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常识的天狗
“嗯,你清楚我们从哪里来的吗?”嗯,起源?你从哪知道这些的?“哎,不是吗?那个香霖堂里面很多外面很好玩的东西呢,外面人类都在寻找自己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寻找?”我为何不能?”“嗯,别受外面人影响。那是他们的文化,我们的力量超乎他们想象,何必去像他们那样。对于他们是有意义的,但对我们不行。我们一代可以活过的,可是他们十几代的,我们自己就是历史,又何必去呢?””合适是吧,听说红魔馆又有新闻,看看吧,你看好?” “嗯,好的同志们,我们先要搞清楚我们的生命从何而来,在生命从哪来的同时,我也希望我们能够弄清我们的未来在哪里,或者说我们的未来就是我们的过去。怎么说呢,我觉得,我们不可能是自然产生的,我们不可能是天生的。下面有请各位翻阅。”“根据我们及先辈解剖的数百具尸体,我们这幅躯体,如果出了幻想乡,基本就是完全失败的,根本就没有办法维持正常生存。”“你自己看吧,我们这样子在自然界中怎么可能会这样出现。”“私以为这是暴论,为何我们仅仅依靠解剖学呢?不也有成功在外生存的吗?谨慎为好。”“嗯,我们从哪儿来的呢?”“这个问题我想人类很快就会带给我们答案呢,在我们喝茶闲聊的同时,在这200年里,他们可算是突飞猛进,我想啊,不久他们就可以揭露一点关于生物学的常识,或许在这方面,他们带给我们的远比那些宇宙什么的更有用。” “嗯,好的,我清楚你们的意思,当然你们也清楚的,那帮人类想着的可不止这些,前些日子他们有群物理学家甚至宣称自己拥有打穿我们这个结界的能力。”“那确定不是骗经费?”换句话说,如果他们真的根据他们家那个人口压力,我们的好日子持续不了多久,各位好好想吧。”“哎,这个问题倒是不用考虑的,这帮人会考虑这小地方?他们要的可是十万个地球。” “各位,我们上一次开会是什么时候来着?三百年前,四百年前亦或者五百年前,无所谓了啊,各位也都清楚你的那帮家伙呢,确实发展的挺快,出乎想象,当然这帮家伙也从自己那渺小的飞船里取回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东西。各位也都清楚,这句话代表什么意思,他们有可能接触了一个,嗯,史前的外星遗迹。”“嗯,这件事算什么好玩的呢?”“啊,不,不,不,不啊,各位,各位想想,这个外星文明的遗迹呢,跟我们现在有点像,嗯,相当地像你觉得呢,好玩吗好玩吗?” 对于很多人来说,文文新闻是一个早已过时的名词,但这个名词诞生时,世界还没有变得如此奇特,当人们回首遥望那段过去时,往往不禁感慨于那个时代的包罗万象,无法想象那个时代的美好。远行的航船远离了海岸,随着旧时代的过去,水手们迎来了最危急的时刻。毋庸置疑,就算是幻想乡也逐渐走向常识了,或者说是常识的力量呢?毕竟博丽巫女很多不早已死去。想一想,那位鼎鼎大名的博丽灵梦,她不也过世了很久吗?我们力量的相对减弱趋势在增大,剩下的大家也都清楚。幻想嘛,逐渐消失,至于天狗们或许也成立了第一个,这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反而当这个政府建立之时,所有人忽然想起了那句传统的歌谣,当然,这里是不可讲述的,这句歌谣早就失传了。“嗯,胶卷曝光了?”“怎么可能?暗室里哪来的光?这些银盐有那么脆吗?”“全都报废了,没有一个能用。”“卤化银有什么特殊性质吗?”“该怎么解决呢?”“让它随我们的作古而去吧。”“博士,你说这个遗迹该怎么命名。”“不知道,不好说,去找那帮语言学的,我觉得他们更适合搞这些。”“也是也是,这个倒也好嘛。”“对的,好像你是搞原子的。”“不要提这个专业,我们现在已经成为末路黄花,毕竟我们现在什么用处也没有。““你不用这么说,还是很有用的,很有用的。”“不过,我们的辉煌早就过去了,哎,我们现在组织这样规模的考古,真是伟举。”“记者先生,什么事。”“我们能从这个遗迹上获得什么?”“你们也知道的,宇宙中的星辰如恒河沙数,总会有拜访的方法。” “嗯,看样子现在形势很严峻。”“嗯,是的你要清楚他们管我们这帮人叫什么,直接拿了个八二零二零党人,你看这个名字,我们有那那么小?”“搞不清楚你清楚,你看嘛,这个史料价值不错。”“哎哎,最近图书馆的书越来越怪了,好像宣传人文的目力可及地多了。”“后知后觉。”“现在啊,哎,不好说,我们该庆幸幻想乡没有海吧,可真幸运。”
“第一批出发了,他们将去追寻宇宙中最多的,最重的。”“嗯,可多亏了他们的奇思妙想。”“嗯不是的,驱动我们的,当非洲大陆上的古猿仰望星空时便已存在,为什么我们会对星空痴迷呢?”“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终将知道。”“这句话不久便被推翻了。”“嗯好吧。”“嗯,对了,您老收藏的那些古董胶卷全曝光了。”“好玩,可真好玩。“ ”我们生活在天苑四,地球是我们的故乡。”“老师,老师,我们怎么来到这里的?”“好问题,在第一次接触的同时期,用于航天器的发动机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金星计划的破产。参与计划的多个经济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各巨行星上的政权与地球方面爆发冷战。天苑四计划被提出,各国最优秀的头脑成功了,于是我们便在这里。”“那次考古发掘以什么方式结束?”“很奇怪,当发掘进行到一半时,天仓五计划便开始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冷战结束了。那些事,谁知道呢。”“嗯老师,我们现在有多少颗太阳,多少人?”“3颗,人口不好调查,天苑四尚在开发,地球太远,天仓五同理。”……
“他们的发展超乎想象。”“嗯?没想到那个问题的解答持续了这么久,那个先驱,现在在哪呢。”“哪里有新闻呢?”“幻想都去哪儿了?”嗯,自从胶卷大规模曝光,大量的银流入乡中,这便不可避免。一个封闭的社会会持续多久呢?”“嗯,各位快跑吧。”
信用货币体系将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机械产品不能由河童掌握。——《天狗晚评》
“嗯,多久到?”“三小时。”“下次你该坐右边。”“我不是外星考古项目的?”“那个项目被砍了一半,剩余人员转入天仓五计划。”“哦,好的。”“观察室可以看土星六角了,快去。”
总会有些时候,清晨的天空看起来与傍晚的无异。
阳光被少量遮挡,一部分幸运的,穿过那片气体,从远处观望,一环蓝色在扩散,悄无声息地,又一轮破坏与修复开始了,很寻常的一天。同样的,碳再次创造奇迹。恒星稍小,行星稍大,一片不怎么活跃的区域,时间看起来是永恒的,从水下的第一个生命的诞生开,到鱼类的第一次上岸,从鸟类的第一次展翅翱翔,到大气的第一次内部突破,短暂而光怪陆离的时代拉开大幕。寻找同类是困难的,遗憾的是,两个星球上的生物都没有发现对方的存在。向深空询问,没有回答便只能默默踏上征途,直到永生或毁灭。
天仓五也无非这样,无数的光帆与自行冰块以及到处寻欢作乐的人群,开拓者们偏爱蓝色,一罐来自故乡的蓝色油漆便能卖上天价,不过该庆幸不是什么其他的东西。不时传来笑声,问旁人,说是在聚会。
来自故乡的树倒也安排上了,花下总是徘徊着一群又一群技师,说着听不懂的话。行星很不错,住的人也很少。把天苑四那帮人和天仓五这帮调过来便是极好的。
“他们的燃料产量再创新高,很遗憾的是,除去脑科学,他们的生物学领域进展不大。”“他们要干什么,当时就不该指望的。”“妖怪山内部勘测队已失联,据他们最后的报告,从内部测量的结果来看,当时勘测队走入了一条未知的通路,迷路了。”“都是勇士,这奇葩山是怎么出现的?”“不知道,看样子最近要减少人员向乡外行动。”“那我们的经济和情报怎么办?我们的研究从诞生起便是人类科学界的附庸。”“该咋办咋办,没了那东西我们还活不了?难不成我们是流亡至此的外星人?”“别沉浸幻想了,过好生活才是正道。”“事实上,早就控制不住了。”原有的,随老一代的离去而消散,船只上的新水手们迎来了父辈们哪以想象的疾风骤雨。
“事实上,天苑四的忠诚度远低于天仓五。”“怎么回事,地球圈可是有数十万个经济实体,土星已经基本统一,并且天苑四比天仓五早了五个世纪就开始殖民了。”“如此长的时间,足以让那些人忘记土星。毕竟天高皇帝远。”“科技方面也不同啊,自从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科技革命便不是几个天才便能推动的,理论的背后都是无数的工人与科研者,他们的理论已经停滞很久,但也相当够用。你告诉我,论人口,哪一群人更占优势?”“嗯,私以为天仓五计划更大程度上属于政府行为,并且五个世纪,技术必定会发生飞跃。”“两个星系的资源差别也很大啊,天苑四可是没有行星的。”“这都扯到哪儿了。女士们别谈那遥远的美好世界可以不,男士们,别谈人类的星系了。”“各位,又有一群人失踪了。”……会议室外“那帮人可真厉害,这帮空想家真是令人信服。”“啥都学可不好使啊。“……
自从所谓的幻想乡公元公约的签订,幻想逐渐前往他处,纯粹的竞争与种族激发矛盾与冲突,真正意义上的政权登上舞台。不过好在,还不需要热兵器。
“欢迎来到无畏号无畏舰,这是第一艘专门设计的恒星际战舰,本舰采用了全新的技术,但燃料仍占有十分之七的质量,各位可活动的区域大概就是指挥中心和休眠仓,为节省资源和空间,各位需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打葡萄糖执勤,不过我相信各位会工作的很愉快的,只需动动手指清除掉那些漂亮图标就可以了。有什么问题想要问的?”“长官,我们有哪些日常维护工作?”“手册里写了的,请优先维护散热板,休眠仓,保证天线足够灵敏。”“长官,这艘舰的职责是什么?”“海军部需要指挥舰协助维护天仓五航线的安全,必要时会充当工程指挥舰。”“其他环圈有这种舰吗?”“目前没有,但会有的。”“观测室的人跟我走,那组望远镜特别难用。”“这艘船有妹妹吗?”“应该有吧,,但希望晚点出来这可有个庞大的计划。”“放心吧,那种战役不会在这几代里从三维海面上复活的。”“但愿。” 一 段时间内,一些城市国家出现了,幻想乡在无声中毁灭。在不可抗的改变中,天狗们做得最好。自然而然地改革体制,将一个松散的组织重组,平滑地度过动荡时期。相当多居民揣测为何她们急不可耐地拥抱科学,正是那些猜想吹起由精神主导文明的挽歌,那辉煌的文明曾经遍布地球。叠层石使用二十亿年为复杂生命奠定基础,八云氏利用数个纪元为智慧思想创造舞台。自然不久后,大部分成员便因不满其造物而流亡月球,仍有一部分忍受着腐蚀,他们的数量逐渐减少,最后灭绝,从此在地球上再没有自然瞬移之术。月球上的文明同样在缓慢地死亡,也许一些大灭绝事件与她们有关。人元纪年184世纪,人类社会兴起一阵考古狂潮。远古的记忆不断涌现,人们在感慨些什么?旧时代结束了,新时代来临了,虽是闹腾的,但总比死气沉沉好。得益于四种技术的成熟,他们成功寻到42个兄弟。它们是友好的,无一例外。造物主设置的距离,只有最智慧的物种才能跨域,只有友好的文明才会继续。
劳伦斯玛格特罗伊德自古便是天文学的圣地,作为这片星域开发最早的,理所应当的成为一个中心。和地球上的汉堡类似,从未被强权掌控过。与地球类似,她自发地摘下桂冠折下桂枝,艺术与文学蓬勃发展。一般来说,人类选择的星球应该是蓝色。不过这颗是罕见的蓝紫混杂,那个星域最终抛弃了她。地球与天苑四之间的摩擦早已被人淡忘,那些恐怖的舰艇早已被人拆毁,远古科幻黄金时代描述的事物普遍存在于整个社会。藏在冰块中的天狗特派员总会看着这一切陷入深思:“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停滞是常见的,人类的历史便是在突飞猛进和因循守旧中循环。迈入新社会的人们在未察觉的状态下,平稳滑过次次冲突,然而积压的矛盾总归要爆发的。各星球上数十代的复古生活真是一曲哀歌,一些小小的冲突爆发了,大量人心甘情愿去把自己和家人送去送死,也许是生活实在太无聊。理论的研究难以突破,反倒是军事技术日新月异,漫长的禁令终结。充满理想主义的世代已经过去。随着人类的发展,个体所需要的资源呈指数上升,这个时代个体所需的资源能满足至少一万个祖先的需求。虽然资源相当丰富,不过每一次点火和刹车消耗地亦不少。自然地,经济下行,一大堆小星域或被吞并,或被遗弃。足以引发撼动文明基石的危机,起源于几十颗恒星的自相残杀。有趣的是这次冲突正好堵住那片星域最后一条通往文明中心的航线。人类用于航行的理论五花八门,但赋予实用的只有四种,无论哪种,都需要适宜的引力与平静的时空结构,以及与聚居点足够的距离。寒冬在最远的新兴星域降临,慌不择路的人们开始售卖几乎一切工业产品,而周围的星域最需要什么呢?
一艘舰艇在混乱中离群,误入一条小行星带。“不要尝试高速逃离,这块区域典型的不利于快速通过。”“这片区域的引力远大于正常的小行星带,并且小行星也太密集。”“搞不好是一颗被恒星撕裂的行星内核残留。”“看来有人水得了论文了。”“嗯,为何这里的冰块这么少?燃料还够吗?”“实在不行去星系内部瞧瞧。”“工程队已经派出去了,舰体正常。”“勘察队已经出发,赶快去分析岩石数据。“这些样品辐射读数好强。‘’“不是铀的辐射,镍元素含量低于地核一般含量。”“这些样品到底是什么?”“天哪,这些照片不对劲,开启光学相机。”“你疯了?计算机现在很忙,想死机然后全成太空垃圾?”“那些岩石形状太古怪了,引力不能撕裂出这么多棱角碎片。再采些样品”“这么说,我们赚大发了?”“到达安全区,全速撤离。”“第44啊!”三台电脑意外收到了那个考古计划新阶段开启的讯号。
“看得出来先辈们的问题就快要被解答了。”
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前辈们可能永远想象不了未来,祖先们无法想象后裔的模样,改造环境以适应自身,改造自身以适应环境,都是可取的。在对外星文明的探索中,人们探索出一些规律,如可以根据开发星球上的文字记录、科技水平来大致推导开发先后,亦可以大致推算留下遗迹文明的寿命。
在生命的演化中,灭绝向来不是稀奇事,自然界生态位更新换代的频率并不低,树杈的分枝不少,曾经的家畜可以与主人平起平坐。同样的事发生在各个角落。对于他们。清理遗产算是少有的快乐。
在文明触角鞭长莫及之地,存在着一颗孤独的白矮星,环绕它的为四颗宜居行星,显然这里曾存在一个拥有独特文化的文明,令人惋惜的是,享受这些人造天堂的生物早已失去了文明。它们成群结队在遗迹中穿梭,服从于生命的本能,有人为这些生物取了个名字“享乐兽”。
“工程组请往这边走。”“第一队前往停机坪,第二队带上翻译员前往发射台,第三队赶快去抢修一号基地与二号基地间的道路,第四队赶快去加固仓库。”“上天,预算又超了。”“凭什么我们不能驾驶飞行器?”“你想被那帮到处乱飞的享乐兽撞上?那帮家伙可是能达到音速的!”“当时我们都是好不容易才降落在这颗星球上。”“关键是它们祖先藏的武器太多了,它们也没我们想得那么颓废。这帮异形”“想起这帮家伙就火大,回去就把它们做成标本。”“不早就有人这么干了吗?各大博物馆终于可以上新了。”“这么恐怖的文明是怎么陨落的?”“更高级的存在?”“我们这样肆无忌惮,其他星域星区不会管吗?”“出成果时他们用的最欢,这只能算是人类自己的事,外星人不会管的。”“还记得天苑四为何与地球关系紧张。”“一方改变自身为主,一方改变环境为主,都认为自己更正确,事实上双方都半斤八两。”“不同的分支有不同的命运,有的人类分支都已经退化为能人形态了。你猜猜那些原始人的结局是什么?”“搞不好这是个被遗弃的殖民地,因后继无力而被抛弃,那些只是宠物。”“什么样的人能这么闲啊!”“要真是那样的话,我们又得囤武器了。”
“这本史书很有意思,我已经翻译好了。”面对时光,人类所能做的,只有利用文字代代相传,其他的亦是如此。“我们的探员好像被发现了。”“管他的,他们一定会乐意与我们合作的。”“好吧,同志明见。”“想想也是,我们似乎早就厌倦这种生活了。”“有很多题案要求回归古代。”“这些都是无稽之谈。过去有那么好吗。”“这些报告显示出大众已经极度反感居高不下的意外死亡率以及强制性自愿条款。”“他们自己把责任推卸给我们,对于那些事自己又嫌麻烦。”“但还是要爱惜的吧。”“每年都是这样,发现问题不早说,不见棺材不掉泪。”“还有更严重的呢。”“想办法。”“预算又超了,又得饿肚子喽。”“这山,可真是无处不在。”
对于超新星的恐惧贯穿人类太空时代的伊始,数颗大质量恒星的转轴偏角变化范围间接推动他们成为多行星物种,那份报告,那组阵列,那些团队,那场混乱,催生出“狂泉之水”,但总归是好的。“那份报告我看了,那些家伙质量大不假,但它们的距离是不是太远了?”“观测总会出错误的,她们毕竟被发现几十年。”“银河系没有那么小吧,金属含量也不低。”“哪位知道会出什么事,你我可都不是这方面的。”“嗯,好吧。”万千星辰,被淡忘的母星不计其数,或失踪,或记录,或繁荣,或衰败,对于地球,亦是如此,没有一个成年人愿意回到儿时的摇篮,些许奇怪的是,以太阳系为中心半径五百光年的地区向来是人类最为繁荣发达的地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地球是因超新星而衰败,说她因过度的野心而跌落也不为过,历史这种事称不上少,那些古老的语言在太空时代更快地消除了故土的痕迹,不过最远的拥有最古老的血脉,也算得上那场交响乐的最后乐章。在各个星域,主人接待客人时会穿上根据他们的文化所能追溯到的时代的服装,语言自然是使用标准语,时间亦是如此。各个星球由于大气成分的不同,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光照时间的不同,会拥有自己的气味,当每一位外星人士登上其他星球,空气的气味总是第一个让他们难受,好不容易适应了,来自母星的空气也变臭了。不过那些祖辈一直住在金属罐头里的人就没有这个问题了。这个无伤大雅的麻烦,逐渐成为了人类宇宙事业的标志。“我们目前有多少个政权了?”“地区上有过多少蚂蚁窝呢?”“倒不如问有多少位爬到兔子耳朵上。”“用神圣罗马帝国来描述现在的状态是不合适的,没有任何一段历史可让现在的人们借鉴,她是未知的。”“想想恐龙和企鹅吧!”“哪里有合适的外科医生呢?”“扩张太快了,任何一种由人类创造的社会形态都无法驾驭她。”“他们的种子没法在人类这开花结果。”“照这样下去,毁灭是必然的,我们看着她慢慢死去?”“所以那个计划便重启了?但愿能缓和一些时日。”“但愿。”“那个文明实在是太像我们了,简直就是出生在土卫六上的人类文明”过去的一百年(按他们历法)中,他们成为了万物的主宰。十八世纪的人们向后人挑衅,他们释放了原子中巨大的能量,亲自登上了遥远的星球,揭开了生命的奥秘,甚至让使祖先被折磨了数千年的病毒销声匿迹。能与他们比肩的怕只有二十二世纪众人。这两个世纪的人们放出知识的恶魔,那时的人们相信后人的智慧,然而事实表明后人并没有足够的智慧。生物学没有摧毁文明,核物理没有摧毁文明,持续的动乱摧毁了她。二十四世纪,生活在巨行星卫星上的这帮米粒再次把目光投向星空。加快文明恢复进程的因素中少不了“英雄”,但技术的拾起与再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这个种族是幸运的同时也不幸的,一颗巨行星及其周围宜居卫星是他们美好的家园,大自然奇妙的安排使得他们的太空开发进度较快,然而达到自然预设的目标耗费了他们自有文字以来几千代的时间"
“我们的队伍里混进了什么东西?”“你就习惯吧,那是上面默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