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三体》中质子的制作方法的猜想

2022-12-13 14:03 作者:戏三子也是朝歌  | 我要投稿

首先,参照粒子对撞实验中能够打破粒子对撞规律来看,质子的大小可想而知,小到完全无法用肉眼来看到。 那么如果想要制作出质子这样的东西,第一步必然是想方设法将一个物体的制作体积尽可能压缩。 那么我的猜想中第一步,不是如何设计质子,而是对制作质子的工具进行压缩。 现在正在步入机器时代,迟早有一天机器人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工业的主力。而机器人有个特点,那就是能够进行精细化工作。 我的猜想是,利用机器人进行套娃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大机器人之后,利用这个大机器人按照它的规格重新制造一个体型更小,能够缩小一半甚至更多。 依法炮制,在重复利用机器人复制缩小版的个体之后,直到制造出一个体积无限趋近于质子大小的机器人。 如果可以的话,对于这些不断迭代的复制型机器人,都分别对其安装上摄像头,以此来投影到最大屏幕上,以达成实时监控的目的。 质子的制作第一步就达到了,也就是要足够小。 这个猜想,估计不可避免的一点是会导致工作量异常庞大,因为要进行一个无限套娃工作,你无法确定究竟要干多久,而且每一次缩小,那么它所需要用到的机器人各项零部件都需要同等缩小,包括工具、控制设备,甚至于可能还需要在几次缩小之后创造出新的微型发电厂等。 所以这个猜想可能可以实现,但难度极大,依照目前的科技水平,基本上没可能。 但我说了,这是猜想,不妨就大胆点,假设能够完成话,这就是一本万利的了。 比如说,现在拥有一个小到如质子一般的机器人,并且它的程序中能够完全按照上一个机器人下达的指令进行工作,那么依照这个套娃模式,最终回到原本世界,也就达成了一个普通人也能够操纵非常微小世界的机器人。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又可以完成一系列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不说,甚至于也能够研制出无限接近于强互作用力材料的东西。 当然,这都是猜想,而且我主观排除了微生物、电场等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但猜想嘛,大点无妨,也就图一乐,如果能有点帮助,其实还不错吧。

关于《三体》中质子的制作方法的猜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