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企业售假724万,赔2172万!假冒星巴克侵权案被判

2021-05-20 14:28 作者:企知道  | 我要投稿


为销售“假冒”星巴克咖啡,某食品公司伪造“上家”授权文书,先后将近2万件假冒“星巴克”速溶咖啡销售给无锡、杭州、汕头、乌鲁木齐等全国18个省份50余家商户,销售金额共计700万余元。

近日,法院对这起特大假冒“星巴克”咖啡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涉案食品公司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公开向消费者赔礼道歉,并支付三倍惩罚性赔偿金2000多万元。(按照销售收入的三倍计算)

据悉,自2017年起,该涉案食品公司控制人以单位名义与生产假冒星巴克“上家”达成合作协议,从“上家”购入假冒星巴克注册商标的速溶咖啡予以销售。该涉案食品公司在明知从“上家”购入的速溶咖啡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情况下,依然隐瞒事实真相、以假充真、进行欺诈销售,侵害了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假冒产品伪造授权文件、报关单、卫生检疫检验单等,制假、售假,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损害了原品牌商的权益。面对假冒行为,大企业尚可防患于未然,依托知识产权对品牌进行保护。对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在面对假冒行为时,如果因一时维权的困难,放任其发展,当假冒产品充斥市场一发不可收拾时,再选择维权,恐怕企业的品牌和信誉也无法挽回了。

中小企业如何维权?

企业有时候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到法院的一纸判决,而是为了与涉嫌侵权人进行和谈,弥补因其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企业在双方的谈判之前应明晰自己的底线,同时,也应该尽量调查清楚对方的底线,以便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很多时候企业很难得到足额的赔偿,但如果不提起诉讼,侵权行为将蔓延,权利人的市场份额将受到极大影响,所以必须提起诉讼以夺回正品的市场份额。因此,在必要情况下,企业亦可采取法律措施,甚至不惜采取刑事措施来维护其市场份额。

1.发警告函

对于侵权行为和后果不是很严重的,涉嫌侵权企业不是很大的,企业可以使用发警告函的形式提醒对方,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

2.提起诉讼

如果侵权行为给企业造成了较大损失,企业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在向法院提起诉讼之前,应主动、充分地准备侵权证据以及自身受到损失或对方获得利益的证据,为以后在法院诉讼过程中做好准备,占据优势地位。

一家企业将自己的商标保护好了,才有可能在市场上创建一个优良品牌,对自身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因此必须对商标维权工作予以重视。

此外,企业在进行知识产权打假时,要严格风险管控,配备合理的人员,律师、调查员、知识产权顾问等,采取多种途径结合的方式,充分掌握证据,以确保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权合法、有序的进行。


一企业售假724万,赔2172万!假冒星巴克侵权案被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