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摘记录载||史料的记载为什么相悖,什么样的史料值得信任?

2023-08-03 23:02 作者:龙条的理解者  | 我要投稿

正史有时距离真实的偏离程度,甚至比演义还要大。

高手会调整词语的说法和性质去对一个人物进行曲意和包装,比如卖淫小姐和失足妇女说的是一个群体,比如不明真相的群众和助纣为虐的乱徒说的是一个群体,比如本土资本家和民族企业家说的还是一个群体。

词语一变性,味道就全变了。

高手通常不改事实,因为真实的历史通常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不可能全部隐瞒的,总会有些蛛丝马迹漏出来,最多会删些不想加入的内容来以偏概全。

真实的全貌,却往往是另一个样子。

二流的写手和史官,通常在史料的编纂和摘录中,会针对某些特殊的人物进行戏份的创作和加减,通常以很多无法证伪的生活小故事和行为举止艺术创作出来。

之所以说他们是二流,是因为像曹雪芹那种一个人模仿上百人都恰到好处的老天爷赏饭实在是太罕见了。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加戏和涂抹往往是荒诞的甚至是可笑的。

比如正史《桓温传》中会写桓温手握朝权后躺在床上越琢磨越来气,对亲信道:我要是再这么天天不进步将来会被司马师司马昭那哥俩耻笑的!见没人搭理他,突然从床上起来恶狠狠的怒道:大丈夫就算不能够流芳百世难道还不能遗臭万年吗!(然以雄武专朝,窥觎非望,或卧对亲僚曰:"为尔寂寂,将为文景所笑。"众莫敢对。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这件事要是真的,桓温早就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被个小贼像孙策那样干掉了!

这是个一辈子没出过错的人,这是个步步为营到了每走一步都能把对手挤出去的人,咋可能这么没有城府,这么意气用事。

这就属于低劣的加戏。

没办法,由于你儿子桓玄最终篡晋了,然后又被刘裕给打倒了,所以你的历史印象注定会被埋汰成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典型代表。

且不说史书对桓温的不友好了,即便是在桓温人生最枭雄的废帝记载中,“温亦色动,不知所为”、“温兢惧,竟不能一言而出”、“温览之,流汗变色”,这种怂了的记载仍然是大篇幅。

这就属于暴露智商的刻意涂抹。

要知道桓温十一月十三入建康,十一月二十五还屯白石,仅仅在短短十余天的时间里,桓温几乎是霹雳手段的完成了废帝、立帝、诛杀政敌的全部操作。

这样稳准狠的人会“色动”?“兢惧”?“不知所为”?会“流汗变色”?

别TM逗了。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本质是服务于皇权和文官集团的。(此句很关键)

对于那些建功立业后交权的“好同志”,史书中往往是通篇的溢美之词,无论干啥事,那都能被解读出无穷的魅力和成功的必然。

即便在桓温面前乖如小猫,即便在桓温废帝后哆嗦的看到了桓温远远的下拜完成了高难度的拍马屁,在史书的记载中拿也得是桓温惊了,咋能让这么牛逼的同志大老远的拜我。(温惊曰:“安石,卿何乃尔?)

谢安同志服丧期间都要吹拉弹唱的听曲,然后就上行下效的成为朝野时尚了。王坦之说:礼仪制度之天下至宝,咱应当做个好表率,你要是丧期听曲,那民间就会坟头蹦迪。谢安不搭理。(安好声律,期功之惨,不废丝竹,士大夫效之,遂以成俗。王坦之屡以书苦谏之曰:“天下之宝,当为天下惜之。”安不能从)

要知道,桓温在的时候,这老小子可是从来不敢听曲儿的,桓温一死,老谢的吹拉弹唱马上就安排上了,甚至丧期都不能耽误。(性好音乐,自弟万丧,十年不听音乐。及登台辅,期丧不废乐)

因为桓温在的时候在全国上下倡导节俭,桓温自己摆宴的时候不过七叠茶果招待宾客而已。(温性俭,每燕惟下七奠柈茶果而已)

谢安看见桓温就哆嗦,上上下下的细节都是乖乖,他要是敢吹拉弹唱铺张浪费,桓大爷会直接把他扔垃圾堆里。但即便如此,史书中要写他不听音乐是为了纪念兄弟。(性好音乐,自弟万丧,十年不听音乐

史书中的曲笔体现在了方方面面,比如桓温的好事后面,一定要泼上大粪起到先扬后抑的效果:温性俭,每燕惟下七奠柈茶果而已。然以雄武专朝,窥觎非望,或卧对亲僚曰:为尔寂寂,将为文景所笑。"众莫敢对。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红为褒,黑为贬)

谢安的那堆臭毛病一定要搁在前面,然后安排个所谓的“识人”让整个自然段充满了人生的智慧之感:性好音乐,自弟万丧,十年不听音乐。及登台辅,期丧不废乐。王坦之书喻之,不从,衣冠效之,遂以成俗。又于土山营墅,楼馆林竹甚盛,每携中外子侄往来游集,肴馔亦屡费百金,世颇以此讥焉,而安殊不以屑意。常疑刘牢之既不可独任,又知王味之不宜专城。牢之既以乱终,而味之亦以贪败,由是识者服其知人。(红为褒,黑为贬)

甚至连谢安不顾同志们的建议非要盖宫殿,史书中都要加上老天爷的背书,还专门的说上一句干活的民工都没有丝毫的怨言。(是时宫室毁坏,安欲缮之。尚书令王彪之等以外寇为谏,安不从,竟独决之。宫室用成,皆仰模玄象,合体辰极,而役无劳怨

扯淡不?

谢安这个人的真实底色,被史书中那些玄之又玄的包装弄得已经失去本来面目了。

谢安真实的成功之路是啥,以及他的那些所有神仙故事中,哪些是真正的智慧,哪些则纯属装逼。

没有一定的阅历,是真的读不懂的。

盲目的学他的做派,学他所谓的“从容淡定”其实是有着巨大风险的。

你光看到了他去跟桓温谈判从容不迫谈笑风生就以为了自己学他也会在大人物面前得到尊重,结果等你真这么模仿的时候要么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要么错失了终身再难复制的好机会。


摘记录载||史料的记载为什么相悖,什么样的史料值得信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