是略复习的点,不是整体的知识,这表明311统考正在慢慢细化,真的需要全面把握,每个细碎的知识点在前期都要有印象。
(4)教育学原理(难度★★★★)
规划:重理解!!!重理解!!!重理解!!!
个人备考经历:外教史和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原理基础,考频最高的是课程、教学和德育,教育学原理属于偏理论性的知识,需要真正的理解才能掌握,我的方法是先读教材《教育学基础》,无论理解多少都要读下去,再去听徐影老师讲,徐老师的教育学原理是我听过讲的最细致最饱满的,跟着她的节奏整理出来自己的笔记,教育学原理的笔记不需要表格,是逻辑框架更好,是她让我爱上了教育学。
此外教原开放性的题目也非常多,需要我们在考前读一些热点,凯程的押题课就讲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今年直接押中一道论述题,所以在前期多学习多理解全面掌握非常重要。
(5)教育研究方法(难度★★)
规划:听课做笔记重识记→做题重查缺补漏→巩固强化重记忆。
个人备考经历:教育研究方法是五门课程里面最简单的一门课,内容很少,考的方式都是结构良好的问题,只要背下来一定都会写的上。但需要理解的部分也要认真理解,重点在信度效度,定名定序定距定比测量,第八章的定量分析数据描述以做对选择题。
答题示例:述评布鲁纳结构教学观。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教育家,认知主义代表人物,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他提出了教育目的就是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学科基本结构不只是概念方法原理态度,还可以是一种思维方式,以及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最好的方法就是发现学习。并且提出掌握基本结构的四大原则,分别是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强化原则:***********评价:***********优势:(对学生,对教师…)局限性:(对教育耗时耗力教育质量下降,对教师,可以提到20世纪60年代改革)对教学的影响:(可以分维度,对教师,对学生,对编写教材…)未来的趋势:(布鲁纳的思想影响了我国的教学方式,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中心)
二、 政治
课程:徐涛政治强化班,杨娅娟肖四肖八精讲、领背班,凯程串讲课
资料:《核心考案》,《1000题》,《肖四》,《肖八》,《凯程政治框架》
规划:十月开始每天政治两个半小时→听徐涛强化班并配合做1000题→杨娅娟选择题领背计划→肖八以选择为主→杨娅娟大题背诵→肖四选择大题都要完全掌握,大题整理成自己能记住理解的格式。
我是一名理科生,一点点基础都没有,可以说我甚至不知道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所以对待政治我额外下功夫,是在十月初开始的。
我的选择题最终得了41分,可以说政治是得选择题的天下。选择题我跟了杨娅娟的选择题背诵计划,可以说最后政治的题我都背下来了,我很推荐她,很多题目都串成了顺口溜,所以很多题目都变成了自动化的记忆,在考场上我的选择题答的很快,可以给大题留下充足的时间。
大题我当时整理了肖四,因为肖四出的很晚,可能背诵时间很紧,于是我额外花时间认真加工了这部分知识,我会先做一个所有题目整体脉络的表格,然后再去把肖四整理成自己能理解能记住的题目,两个表格对比我会记得很牢固很牢固。(附整理表格)
三、英语
课程:朱伟恋恋有词前十五单元、何凯文考研英语、凯程孙浩阅读精讲,凯程作文批改
资料:2000年后真题,《恋恋有词》、何凯文阅读、凯程阅读讲义、凯程作文本
规划:七月开始每天英语三小时→恋恋有词十五天十五单元→每天一篇阅读不计时→九月初开始2010年后的阅读→十月起开始做七选五和翻译→十一月初开始写作文整理个性化作文模板(每天都要背背单词,看看它们让它们记住你)
我第一年英语考了46分,第二年英语考了73分,可以说比你们起初都要差。英语主要是分为单词,阅读,作文三大部分。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根基,阅读文章中不熟悉的词直接影响答案的选择,因此单词是要一直背到考试前的。可以选择单词书或者手机APP(推荐“不背单词app”),但是注意并不是要一次就把这个不认识的词刻在脑子里,那是没有效果的,对抗遗忘的最好办法是重复,因此需要多过好几轮,每次追求熟悉的效果就行,伴随着后期做阅读,也可以在文章中加深对词汇意思的记忆。
阅读部分的话,近十年的真题至少做两遍。并且是精做。2010年前的真题可以作为积累词汇和翻译素材做,2010年后的真题有了非常明显的命题思路,在通篇翻译的基础上注重每一个问题的题干,试图揣测命题人思路。在通篇翻译的基础上勾画出自己不熟的单词,形成自己的单词本,偶尔拿出来翻翻,加深记忆。
对于阅读理解孙浩老师讲解很好很细,通篇翻译的基础上告诉你如何理解文章,理解选项,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阅读是考研英语高分的必要保证,也是最耗费时间和经历的部分。
对于作文,终极方法就是在积累的同时输出,就是不断的写,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模板。凯程的作文批改课也是机构课程的亮点之一,老师前期会讲很多句型,相同意义的亮点词汇,在已经积累很多的情况下,至少会要求你写大小作文各8篇,有读研的学长学姐批改,指出作文的不足之处,句型用法等等。练习的过程也是逐渐形成自己文风的过程,这样考场上题目千变万化也可以轻松应对了。
最后想送给你们两句话:
1、考研就像在一个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你洗没洗干净所以你只能一直洗,但等到天亮了你就发现衣服干净极了。希望未来你们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这段时间可能很难熬,无数次想到放弃,但因为我每次都想起等我成功上岸之后的光芒,我就觉得一切困难都值得。
2、没有什么比坚持更可怕的事情了,滴水可穿石。只要你狠下心来坚持,不在意过程中的失败,不在意休息比别人少,不在意短暂的努力得不到结果,那最终的结果一定不负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