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织就民生服务“锦绣图”
家门口建起的老年食堂,帮助老年人解决吃饭、照料等难题;社区里有了普惠幼儿园,孩子就近入园不再愁;大病有医保可以救助,看病方便省心;参加就业培训,返乡创业政策好,不用再为生计发愁而离家在外……
11月,迎着冬日的暖阳,漫步在经开城乡,你可以轻易获得老百姓对于“幸福”的不同诠释。一张张满足的笑脸、一声声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向往,正是得益于经开区一直以来对民生服务工程的强力推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经开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全力以赴把实施民生实事与提高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等有效结合,通过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等举措,全面推进创业就业、困难群众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等领域民生工程项目,圆满完成年度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切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幅织满百姓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锦绣图”徐徐展开。
“三农”工作成绩斐然。建设美丽新乡村,农村生活污水已完成7个村,黑臭水体全部完成25个村的治理任务。抓好农村饮水安全,疃里镇78个村26898户完成供水,马集镇23个村8144户完成供水。积极开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工作,截至目前,72个行政村经济收入2798.23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的72个行政村,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的14个行政村,超过100万元的4个行政村。
创业就业硕果累累。扎实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258人,完成全年培训任务的95.2%,其中农民工培训960人,完成全年培训任务的120% 。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5%。全区共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440个,其中,乡村公益性岗位257个,城镇公益性岗位183个,实现上岗率113%。
看病救助提标扩面。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总体运行平稳,持续向好。全区不断完善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政策体系,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梯次减轻参保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建立基本医保正常筹资增长机制,优化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结构。济宁经开区财政按比例为12.36万参保群众补贴1147.48万元,区财政为近1.5万名困难、低保、重残、孤儿、70周岁以上老年人代缴医保个人缴费部分460.76万元。
社会保障圆满收官。推进“济时救”工作,设立临时救助备用金45万元,建立“主动告知、主动发现、快速响应、及时救助、跟踪转介”的闭环救助模式,截至目前,共实施临时救助86户(169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4.31万元。对全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九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在去年同期的基础上提升了10%,截至目前,共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2008.8万元。新实施“济时救——幸福来敲门”行动,对分散供养的408位老人每月走访服务两次,切实提升分散供养老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慈心一日捐”等慈善捐赠活动,截至10月17日,累计募集各类物质及善款220.13万元,在功能区排名第一,有力支持了抗击疫情等中心工作。
教育文化成效显著。2022年全区教育部门财政投入一般公共预算安排30998万元,较去年增长10.01%。加大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全区123名残疾儿童,随班就读38人、送教上门85人,入学率为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8%以上。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为全区65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免费安装有线电视,开展农家书屋图书补充更新,按照每个农家书屋每年补充更新不少于60种、100本图书,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新选配图书750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